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1691
- 條形碼:9787516171691 ; 978-7-5161-7169-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現代化是現代文明的形成、發展、轉型的復合過 程,是文明元素的選擇、創新、傳播的價值旨趣,是 主體的人有意識地改變入存在的社會環境、生存狀態 以及提升人自身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 因其本身酌規定性,在促進人的現代化進程中能夠起 到激勵個體*新思維方式、轉變價值觀念、提升審美 情趣、建立道德自我等推動功效,故思想政治教育發 展原本就是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義。廖啟云編寫的《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以馬克思主義 理論為指導,深刻闡釋了其發展的哲學基礎,解析了 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聯系,回顧了思想 政治教育發展沿革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構建 了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結構體系框架,并確證 了它的價值實現。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從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問題緣起,深刻闡釋了其發展的哲學基礎,解析了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聯系,回顧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沿革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進行了廣泛的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對比分析,構建了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結構體系框架,并確證了它的價值實現。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 目錄
序言緒論 一 問題的緣起 (一)現代化建設中滋長的雙重性矛盾,在實踐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充滿期待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根本任務和自存性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本體訴求 (三)從現代化視域審視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邏輯必然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 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四 邏輯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邏輯思路 (二)研究方法**章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的理論基礎和理論支撐 一 馬克思主義是研究的理論基石 (一)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理論 二 相關學科為本研究提供的理論支撐第二章 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聯系 一 現代化的含義 二 思想政治教育現代發展的內涵 三 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辯證互動 (一)現代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輻射效應 (二)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對現代化的能動作用第三章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沿革及問題分析 一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沿革 (一)現代化起始以及目標提出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探索(1949年10月一1976年10月) (二)撥亂反正和實行改革開放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創新(1978年12月一1992年10月) (三)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1992年10月一2004年2月) (四)新的歷史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拓創新(2004年2月以來) 二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問題透視 (一)理性訴求問題 (二)價值取向問題 (三)教育目標問題 (四)教育內容問題 (五)教育方法、形式問題 三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信息的不對稱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條件性和社會歷史性的制約 (三)多元價值存在的正當性與核心價值觀的統攝性的矛盾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自身存在缺陷性第四章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國內外比較 一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現狀 (一)美國:注重價值觀念和愛國意識的塑造 (二)歐洲:重視青年思想道德的培育 (三)亞洲:堅持東西方結合的教育 二 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現代發展比較 (一)同質點 (二)異質點 三 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異同歸因分析 (一)同質點歸因分析 (二)異質點歸因分析 四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的借鑒 (一)應注重民族傳統文化對弘揚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二)把提高道德判斷與選擇能力作為重要任務 (三)在綜合化發展趨勢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 (四)注重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功能第五章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體系構建 一 理念維度 (一)以人為本理念的重構 (二)三生教育理念的強化 (三)全球化理念的培養 二 目標維度 (一)根本目標 (二)具體目標 三 內容維度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 (二)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倫理道德教育 (四)弘揚全民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教育 (五)強化現代人心理素質的養成教育 四方式、方法維度 (一)馬克思提出的掌握世界的四種方式 (二)探索滿足主體多樣性發展的咨詢輔導方法 (三)發展與現代網絡載體相適應的隱性教育方法 五 途徑維度 (一)加大灌輸力度 (二)創設協同格局 (三)深入社會實踐 (四)運用現代載體 六 環境維度 (一)創設物質環境 (二)建設行為環境 (三)營造精神環境 (四)創造文化環境 七 規律維度 (一)主體互動律 (二)要素效能律 (三)結構匹配律 (四)合力構成律 (五)生態契合律 八 管理維度 (一)從經驗型管理向規范型管理轉變 (二)從事務型管理向素質型管理轉變 (三)從粗放型管理向精致化管理轉變 九 評價維度 (一)增強導向性 (二)突出動態性 (三)強化對比性 (四)凸顯系統性 (五)發展綜合性第六章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實現 (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主體性合力 (二)創設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內容和方法 (三)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力度 二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機制運作 (一)激勵機制 (二)預警機制 (三)調控機制 (四)協同機制 (五)評估機制結語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廖啟云,女,1973年11月出生,云南省西疇縣人。太原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 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理論研究工作。參編《歷史人物點評》、《倫理道德理論探索》*作2部。獲得山西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西安市第八次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太原市第六屆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本科)二等獎等。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研究。在《道德與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北京行政學院學報》、《理論導刊》、《系統科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