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廣西海島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793050
- 條形碼:9787502793050 ; 978-7-5027-930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西海島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 本書特色
廣西北部灣海島地處我國和東盟21世紀絲綢之路的中間樞紐,是未來我國和南海各國經濟、貿易和航運往來的高速繁忙之道。為盡早實現絲綢之路戰略構想——西部通道的運轉,亟須理解和對北部灣廣西海島的資源現狀及未來開發進行適宜性規劃。由黃鵠、戴志軍、韋衛華、黎樹式編*的《廣西海島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即以此為目標,參考前期海量海島資源調查資料,并重點對潿洲島、龍門島和七星島等典型海島進行調查研究。在比較和研究國內外海島開發利用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利用數理統計、“3s”等技術判別了北部灣廣西海島資源開發的相關指標特征,重點對海島岸線、臺風易損性等進行研究,由此指出目前廣西海島的開發現狀與存在問題。同時,基于區域特色的海島屬性指標構建了評估北部灣廣西水域典型海島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進程的定量模型,探討不同進程的典型海島合理開發和功能區劃,提出北部灣廣西海島及其近海海洋開發規劃和發展戰略。該書是廣西海洋局“科技興海”項目“北部灣廣西典型海島可開發利用指標體系優化”“北部灣廣西海島可持續發展定量評價模型構建”等相關研究的提煉與總結。 全書共分9章。 本書可供海洋、資源、環境等相關部門政府人員和所涉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及高校師生參考。
廣西海島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 內容簡介
廣西北部灣海島地處我國和東盟21世紀絲綢之路的中間樞紐,是未來我國和南海各國經濟、貿易和航運往來的高速繁忙之道。為盡早實現絲綢之路戰略構想——西部通道的運轉,亟須理解和對北部灣廣西海島的資源現狀和未來開發進行適宜性規劃。本書即以此為目標,參考前期海量海島資源調查資料,并重點對潿洲島、龍門島和七星島等典型海島進行調查研究。在比較和研究國內外海島開發利用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利用數理統計、“3S”等技術判別了北部灣廣西海島資源開發的相關指標特征,重點對海島岸線、臺風易損性等進行研究,由此指出廣西海島的目前開發現狀與存在問題。同時,基于區域特色的海島屬性指標構建了評估北部灣廣西水域典型海島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進程的定量模型,探討不同進程的典型海島合理開發和功能區劃,提出北部灣廣西海島及其近海海洋開發規劃和發展戰略。該書是廣西海洋局“科技興海”項目《北部灣廣西海島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優化》《北部灣廣西海島可持續發展定量評價模型構建》等相關研究的提煉與總結,全書共分9章。
廣西海島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 目錄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