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廉政及其公共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39825
- 條形碼:9787509639825 ; 978-7-5096-398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廉政及其公共性 本書特色
周五香編著的《廉政及其公共性》通過梳理廉政的理論脈絡和實踐進路,進一步指出:把人性自私、權力自利等作為加強廉政建設的理由是沒有問題的,但又是不夠盼,把權力制衡作為廉政建設的制度設計是非常有效的,但也是不夠的,至少難以從中析出廉政建設的評價標準。政府公共性既是廉政建設的評價標準,又是把握權力制約尺度的客觀依據。這是因為,公共性的“形而上”是一種價值取向,具有價值評判功能,而公共性的“形而下”指向具體而客觀的公共利益,因而用公共性作為廉政建設的“價值尺度”,既是必需的又是可能的。基于此,本書試圖把公共性理論作為廉政理論基石,據此豐富和拓展廉政建設的理論內涵和法理依據,應當說是在公共性理論和廉政理論之間的一種有益的學科交叉嘗試。
廉政及其公共性 內容簡介
政治意義上的公共性包括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和公共權力三個問題。廉政因為公共性的特征而獲得公眾認同,而公共理性則作為公共利益實現的中介,對公共權力和公職人員都形成制約,以確保他們的活動和決策都指向公共利益;诠怖媾c公共理性、約束公共權力而達成的廉政,只是公共性的基本實現;而公共性在高層次上的實現,則是基于政府廉潔、高效及其服務社會職能的充分完成而獲得的公共利益大化與優化,這就是由廉政向善政的轉變! ×ㄔO的*終目的應該是實現善治,從而讓公共性在治理中得到充分實現。
廉政及其公共性 目錄
**節 問題緣起與研究視角
一、問題緣起
二、研究視角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思路、主要問題和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問題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廉政及其政治倫理傳統
**節 廉政在政治中的作用
一、廉政和治國理政
二、廉政與政治清明
三、廉政和執政黨建設
第二節 廉政的西方思想傳統
一、混合政體的廉政思想
二、共和制的廉政思想
三、權力制衡的廉政思想
第三節 廉政的中國思想傳統
一、官德修養的廉政思想
二、勤政為民的廉政思想
三、選賢與能的廉政思想
四、吏治治理的廉政思想
第四節 中外廉政思想的原初公共性
一、政府權力的公共性來源
二、公共權力對公共利益的維護
三、公共性事務的美德
四、公民參與的原初形式
第三章 廉政的公共性基礎
**節 公共性的內涵與詮釋
一、公共性的古典內涵
二、公共性的當代詮釋
第二節 公共性理論的歷史演進及對廉政的影響
一、雅典政治的公共性
二、康德的公共性理念與廉政
三、漢娜·阿倫特的公共性理念與廉政
四、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及其對廉政的影響
第三節 廉政發展中的公共性問題
一、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回歸及價值取向
二、公共性理論和廉政理論發展的交匯
三、基于公共性理論的廉政倫理規范
第四章 廉政的倫理內涵
**節 廉政的法理依據
一、從博丹到霍布斯的主權理論
二、洛克的主權理論
三、盧梭的主權理論
第二節 廉政的核心價值
一、利益及其本質屬性
二、公共利益及其公共性
三、公共權力與公共利益
第三節 廉政的內在德性
一、廉政:個體德性與公共美德的統
二、個體的廉政美德與公共性
三、公共行政體系的廉政德性與公共性
四、公共性與廉政制度建設
第五章 腐敗對公共性的顛覆
**節 腐敗對公共權力的濫用
一、濫用公權是腐敗的*直接表現
二、缺乏監督是腐敗的*重要成因
第二節 腐敗對公共理性的損害
一、腐敗破壞公共理性的價值基礎
二、腐敗侵蝕廉政主體的德行基礎
第三節 腐敗對公共利益的侵害
一、腐敗結出侵害公共利益的惡果
二、腐敗導致公權異化和公共性流失
第六章 廉政向公共性的回歸
**節 廉政立法:公共理性的重塑
一、懲防結合提高廉政的理性自覺
二、完善立法提高廉政建設的實效
第二節 廉價政府:公共權力的約束
一、政府自我約束與公共利益*大化
二、政府權力規制與公共行政高效化
第三節 廉潔官員:公共利益的代言
一、官員之廉潔
二、官德之修養
第七章 從廉政到善政
**節 廉政與善政的區別
一、善政是公共利益*大化的理想廉政
二、善政是公民政治參與度更高的廉政
第二節 通往善政之途
一、公眾監督
二、公民參與
第三節 善政的實現與公共性的張揚
一、善治與善政的實現
二、善政和公共性開顯
結語
參考文獻
廉政及其公共性 節選
《廉政及其公共性》: 執政黨居于治國理政要位,廉政無疑對其具有內在的和外在的雙重要求。就中國來說,廉潔政府很大程度上就是廉潔政黨,廉政建設同時也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一環。廉政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措施和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從歷史上看,中國共產黨*早的反腐敗行動是從1926年8月開始的。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擴大會議發布《堅決清理貪污腐化分子》通告,通告明確提出,必須清理通過種種方式混入我黨內部的投機分子和腐化分子。此后中共中央繼續開展清理貪污腐化分子工作,1927年5月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并選舉產生了組成人員。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決策層就一直重視黨內的反腐倡廉工作,從毛澤東、鄧小平到江澤民、胡錦濤等黨的*高領導人,都對黨內腐敗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并且時常要求黨員干部要潔身自好,勤政愛民。然而,根據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報告提供的有關數據卻觸目驚心。僅從1990年到2004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30萬多件,220多萬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在受處分的黨員干部中,涉及縣(處)級干部近7萬人,廳(局)級干部近6000人,。ú浚┘壐刹砍^200人。數字的巨大,一方面表明了黨和國家反腐敗的決心和懲治腐敗犯罪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反腐倡廉斗爭形勢的嚴峻性。 1945年7月,國民參政員黃炎培訪問延安時曾與毛澤東有一段關于“中共能否跳出由盛而衰而亡的歷史周期律”的著名對話。毛澤東當時的回答令中國共產黨人振奮:“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
廉政及其公共性 作者簡介
周五香,江西南昌人,畢業于中南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行政監督與廉政建設、公共倫理以及公共組織形象管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在《倫理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學術雜志上發表了“基于公共性的廉政倫理探究”、“論行政美德及其實現路徑”等學術論文。承擔和參與了“公共性理論視域下的廉政倫理研究”等多項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