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61663
- 條形碼:9787562061663 ; 978-7-5620-6166-3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分為六章。**章,協商民主的理論體系,主要論述了協商民主的理論類型、價值訴求;第二章,西方憲法中的協商民主制度,主要論述了協商民主與憲法運行、權力制約、地方自治;第三章,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理論詮釋,論述了特色理論的中國之旅、中國特色、定位分析;第四章,中國憲法中的協商民主制度,論述了政治協商會議的協商民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間自治組織中的協商民主;第五章,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法原則,主要論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平等保護原則、公共利益原則;第六章,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法路徑,論述了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路徑依賴、實現進路。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中提出要“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深入開展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參政協商、社會協商”。這是執政黨首次較為系統的闡釋協商民主的內涵。執政黨向西方經驗學習,把協商民主的范圍從單純的政治協商擴展到更為廣泛的領域,這使中國協商民主的概念與西方更為接近。但是這是否意味著中西協商民主的內涵就基本一致了呢?如果依然有著很大的區別,這種區別又意味著何者呢?這是汪進元編著的《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試圖回答的兩個問題。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 目錄
**章 協商民主的理論體系 **節 協商民主的理論類型 一、“雙軌”協商民主與“單軌”協商民主 二、單一公共理性的協商民主與多元公共理性的協商民主 三、價值預設型協商民主與價值待定型協商民主 四、激進型協商民主與補強型協商民主 五、政治主體之間的協商民主和民眾參與的協商民主 第二節 協商民主的價值訴求 一、共和主義民主的價值訴求 二、自由主義民主的價值訴求 三、協商民主的價值超越 第二章 西方憲法中的協商民主制度:經驗與借鑒 **節 協商民主與憲法運行 一、制憲程序中的協商民主 二、修憲程序中的協商民主 三、護憲程序中的協商民主 四、總結與啟示 第二節 協商民主與權力制約 一、立法程序中的民主協商 二、議會與政府兩權制約中的民主協商 三、議會、政府與法院三權制約中的民主協商 四、總結與啟示 第三節 協商民主與地方自治 一、居民之間的民主協商 二、團體與政府之間的民主協商 三、地方政府間的民主協商 四、總結與啟示 第三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理論詮釋 **節 特色理論的中國之旅 一、清末政府統治時期的“中體西用”論 二、南京政府統治時期的“中國本位”論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中國特色”論 第二節 中西對比下協商民主的中國特色 一、概念側重差異:民主抑或協商? 二、思想淵源分野:自由主義與儒家學說之別 三、協商主體區別:民眾協商還是精英協商? 四、目標績效不同:偏好轉變或者聚合民意 第三節 制憲過程中協商民主的中國特色 一、協商民主制憲的優勢及主要模式 二、1912年制憲:精英協商——人民缺位模式 三、1954年制憲:精英協商——人民參與模式 四、兩種協商民主制憲模式的異同及原因分析 第四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定位分析 一、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制約因素 二、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政策定位 三、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學理定位 第四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法路徑 **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路徑依賴 一、黨的領導和穩定的政治秩序:協商民主的政治保障 二、開放的公民社會和活躍的公民組織:協商民主的社會保障 三、健全的程序法制和暢通的民主渠道:協商民主的法治保障 第二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實現進路 一、從黨內協商民主到人民協商民主 二、從基層協商民主到高層協商民主 三、從體制外協商民主到體制內協商民主 四、從非正式協商民主到法治化協商民主 第五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法原則 **節 民主集中制原則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含義 二、民主集中制的由來: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 三、民主集中制的發展:作為憲法原則的民主集中制 四、民主集中制的完善:集中與民主協商的辯證關系 第二節 程序正當原則 一、程序正當的基本內涵 二、協商民主程序的正當性要素 三、正當程序的協商功能 第三節 平等保護原則 一、平等保護原則:起源與嬗變 二、協商民主中的平等保護:內涵與功能 三、中國協商民主中的平等保護:問題與出路 第四節 公共利益原則 一、公共利益的理論之爭 二、公共利益的實踐困境:實體判斷還是程序控制 三、作為協商民主的公共利益原則 四、協商程序中的公共利益之保障 第六章 中國憲法中的協商民主制度:現狀與展望 **節 政治協商會議的協商民主 一、政治協商會議的理論定位 二、執政黨與參政黨民主協商的傳統形式 三、執政黨與參政黨民主協商的現代轉換 第二節“一國兩制”與兩岸三地的民主協商 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涵義 二、港澳回歸的協商民主經驗 三、兩岸關系的協商民主現狀 第三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的協商民主 一、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協商之意 二、立法程序中的民主協商 三、代表選舉中的民主協商 四、人大監督中的民主協商 第四節 民間自治組織中的協商民主 一、民間自治組織的形成與分類 二、民間自治組織內部的民主協商 三、民間自治組織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民主協商 第五節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制度展望 一、多元立體的中國特色協商民主體系 二、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法治化 第七章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與協商型司法建構 **節 協商型司法的提出 一、傳統司法制度的二律悖反 二、轉型社會對司法的新需求 三、法的發展規律對司法的協同化要求 第二節 協商型司法的理論基礎 一、協商型司法的理論支點:協商民主 二、協商型司法的證成邏輯 三、協商型司法的概念和意義 第三節 中國特色協商型司法的制度建構 一、協商型司法的憲法傳導制度 二、協商型司法的民意反饋制度 三、協商型司法的個案調處制度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憲制研究 作者簡介
汪進元,男,1958年生,湖北洪湖人,法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賴特學者。先后任武漢大學和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憲法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法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港澳臺法律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比較憲法和基本人權法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出版專著《良憲論》、《基本權利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制及其合憲性》、《(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的實施保障》等3部專著;(執行)主編《良法論》,參編《憲法》等各類著作與教材10余部;在Asia Law Review、《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80多篇,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司法部重點項目、中國法學會重點項目等4項;(執行)主編《良法論》曾榮獲法學教材和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