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菩提心-(第3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5126
- 條形碼:9787516165126 ; 978-7-5161-651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菩提心-(第3輯) 本書特色
《菩提心/國際佛學論叢》為“第四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論壇——菩提心思想與實踐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書中就菩提心的概念、內涵、歷史演變及現代價值等議題展開系統的研討,精選會議論文20篇而成。*后,本書還選入幾篇有關《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評介性文章。
菩提心-(第3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四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論壇——菩提心思想與實踐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就菩提心的概念、內涵、歷史演變、修習實踐及現代價值等議題展開系統的研討,精選會議論文20篇而成。
菩提心-(第3輯) 目錄
菩提之心的“發”與“行”n
菩提心及其在唐代密教中的地位和意義n
法藏的“菩提心”觀——以《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為中心n
凈土宗之菩提心思想探討n
論菩提心與持戒——大乘菩薩戒的根本與實踐向度n
試述回小向大阿羅漢之菩提心n
從舍身飼虎到濟困護生——5至10世紀《金光明經》敘事性圖像的流變n
菩提寺與菩提心n
《現觀莊嚴論》二十二種菩提心分類的經論淵源n
藏傳佛教經院哲學關于“新生菩提心是否必依止觀雙運”的討論n
佛法心要菩提心的實踐方法n
以發心之理劃分之三種發心芻議n
關于菩提心的理事圓融n主編寄語n
菩提之心的“發”與“行”n
菩提心及其在唐代密教中的地位和意義n
法藏的“菩提心”觀——以《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為中心n
凈土宗之菩提心思想探討n
論菩提心與持戒——大乘菩薩戒的根本與實踐向度n
試述回小向大阿羅漢之菩提心n
從舍身飼虎到濟困護生——5至10世紀《金光明經》敘事性圖像的流變n
菩提寺與菩提心n
《現觀莊嚴論》二十二種菩提心分類的經論淵源n
藏傳佛教經院哲學關于“新生菩提心是否必依止觀雙運”的討論n
佛法心要菩提心的實踐方法n
以發心之理劃分之三種發心芻議n
關于菩提心的理事圓融n
初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n
溝通漢藏利益群生——《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翻譯及出版的意義n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推動漢藏佛教間交流互鑒n
征稿啟事n
信息
菩提心-(第3輯) 作者簡介
夏壩?降央克珠,1995年10月經國家正式認定為第四世夏壩活佛。精通梵、藏、漢文佛典,通達顯密教法,現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級研修中心研究員、四川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協委員、大慶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青海大學藏醫學院客座教授、四川理塘縣下壩嘛通寺、大慶富裕正潔寺法臺。 n魏德東,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宗教歷時調查工作坊主任。研究方向為佛教學、宗教社會學。 n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