-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64625
- 條形碼:9787535964625 ; 978-7-5359-646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 本書特色
《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是對廣東省名老中醫、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醫療經驗的全面匯集。 黃耀燊教授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立志從醫,盡得家傳之秘。及壯負笈于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深造,于 1934年畢業,后歷任廣東中醫院副院長,廣州中醫學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院長等職,與鄧鐵濤教授、羅元愷教授、梁乃津教授被時人并稱為“廣東中醫四大金剛”。 黃耀燊教授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50余載,臨床與教學經驗俱豐,尤擅長外科,亦通曉內兒等科。他治學嚴謹,善熟讀,精思,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學術上強調內外科辨證有別,用藥亦異。如瘡瘍,常有惡寒表證,則非外感風寒,雖用防風,荊芥、白芷等發散風寒之藥,而旨在疏通經絡以消腫散結,內外科均有惡寒證,雖同為表證,但內科忌用血分藥,而外科除用清熱解毒藥外,需兼用活血涼血藥,為兩者之根本不同。若僅用清解,則瘡瘍紅腫雖斂,而硬結可經久不散,此為欠用活血消瘀之藥;外外藥量,一般較內科重,否則難于卻邪速愈,如銀花、公英、地丁、生地、赤芍等,常用至30克以上。 黃耀燊對急腹癥的診治,主張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其內容有些已編入教科書中。黃認為舌苔*能反映六腑病變的病情、療效和預后,并總結出:“舌苔一日未凈,邪熱一日未清”的規律。遇此情況,必須繼續清其邪熱。對腸癰后期難于消散的條索狀硬結或包塊,善用通絡散結之法,每于清熱解毒藥中,選加桃仁、赤芍、山甲、皂刺,三棱、莪術等,促其消散吸收。對膽道系統感染和膽石病,黃力主茵陳、大黃、梔子,黃柏,芒硝為治黃要藥,以表里雙解之大柴胡湯與上述藥物配伍,分型辨治。對氣滯血瘀,閉而熱者,以下為主,以清為輔,對熱而閉者,以清為主,以下為輔。并認為膽性剛,喜疏泄,膽病無補法,而是以通為補,可或久病過服通利之藥而致體虛者,責在脾胃,可間服健脾益氣之劑,而仍不放棄舒肝利膽的原則。這一理論,對指導臨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外,黃耀燊以“腎主骨”的理論指導,創制補腎益精的骨仙片治療骨質增生病,飲譽海內外。對其他急腹癥、破傷風、毒蛇咬傷亦作了大量的臨床研究,由他主持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破傷風、毒蛇咬傷等成果,均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黃還長期參與中央、省、市各級黨政負責同志的醫療保健工作,頗受稱道。對一些疑難病證,如紅斑狼瘡、皮膚炎、硬皮病、銀屑病、脫疽等,均有較好的治療經驗。
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廣東省名老中醫黃耀燊醫療經驗的全面匯結。全書通過醫家小傳、術業精粹、臨證一得、醫學講義、醫案采菁、驗方擷英、薪火相傳、年譜大事八個部分, 配合珍貴的圖片, 生動而立體地展現了黃耀燊豐富多彩的經歷, 精湛的醫術, 珍貴的經驗, 高尚的醫德, 精要易覽、實用性強
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 目錄
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 作者簡介
靳士英,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主任醫師。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總后衛生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組組長。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