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2015-春夏卷-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58171
- 條形碼:9787532158171 ; 978-7-5321-581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5-春夏卷-文學 本書特色
《文學》系由復旦大學中文系陳思和教授與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王德威教授聯合主編的學術叢刊。一年分春夏與秋冬兩期,每期30萬字。 《文學》是一本定位于前沿文學理論的刊物。謂之前沿,即不介紹一般的理論現象和文學現象,也不討論具體的學術史料和文學事件,力求宏觀、開闊、創新,具有前瞻性,指向在未來。刊選稿件包括能夠聯系現實處境而生發的重大問題并給以真誠探討的文章、對中外理論體系和文學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和系統闡述并填補中國理論領域空白的文章、通過對中外作家的深刻闡述而推動當下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發展的文章。若有題涉中國古代文學者,如能以新的視角叩訪古典傳統,或關懷古今文學演變,也在刊選之列。謂之文學理論,即堅持討論文學為宗旨,包括中西文學理論、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及外國文學的研究文章。 《文學》的作者來自于海內外理論工作者、現當代文學的研究者,所選文章皆為其學術思想之代表作,力圖達致打破陳說、傳統偏見的顛覆性果效,即便未逮,亦可充學術爭鳴,以擴展中國文學研究之視野。 本期“聲音”的主題為“新媒體時代的文學形態”,作者為一批青年學者,這組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帶給文學舊有形態的沖擊與改變。比如嚴峰提到的“云批評”,因為網絡的形式,人人都可以褒貶作品,而不再僅限于過去專業的文學批評家。又如張永祿提到的微信給文學傳播帶來的影響。這幾篇文章立足于當下新現象,對文學樣態的把握十分及時。 這期的“評論”部分是由陳綾琪教授組織哈佛大學一批青年學者對“文革”這一歷史事件給文壇帶來的震動所進行的探討。主要是探討“文革”的歷史創傷如何在文學中再現的問題。 “心路”部分收錄了臧杰作為出版人的心路歷程,他就自己*早先如何將頭腦中的一些概念付諸實踐,到后來創辦良友書坊,又及不斷推出的各大具有影響力的好書談了心得體會。為讀者以及同行呈現了一份城市公共文化空間里的私人記錄。 “談藝錄”收錄了現代文學館傅光明先生的《〈奧賽羅〉:邪惡人性是殺死忠貞愛情、美好生命的元兇》一文,此文與上一期《威尼斯商人》一文系同為傅先生新譯莎士比亞叢書中的導讀。不同于一般導讀的是,這些文字的學術含量極高,研究方法也比較新,是非常好的莎士比亞研究文字。讀來十分津津有味。 “著述”“書評”部分皆為社科院楊宏芹先生對德國著名詩人格奧爾格的研究和介紹,作者從文本出發,就字詞細挖,具體分析了格奧爾格詩作的儀式化特征。 本期新增“序跋”一輯,載《哈佛英文系的學者們》一書之序,可作一觀。
2015-春夏卷-文學 內容簡介
《文學》系由復旦大學中文系陳思和教授與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王德威教授聯合主編的學術叢刊。一年分春夏與秋冬兩期,每期30萬字。 《文學》是一本定位于前沿文學理論的刊物。謂之前沿,即不介紹一般的理論現象和文學現象,也不討論具體的學術史料和文學事件,力求宏觀、開闊、創新,具有前瞻性,指向在未來。刊選稿件包括能夠聯系現實處境而生發的重大問題并給以真誠探討的文章、對中外理論體系和文學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和系統闡述并填補中國理論領域空白的文章、通過對中外作家的深刻闡述而推動當下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發展的文章。若有題涉中國古代文學者,如能以新的視角叩訪古典傳統,或關懷古今文學演變,也在刊選之列。謂之文學理論,即堅持討論文學為宗旨,包括中西文學理論、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及外國文學的研究文章。 《文學》的作者來自于海內外理論工作者、現當代文學的研究者,所選文章皆為其學術思想之代表作,力圖達致打破陳說、傳統偏見的顛覆性果效,即便未逮,亦可充學術爭鳴,以擴展中國文學研究之視野。 本期"聲音"的主題為"新媒體時代的文學形態",作者為一批青年學者,這組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帶給文學舊有形態的沖擊與改變。比如嚴峰提到的"云批評",因為網絡的形式,人人都可以褒貶作品,而不再僅限于過去專業的文學批評家。又如張永祿提到的微信給文學傳播帶來的影響。這幾篇文章立足于當下新現象,對文學樣態的把握十分及時。 這期的"評論"部分是由陳綾琪教授組織哈佛大學一批青年學者對"文革"這一歷史事件給文壇帶來的震動所進行的探討。主要是探討"文革"的歷史創傷如何在文學中再現的問題。 "心路"部分收錄了臧杰作為出版人的心路歷程,他就自己*早先如何將頭腦中的一些概念付諸實踐,到后來創辦良友書坊,又及不斷推出的各大具有影響力的好書談了心得體會。為讀者以及同行呈現了一份城市公共文化空間里的私人記錄。 "談藝錄"收錄了現代文學館傅光明先生的《〈奧賽羅〉:邪惡人性是殺死忠貞愛情、美好生命的元兇》一文,此文與上一期《威尼斯商人》一文系同為傅先生新譯莎士比亞叢書中的導讀。不同于一般導讀的是,這些文字的學術含量極高,研究方法也比較新,是非常好的莎士比亞研究文字。讀來十分津津有味。 "著述""書評"部分皆為社科院楊宏芹先生對德國著名詩人格奧爾格的研究和介紹,作者從文本出發,就字詞細挖,具體分析了格奧爾格詩作的儀式化特征。
2015-春夏卷-文學 目錄
走向云批評:新媒體中的文學批評文/嚴鋒
從網絡文學到新媒體文學:以“一個”和“果仁小說”為例文/霍艷
新媒體時代:生活充滿偏見,和對的人在一起文/項靜
微信時代文學與傳播的新狀態:論微信與文學 文/張永祿
心路
你做了什么文/臧杰——一份城市公共文化空間里的私人記錄
評論
【歷史創傷與文學再現】 主持/陳綾琪
云南一九六八:文學和電影中的知青夢 文/白睿文(Michael Berry) 譯/孔令謙 校/白睿文
記憶停頓 文/柏右銘(Yomi Braester) 譯/王卓異
遭遇歷史幽靈:第“1.5 代”的文革“后記憶”文/陳綾琪 譯/康凌
尋根與先鋒小說中的反抗與命定論 文/桑稟華(Sabina Knight) 譯/黃雨晗 胡楠
談藝錄
《奧賽羅》:邪惡人性是殺死忠貞愛情、美好生命的元兇 文/傅光明
著述
【詩的儀式】主持/楊宏芹
“通過你、為你、在你的影響中” ——斯特凡·格奧爾格的詩的圣餐 文/W·布勞恩加特(Wolfgang Braungart) 譯/楊宏芹
牧歌組詩:格奧爾格塑造的詩人先知 文/楊宏芹
牧歌組詩十四首文/斯特凡·格奧爾格譯/楊宏芹
書評
沒有大師的圈子:斯特凡·格奧爾格的身后歲月 文/楊宏芹
序跋
文學、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哈佛英文系的學者們·序》 文/W·杰克遜·貝特(W.Jackson Bate) 譯/段懷清
本卷作者、譯者簡介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