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073427
- 條形碼:9787206073427 ; 978-7-206-0734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本書特色
我覺得自己就是山里的一只小虱子,悄悄地叮一口,吸一丁點血。等我長大了,我要做一頭駱駝,把山背回家里。
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內容簡介
劉先國的全部鄉土散文試圖構造一幅立體的關于生命的清明上河圖,這本集子所選作品是其中的若干片段和細節。是以湘西南一個小村莊為背景,以掘井式的方式,多角度、多層次再現小村莊半個世紀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態和進程,以及人們的生存生活狀態、精神信仰和思想情感。一輯寫“我”,第二輯寫我的親情,第三輯寫故鄉的人,第四輯寫故鄉的事,有獨到的個人體驗和發現。第五輯是另一個分類標準,從某一側面展示人、山、土地的命運和變遷,有較強的命運感和歷史的厚重感。文章有很濃的鄉土氣息和地域特色。以情和細節見長。情感真實、真摯、豐富、厚重。細節鮮活。語言樸實,精確,耐讀。
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目錄
覓食秘笈
想念泥鰍
背路
老處方
我與上帝的那些事
白果園
第二輯 我的背影
我的背影
大哥
與娘和爺的若干瑣事
*后一個澡
繞靈記
上席
三舅
第三輯 一顆飛了六十年的子彈
一顆飛了六十年的子彈
走近他們居住的地方
笛聲與死亡
缺女
滿爹與黃騸牯
親娘楓樹
第四輯人和圖
人和圖
尿凼里的生靈
冬事
狗命
老鴰林
祖墳的秘密
老院子
山宴
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節選
《中國新銳作家方陣·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爺爺是盤泥鰍的高手,是頂級的高手,遠近聞名,十里八里以內,沒有不知道的。 聽父親說,解放以前,爺爺沒有田地,靠盤泥鰍為生。我聽說過打魚為生,砍柴為生,沒聽說盤泥鰍也能養家糊口。我不信。但有兩件事,對證明父親的說法有利。一是爺爺不會種地,打禾、插秧、犁田都不會,我沒見過他下地干過農活。二是我小時候常常吃泥鰍,有時侯,母親米下鍋了說沒菜吃,爺爺出去打個轉,就提了半楊笆(用竹篾編織的裝泥鰍的工具)泥鰍回來。 有一次,爺爺說去盤泥鰍,我提出去提楊笆,爺爺同意了。爺爺盤泥鰍是不讓人看的,有人看,他就停下來抽支煙,估計他是怕別人剽學。我斜背著楊笆‘,背挎包似的,跟在爺爺后面。 剛走上屋前田埂,田里就混了一灘水。爺爺一只腳跨入田里,一只腳不用下田,不急不慢把衣袖挽起,雙掌插入泥里,端起一扇泥巴,翻倒在田埂上,手一抹,露出一條白生生的泥鰍。爺爺抓泥鰍時帶點泥巴,在楊笆口用指頭輕輕一捏,泥鰍很乖地滑進楊笆。不像我們直接抓泥鰍,泥鰍就會從手中飆走。在一堆露出水面的泥上,有一個小眼,爺爺用腳尖先插進泥,輕輕地下到田里,生怕驚動了泥鰍,他用右手食指從泥鰍眼慢慢鉆進去,在一個深度停下來,左手從一側插進泥里,在右手下方端出一小塊泥,雙掌合攏,一條泥鰍尾巴從指頭間露了出來。泥鰍在爺爺手里特別聽話,絲毫沒發現被捉了。 爺爺的指頭在一個泥鰍眼鉆了一會,大概沒摸到泥鰍,就用雙手把泥巴盤開,盤了好大一個坑,卻不見泥鰍。他移動了一下腳,準備換一個方向盤泥,正要盤泥時停住了,把右手伸進腳底,像從口袋里掏鑰匙一樣掏出一條泥鰍來。爺爺繼續從坑里往外盤泥,我問:“泥鰍不是捉到了嗎,還盤?”爺爺說:“捉到的不是那一條。”爺爺一直盤到田底,才盤出一條泥鰍來。我不知道爺爺是怎么辨別這一條泥鰍和那一條泥鰍的,我問爺爺,爺爺不告訴我。在一條小圳里,一條泥鰍伏在水底。圳里無泥,只有小石子。泥鰍無處藏身,倏地竄進坎邊的草里。爺爺雙手伸進水中,在水里摸了好一陣,捧出一條泥鰍來。 小圳是一條叉圳,水從井里流出來,經過它流進廟背的大圳里。爺爺從井旁用泥巴把圳截斷,將水從田壩口放入田里。等水干得差不多了,在下游截了一段。爺爺雙腳叉在圳里,雙手合在一起,窩成馬瓢的形狀,往圍子外面拊水。爺爺手掌大,拊的速度快,就像一架扯水機一樣。拊累了,又用腳來扒,腳扒得像手一樣快,腳掌跨出去的水,像瓢潑水一樣。我覺得這樣太累,用臉盆拊水快些,說:“爺爺,我回去拿個臉盆來。”爺爺說:“拿什么臉盆,我提了一輩子泥鰍什么時候用過臉盆?”爺爺又用手來拊,拊了很久才把水拊干。爺爺雙手像鉤耙挖田一樣,把泥巴翻過來,有時挖出的泥鰍露出白色的肚皮,有些露出一截尾巴,有些落到泥漿里,慌忙往泥里鉆,都被爺爺捧進楊笆里,無一逃脫。爺爺發現圳坎上有個洞,把手指伸進去摸了好久,又低頭看看,然后把洞口前的泥扒開。沿著圳坎一路找過去,在離洞口兩三尺的地方又找到一個洞。爺爺把腳伸進洞里,不停地捅,水飆到他褲子上。捅了好一陣,另一個洞伸出一個黃鱔的頭,我以為爺爺沒看見,急忙叫道:“黃鱔,黃鱔!”黃鱔把頭縮進洞里。爺爺瞪了我一眼,要我別喊。爺爺繼續捅,捅了很久,黃鱔才試探著伸出頭來,我不敢再叫。當黃鱔伸出一半時,爺爺瞬間像老鷹叼蛇一樣,將黃鱔扣在食指里。又往石頭上一摔,“嘭”地一聲,剛才還在掙扎的黃鱔,頭僵著不動了,流著血,只有尾巴還在扭動。爺爺把黃鱔放進楊笆里,黃鱔又長又大,在楊笆里盤了一個多圈。 盤泥鰍,是諸種捉泥鰍的方法中*原始的一種,原襲了古人的獵食手段。不用任何工具,只要一雙手一雙腳就行。村里人都會。但,只有爺爺把這一技藝練到極致,一輩子賴以謀生。我突然覺得,我們雖然遠離了古人,但行為中處處保留了*原始的元素。那種原始的手段,還很管用。我們并沒有脫胎換骨,如果真的脫了胎換了骨,就不是人了。 爺爺過世了,他沒有把自己的技藝傳給后人。也許他覺得過時了,沒必要傳。我看過爺爺盤過幾次泥鰍,冒昧地把它歸納為“六技法”:端,盤,攪,摸,鉆,捅。其動作要領就在文章里。 ……
當代青少年散文讀本:我是山的虱子 作者簡介
劉先國,1962年生,現任湖南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湖南省作協會員。主要寫鄉土散文,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青年文學》、《文學界》、《芙蓉》、《海燕都市美文》、《青春》、《百花洲》、《安徽文學》、《山東文學》、《廣州文藝》、《湖南作家》、《人民公安》等刊和多種報紙副刊。在《文學界》做過專輯。十多篇文章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讀者》、《中外文摘》、《青年文摘》、《意林》、《愛你》等雜志轉載,兩篇文章入選《2007年散文精品》。《與娘和爺的若干瑣事》在《散文選刊》、《長篇小說》雜志社舉辦的評選活動中獲2007年散文年會獎。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