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東吳文化遺產:第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52324
- 條形碼:9787542652324 ; 978-7-5426-523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吳文化遺產:第五輯 本書特色
李超德主編的《東吳文化遺產》中的文章涉獵廣泛,研究極富深度與前瞻性,尤其對江南文化遺產的研究,已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涵蓋民俗、戲曲、傳統手工藝等各類文化遺產,田野調查也愈加豐富,還特意增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創作手記及作品,目的在于為其提供一個廣泛交流的平臺。
東吳文化遺產:第五輯 內容簡介
本書中的文章涉獵廣泛, 研究極富深度與前瞻性, 尤其對江南文化遺產的研究, 已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 涵蓋民俗、戲曲、傳統手工藝等各類文化遺產, 田野調查也愈加豐富。還特意增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創作手記及作品, 目的在于為其提供一個廣泛交流的平臺。
東吳文化遺產:第五輯 目錄
第五輯前言【會議綜述】 非遺實踐的觀念、策略與主體——“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吳論壇”述評【非物質文化論壇】 論象生 傳統工藝在日本近現代經濟和文化政策中的定位 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保護實踐的幾點思考 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主要危機與解決途徑 江蘇省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報告:保護和發展現況初探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與民俗研究 京杭運河區域手工藝傳承及延續方式調查思考——以聊城運河段為例【文化史論】 試論夏衍在當今媒體時代之作為 當代書畫裝裱與展覽模式芻議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城隍崇拜——試論道教城隍形象的人格化形成及其社會意義 吳門攀留傳佳話 一個人與一座城——庚子國變背景下的西安社會與城隍信仰 敦煌61窟《五臺山圖》的再探討 一波三折:兩周時期黃金工藝的演進 六幅輕綃畫建溪——唐宋屏風畫形制研究【江南文化】 清代江南文學家族與地方文緣關系研究——以嘉興府為例 文徵明與拙政園圖 亂針繡史話 彤管綠窗傳奇聲——淺論明代江南婦女戲曲參與的方式【戲曲研究】 提高語言藝術水平,保持評彈的文學特色 承前啟后 任重道遠——蘇州昆曲、蘇劇、評彈傳承與發展調查研究 浮沉之間:蘇州評話的歷史分期及其生存現狀【田野手記】 天衣絢爛:尋訪寺觀壁畫中的服飾紋樣 石庫門說“門”——上海石庫門傳統建筑裝飾圖形研究之一 鳳凰山江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田野調查 陸慕蟋蟀盆工藝的保護與創新 馬集回族傳統剪紙田野考察報告 蘇州緙絲世家第五代傳承人——王嘉良先生訪談 秦淮燈彩:傳統工藝傳承與市場需求平衡【書評】 《文殊師利神秘性研究:一組東亞曼陀羅及其傳統符號系統》書評 蘇州評彈研究的奠基人——讀周良的《伴評彈而行》【文化遺產教學】 “文化遺產”研究、傳承、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傳承人園地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