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07865
- 條形碼:9787300207865 ; 978-7-300-2078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四篇:指導思想探索”、“學科建設思考”、“課程改革研究”、“基本理論探析”,對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歷程及其經驗、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主要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一些理論問題、“05方案”實施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篇:指導思想探索”、“學科建設思考”、“課程改革研究”、“基本理論探析”,對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歷程及其經驗、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主要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一些理論問題、“05方案”實施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研究 目錄
前 言 **篇 指導思想探索 **章 鄧小平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一 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特色 二 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 三 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第二章 江澤民世紀之交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一 新世紀高等教育要“更加重視德育” 二 關于重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談話 三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對思想政治教育論述 四 黨的十六大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第三章 胡錦濤新世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一 新世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二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認識 三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四 “三個自信”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拓展 第四章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一 “兩個鞏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 “增強國家精神力量”與高校思想理論教育 三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四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發展 第二篇 學科建設思考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的學科基礎 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建設問題的提出 二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成就 三 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影響力 四 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協同創新 第六章 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 一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 整體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基本內涵 三 全面加強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路徑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科支撐 一 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的堅實學科支撐 二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的研制 三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碩士研究生系列課程探討 第三篇 課程改革研究 第八章 從“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的歷史回顧 一 改革開放后“85方案”的提出和建設 二 從“98方案”建設到“05方案”提出 三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特點探索 四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的基本經驗 第九章 全面推進“05方案”的建設和發展 一 著力推進“05方案”的理論前提和現實要求 二 準確把握“05方案”的時代特色 三 全面協調“05方案”實施中的各種關系 第十章 高度重視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 一 “85方案”和“98方案”實施中的教師隊伍建設 二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是“05方案”實施的關鍵 三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重點 四 “05方案”實施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第十一章 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建設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設置的意義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教學大綱基本思路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教學大綱重點 四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教學大綱的評價 第四篇 基本理論探析 第十二章 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 一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二 注重歷史與理論、現實相結合的方法與視野 三 高度關注國外理論動態的研究 第十三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 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發展中的運用 三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演進 四 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第十四章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與主題轉換 一 19世紀40-90年代中期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及主題 二 19世紀90年代末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及主題 三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及主題 第十五章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全面理解和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特征 二 經濟全球化的界說和社會主義思潮的嬗變 三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十六章 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路標”研究 一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路標”探索的視界 二 世紀之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歷史路標” 三 “基本經驗”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四 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 五 “四個堅定不移”的科學內涵和理論意義 六 黨的十八大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和主線 第十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社會背景和實踐基礎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進程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戰略思想 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視域 第十八章 中國共產黨90年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一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中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二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中國社會發展的“三大成就” 三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的抉擇 四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黨的建設的新要求 第十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及其統一性 一 馬克思歷史回溯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的運用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探索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探索 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的結合 第二十章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的新視域 一 掌握“看家本領”,提高“亮劍”意識 二 研讀經典著作與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精髓與實質 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新要求
展開全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研究 作者簡介
顧海良,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長,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主要著述有《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當代視界》、《20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百年論爭——20世紀西方學者馬克思經濟學研究述要》(三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