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58803
- 條形碼:9787305158803 ; 978-7-305-15880-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本書特色
馮梁編著的《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是主編承擔的中國海洋發展研究院2011年重大項目的科研成品,深刻闡述了西方海洋強國依托海洋謀求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特點規律,包括英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德國/美國幾個國家的海洋發展過程,包括策略和經驗。本書總結了各國海洋經略的基本規律,旨在為中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決策提供歷史參照和借鑒。
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內容簡介
海洋在世界大國興衰歷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受 地理因素、安全環境、歷史文化、政府特征等因素影 響,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歷了曲折的過程,既有 值得借鑒的歷史經驗,也有需要反思和銘記的教訓。 《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 史啟示》全面系統考察了世界主要海洋國家(如英美 日)和陸海復合型國家(如俄德印)在大國崛起過程中 對海洋戰略地位的歷史認識以及謀求海洋強國的歷史 過程,探討了不同歷史文化、地緣政治背景下各國謀 求海洋發展的獨特道路,總結了各國海洋經略的基本 規律,旨在為中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決策提供歷史參照 和借鑒。
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目錄
1 美國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1.1 美國海洋發展的歷史進程
1.1.1 海上崛起的準備期:建國之初至**次世界大戰前
1.1.2 海洋強國的崛起:**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40年代
1.1.3 綜合性海洋強國地位的確立和鞏固:20世紀50年代至今
1.2 美國海洋發展的歷史經驗
1.2.1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美國海洋發展的物理基礎
1.2.2 綜合國力的增長是美國海洋發展的物質保障
1.2.3 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強大海軍是美國海洋發展的堅實后盾
1.2.4 前瞻性、戰略性的頂層設計推動美國的海洋發展
1.2.5 領先的海洋科技與教育是美國海洋發展的動力之源
1.3 當代美國海洋觀的變遷
1.3.1 建國初期的“孤立主義”海洋觀
1.3.2 擴張時期的海權意識萌芽與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1.3.3 美國全球稱霸時期至今的海洋觀
1.4 美國海洋發展的歷史經驗對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啟示
1.4.1 加強對海洋發展規劃的頂層設計
1.4.2 建設強大的海上力量,加強中國海洋執法能力與海洋權益的維護
1.4.3 加強海洋科技能力,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
1.4.4 妥善處理與周邊國家的海洋爭端問題
1.4.5 積極參與國際海洋規則的制定,加強中國涉海類智庫的建設,提升中國“海洋軟實力”和中國在海洋領域中的國際話語權
2 俄羅斯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2.1 影響俄羅斯海洋發展的主要因素
2.1.1 自然環境制約著俄國的海洋發展
2.1.2 領袖意志對俄國的海洋發展產生著巨大影響
2.1.3 國家利益的需求對俄國海洋發展發揮著牽引作用
2.2 俄羅斯依托海洋發展的歷史階段
2.2.1 俄國時期爭奪出海口的傳統海洋觀與國家的崛起
2.2.2 蘇聯時期發展均衡海上力量的新型海洋觀與國家的強盛
2.3 俄羅斯依托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
2.3.1 國家海洋均衡發展需要建立統一的國家調控體系
2.3.2 海洋發展戰略的施行必須有強大的海軍力量作為支撐
2.3.3 過度的海洋擴張影響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
2.4 俄羅斯現代海洋觀形成的動因
2.4.1 海洋發展環境的變化
2.4.2 海洋安全威脅的增大
2.4.3 海洋戰略地位的提升
2.5 俄羅斯現代海洋觀的主要內容
2.5.1 以提升海洋綜合實力為目標的海洋大國觀
2.5.2 以開發北極地區為重點的海洋資源觀
2.5.3 以海軍力量為支撐的海洋安全觀
3 英國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3.1 影響英國海洋發展的主要因素
3.1.1 自然條件
3.1.2 人口、社會與政府的特點
3.1.3 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
3.1.4 戰略文化傳統
3.2 英國海洋發展的歷史進程
3.2.1 伊麗莎白時代(1558—1603年):英國海洋發展的真正起點
3.2.2 走向霸權時期:英國海洋發展模式成型
3.2.3 19世紀英國海洋霸權的確立及其維持
3.2.4 霸權衰落時期英國海洋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
3.2.5 冷戰時期英國回歸為地區海洋大國
3.2.6 當前英國海洋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
3.3 英國海洋觀的歷史演變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3.3.1 傳統海權時代英國海洋觀的演變
3.3.2 當代英國的綜合海洋觀
3.4 英國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對我國的啟示
3.4.1 英國政府重視海洋發展在國家大戰略中的作用
3.4.2 重視在海洋發展中制定對自己有利的規則
3.4.3 注重根據海洋發展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對外政策
3.4.4 海權與陸權相得益彰,以在國際競爭中保持游刃有余
4 日本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4.1 日本海洋發展的歷史脈絡
4.1.1 中世紀以前日本的海洋開發歷史(繩文時代至16世紀后期
4.1.2 近世日本開發海洋的歷史(17—19世紀中期
4.1.3 近現代日本的海洋擴張
4.2 日本海洋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
4.2.1 終止鎖國,面向海洋,極大推動了日本的發展進程
4.2.2 侵略性的海洋觀和地緣認同的困惑
4.2.3 面向海洋成就其世界經濟大國地位
4.3 日本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4.3.1 “大陸”情結、島國根性與海洋文化傳統
4.3.2 馬漢的海權論與近代日本的海島帝國思想
4.3.3 太平洋戰爭后日本對近代海洋擴張教訓的反思
4.3.4 當今日本的海洋觀
4.3.5 現代日本海洋觀的國際政治含義
5 印度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5.1 影響印度海洋觀建構的主要因素
5.1.1 影響印度海洋觀建構的歷史因素
5.1.2 影響印度海洋觀建構的地理因素
5.1.3 影響印度海洋觀建構的經濟因素
5.1.4 影響印度海洋觀建構的權力政治因素
5.2 經典時代印度的海洋戰略傳統——航行自由與海洋控制并存
5.2.1 航行自由
5.2.2 海洋控制
5.3 達·伽馬時代印度海洋戰略意識的湮滅與再建構
5.3.1 印度海洋戰略意識的湮滅
5.3.2 印度海洋戰略意識的再建構
5.4 印度的現代海洋觀
5.4.1 獨立以后印度海洋觀的演進歷程
5.4.2 新時期印度海洋觀的核心內涵
5.4.3 新時期印度海洋觀的特點
6 德國海洋發展的經驗教訓及其現代海洋觀的形成
6.1 影響德國海洋發展的若干因素
6.1.1 馬漢理論體系中的諸多要素
6.1.2 海洋發展過程中的軍事因素
6.1.3 德國海洋發展事業中的有利因素
6.2 德國海洋發展的歷史進程
6.2.1 1885年之前:德國海洋發展的序幕
6.2.2 1885—1918年:挑戰英國的海洋霸權
6.2.3 1919—1945年:海洋發展事業的全面軍事化
6.2.4 1945—1991年:依附性的海洋發展
6.3 當代德國的海洋發展狀況
6.4 德國海洋發展的特點
6.4.1 政治先行的發展模式
6.4.2 迷信武力,忽視外交
6.4.3 缺乏正確的海洋觀念意識
6.4.4 戰后時期注重理性精神
6.5 德國海洋發展歷程對中國的啟示
6.5.1 應正確認識馬漢的海權理論
6.5.2 重視經濟、教育等基礎性建設
6.5.3 正確的心態和審慎的戰略思考
6.5.4 注重海洋的公共空間的特性
參考文獻
世界主要大國海洋經略: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作者簡介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平臺長、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海軍指揮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