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全新插圖普及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61645
- 條形碼:9787500861645 ; 978-7-5008-616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爭論-全新插圖普及本 本書特色
《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全書分為八篇,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本版《戰爭論》對原稿進行了縮編,用點評或圖注的方式加入了與時俱進的內容、實例,讓這本經典巨著更加富于時代氣息和現實意義。
戰爭論-全新插圖普及本 內容簡介
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學術界的**流人物,在軍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樣,是全世界公認的權威人士。——恩格斯
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列寧
《戰爭論》儼然是一座充滿著哲學理論的迷宮,讀者當中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把握其邏輯路線,或者深入其理論境界而不致迷失方向。 ——英國軍事理論家 利德爾·哈特
《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克勞塞維茨)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圣經”。——《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戰爭論-全新插圖普及本 目錄
作者自序 001 初版序 003 說明 009 **章論戰爭的性質 **節什么是戰爭 003 戰爭的定義 003 戰爭在抽象領域趨向極端 004 戰爭暴力趨向極端的傾向在現實中的修正 007 作為戰爭*初動機的政治目的是蓋然性計算中的重要因素 009 軍事行動產生間歇將使戰爭趨向緩和 010 戰爭在人類各種活動中*近似賭博 012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014 理論上的結論:戰爭是奇怪的三位一體 017 第二節戰爭的目的和手段 017 戰爭的目的是打垮敵人 018 現實戰爭中達到戰爭目的的方法 020 戰爭的唯一手段是戰斗 021 消滅敵人軍隊始終是比其他手段更有效的手段 022 第三節軍事天才 025 軍事天才是各種精神力量的和諧結合 025 軍事天才的構成 027 統帥應具備極高的精神力量 033 第四節戰爭阻力 034 戰爭中的危險 034 戰爭中的勞累 035 戰爭中的情報 036 戰爭中的阻力 036 關于戰爭阻力的總結 038 第二章論戰爭理論 **節軍事藝術的區分 041 軍事藝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041 狹義的軍事藝術分為戰略和戰術 042 第二節關于軍事理論 044 以往死板的戰爭理論都應當批駁 044 研究戰爭理論必須包含精神因素 047 戰爭理論應該是一種考察 048 統帥與戰爭理論的關系 053 第三節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 055 軍事藝術/軍事科學 055 戰爭是一種人類交往行為 056 第四節方法主義 057 邏輯層次的劃分:方法和方法主義 057 作戰中按方法和方法主義辦事非常重要 059 第五節批判 061 批判的含義 061 批判的基礎和任務 063 批判者及進行批判時應注意的問題 066 第六節關于史例 070 史例的作用 070 運用史例的四個著眼點 071 選用史例應注意的問題 072 第三章戰略概論 **節戰略及其要素 077 戰略 077 戰略要素 078 第二節精神要素 080 精神要素是戰爭中*重要的問題之一 080 軍事藝術理論必須考慮精神因素所占的比重 080 第三節主要的精神力量 082 軍隊的武德 083 膽量 085 堅忍 088 第四節數量上的優勢 089 數量上的優勢是*普遍的制勝因素 089 在決定性地點取得絕對、相對優勢 092 第五節出敵不意與詭詐 093 出敵不意 093 詭詐 096 第六節兵力集中 098 空間上的兵力集中 098 時間上的兵力集中 099 第七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01 戰略預備隊及其使用 102 兵力的合理使用 103 幾何要素 104 軍事行動中的間歇 105 現代戰爭的特點 108 戰爭中的緊張與平靜 109 第四章戰斗 **節戰斗 115 引言 115 現代會戰的特點 116 戰斗概論 117 戰斗的意義 126 戰斗是否需經雙方同意 127 第二節戰斗與時間的關系 129 戰斗的持續時間 129 決定戰斗勝負的時刻 130 夜間戰斗 134 第三節主力會戰 136 決定主力會戰勝負的時刻 137 主力會戰勝利的影響 140 主力會戰的運用 144 第四節追擊與退卻 148 戰略上利用勝利的手段 149 會戰失敗后的退卻 153 第五章軍隊 **節軍隊概要 157 軍隊的兵力:戰區、軍團和戰局 157 軍隊的編組 158 軍隊的戰斗隊形 161 第二節軍隊的行軍與駐扎 165 前衛與前哨 165 先遣部隊 167 野營 168 行軍 168 舍營 171 第三節軍隊后勤 171 給養 172 作戰基地 173 交通線 174 第四節軍隊與地形的關系 175 地形 175 制高 177 第六章防御 **節進攻與防御及其相互關系 181 進攻和防御 181 進攻和防御在戰術/戰略范圍的比較 183 進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離心性 186 戰略防御的特點 188 進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 189 第二節防御手段與方式 190 防御的手段 191 抵抗的方式 193 防御會戰 198 防御陣地及其類型 199 第三節防御系統及樣式 203 要塞防御 203 山地防御 204 江河防御 210 沼澤、泛濫地及森林地區防御 212 單線式防御 213 國土的鎖鑰 214 第四節翼側活動 216 戰略翼側活動的劃分 216 威脅交通線的翼側活動 217 威脅退卻線的翼側活動 218 第五節向本國腹地退卻 219 主動向本國腹地退卻的含義、作用及優缺點 219 主動向本國腹地退卻應具備的條件 222 主動向本國腹地退卻的實施原則 223 第六節民眾武裝 225 人民戰爭的歷史和意義 225 民眾戰爭應具備的條件 226 運用民眾戰爭的原則 227 第七節戰區防御 231 戰區防御 231 逐次抵抗 238 不求決戰的戰區防御 239 第七章進攻 **節進攻概論 251 從進攻與防御的關系看進攻 251 戰略進攻的特點 252 戰略進攻的目標 254 進攻的頂點 254 消滅敵人軍隊 256 第二節幾種進攻方式 257 進攻會戰 257 渡河 258 對防御陣地的進攻 260 對營壘的進攻 260 山地進攻 261 對單線式防線的進攻 262 沼澤、泛濫地和森林地區的進攻 262 對要塞的進攻 263 第三節戰區進攻及相關 264 機動 264 戰區進攻 266 對運輸隊的攻擊 268 對舍營的敵人的軍隊的進攻 269 牽制性進攻 270 入侵 272 第四節關于勝利的頂點 273 勝利產生于物質和精神力量的總優勢 273 進攻時導致力量增減的原因 274 進攻轉為防御的幾個問題 276 第八章戰爭計劃 **節引言 283 第二節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 285 戰爭概念轉變的原因 285 戰爭形態的決定因素 287 第三節關于戰爭內在的深入探討 289 戰爭的內在聯系 289 關于戰爭目的的大小和使用力量的多少 291 第四節對戰爭目標的進一步探討 297 打垮敵人 297 有限目標 302 有限目標的進攻戰 302 有限目標的防御戰 304 第五節戰爭與政治的關系 307 政治目的對戰爭目標的影響 307 戰爭是政治的一種工具 309 第六節戰爭計劃 315 原則一:盡可能集中地行動 315 原則二:盡可能迅速地行動 318 附錄克勞塞維茨年表 320
展開全部
戰爭論-全新插圖普及本 作者簡介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德國軍事理論家,軍事歷史學家,近代軍事戰略學奠基人,普魯士軍隊少將。他一生參加了四次著名戰役:萊茵戰役、奧斯塔德會戰、法俄戰爭和滑鐵盧戰役。他的不朽兵學巨著《戰爭論》是所有軍人必讀的兵學“圣經”,被公認為是西方軍事思想的代表,他被稱作“西方兵圣”。
艾躍進,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軍事學科創始人和學術帶頭人,擔任軍事思想專業碩士生導師。天津市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國防教育協會理事。著有《軍事思想縱橫談》等書,主編、參編教材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