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2823
- 條形碼:9787532642823 ; 978-7-5326-428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本書特色
國內學術界對于中國能源安全以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能源合作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成果,但本書將兩者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這在學術上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因此《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一書對我國能源發展戰略以及中國的能源國際合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一書特別從地緣政治角度對中國能源安全和對外能源合作展開獨特的分析,在分析世界能源形勢和國際關系發展相關聯的歷史演變之后,作者張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認為能源作為戰略資源并不是簡單地由市場決定其發展走勢的,很大程度上地緣政治形勢的演變對能源形勢發生了重大影響。從地緣政治角度分析國際能源形勢,使得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相關成員國開展能源合作的合理性更為明顯,而*近幾年歐亞地區的形勢發展和中國與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進程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也是本書較具獨創性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從地緣政治角度對中國能源安全和對外能源合作展開獨特分析,對我國能源發展戰略以及中國的能源國際合作具有參考價值。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和分析了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相關成員國能源發展的現狀及其各自的能源戰略, 指出這些國家既具有發展能源合作天然的客觀基礎, 同時也具有相當的開展能源合作的主觀愿望。分析了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相關成員國進行能源合作的具體發展狀況, 對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中國與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目錄
序二
**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能源發展狀況及能源戰略
**節 中國能源發展狀況
第二節 中國能源供需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中國能源管理體制的完善與能源發展、戰略的制定
第四節 中國能源安全問題辨析
第三章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能源發展狀況及其能源戰略
**節 俄羅斯能源發展狀況及能源戰略
第二節 哈薩克斯坦能源發展狀況及能源戰略
第三節 伊朗能源發展狀況及能源戰略
第四節 印度能源發展現狀及能源戰略
第五節 其他成員國與相關重要國家的能源發展狀況與政策
第四章 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的能源合作
**節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能源合作的由來及其特點
第二節 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
第三節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第四節 中國和伊朗的能源合作
第五節 中國與印度的能源合作
第六節 中國與其他相關國家的能源合作
第五章 推動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與中國能源安全戰略
**節 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與中國能源安全保障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能源共同體的建構
第四節 中國能源安全保障的戰略思考
余論
附錄一 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
附錄二 上海合作組織能源俱樂部章程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節選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革命后成立的新政府宣布取消國王時期與外國簽署的一切有關石油天然氣的經濟合同,完全收回石油天然氣領域伊朗的國家權益。接著美國和西方世界對伊朗開始實行經濟制裁,伊朗不得不采取限制石油生產生產、增加石油儲備的能源政策。作為伊朗經濟支柱的石油工業遭到嚴重打擊。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雙方的主要交戰地點也正好位于波斯灣沿岸伊朗的主要石油產地,伊朗的石油工業因此再遭重創,使得伊朗國民經濟連續呈負增長。石油外匯也迅速減少。 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后,伊朗石油產業才逐漸恢復。在戰爭中遭到巨大損失的伊朗面臨國家重建的艱巨任務。當時伊朗拉夫桑賈尼政府調整了伊朗的外交和經濟政策,開始改善和恢復伊朗與東、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實行有限度的經濟開放政策,發展伊朗同西歐國家的經貿關系,積極引進外資和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設備,重新確立了把石油工業作為伊朗經濟的核心與支柱的方針。新經濟政策使得伊朗經濟較快地走上了復蘇的道路,尤其是石油工業。伊朗的石油日產量從1990年的平均320萬桶逐漸上升到1995年的360萬桶。在總產量提高的同時,伊朗石油的出口量也逐漸增加,每日石油出口量也從220萬桶穩步上升至260萬桶!
中國能源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 作者簡介
張耀,法學博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和中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和極地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兼職包括上海歐洲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俄羅斯中亞和東歐學會理事等。長期從事俄羅斯和中亞問題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周邊安全和海洋安全問題。主要學術研究成果包括著作:《國際合作反恐》(合著,楊潔勉主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合著,周敏凱主編);譯著:《帝國的悲哀》(任曉、張耀、薛晨譯)。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國際觀察》《俄羅斯研究》《國際問題論壇》等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有《新帝國論評析》《中亞安全局勢變遷與國際合作》《俄格戰爭:地緣政治框架下的分析》《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與中國能源安全》《北約組織未來發展趨勢探析》等。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