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翻譯批評研究之路:理論.方法與途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50722
- 條形碼:9787305150722 ; 978-7-305-1507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翻譯批評研究之路:理論.方法與途徑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僅是對翻譯批評歷史之路的回顧,也是對翻譯批評未來之路的探尋,在不斷的反思與不懈的探尋中,翻譯批評必然能夠真正承擔起應盡的職責、發揮應有的作用。
翻譯批評研究之路:理論.方法與途徑 內容簡介
作為翻譯活動健康開展的重要監督和保障,作為翻譯理論的積極建構力量,翻譯批評目益凸顯出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深化翻譯批評研究、推動翻譯批評實踐不僅是翻譯學科建設的內在需要,也是引導翻譯活動進而促使翻譯的價值得以大限度體現的必然訴求。 《翻譯批評研究之路:理論、方法與途徑》對翻譯批評開始走向理性和系統化研究以來的二十多年歷史進行回顧與檢視,力求在梳理、總結與傳承的基礎上對翻譯批評的過去和現在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對翻譯批評的核心問題與未來發展做出積極而有效的探索。
翻譯批評研究之路:理論.方法與途徑 目錄
主編的話上編 理論研究 關于文學翻譯批評的思考/許鈞 譯事繁榮需評論——論翻譯評論/桂乾元 談新時期的翻譯批評/孫致禮 談翻譯批評的基本理論問題/鄭海凌 翻譯的本質與翻譯批評的根本性任務/范東生 翻譯批評標準的傳統思路和現代視野/楊曉榮 關于翻譯批評的主體/楊曉榮 翻譯批評的社會文化思考/段自力 試論文學翻譯批評的背景變量/王宏印 文化語境下的翻譯批評:現狀與反思/胡德香 論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研究/司顯柱 自建語料庫與翻譯批評/肖維青 翻譯的危機與批評的缺席/許鈞 價值哲學與翻譯批評學/呂俊 論翻譯批評的對象和性質/趙巍薄振杰 翻譯批評空間的構建/劉云虹 讀者反應批評——文學翻譯批評新視角/楊平 描述翻譯學視野中的翻譯批評/姚振軍 從林紓、魯迅的翻譯看翻譯批評的多重視野/劉云虹 文學翻譯模式與中國文學對外譯介——關于葛浩文的翻譯/劉云虹許鈞中編 文本批評 基于多譯本語料庫的譯文對比研究——對《傲慢與偏見》三譯本的對比分析/徐欣 論馬君武譯《哀希臘歌》中的“訛”/廖七一 作者、譯者與讀者的共鳴與視界融合——文本再創造的個案批評/許鈞 歸化異化,各具一格——從功能翻譯理論角度評價《飄》的兩種譯本/文軍 高曉鷹 文學生命的繼承與拓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漢譯簡評/高方 漢文化經典誤讀誤譯現象解析——以威利《論語》譯本為例/徐琚 漢語古詩英譯的描寫模式研究——以杜甫詩歌英譯的個案為例/文軍 后殖民翻譯理論觀照下的賽珍珠《水滸傳》譯本/張志強 《金瓶梅》的兩個英譯本/溫秀穎孫建成 《紅樓夢》的夢幻話語與移譯——評楊憲益夫婦的英譯本 基于認知文體分析框架的翻譯批評——以《紅樓夢》兩個經典譯本的批評分析為例/譚業升 中國當代文學譯介倫理探討——以白睿文、陳毓賢英譯《長恨歌》為例/吳贊 翻譯與轉敘——《生死疲勞》葛浩文譯本敘事性闡釋/邵璐下編 專題探討 《紅與黑》事件回顧——中國當代翻譯文學史話之二/趙稀方 理論意識與理論建設——《紅與黑》漢譯討論的意義/許鈞 對《紅與黑》漢譯大討論的反思/謝天振 “《紅與黑》事件”的歷史定位:讀趙稀方《<紅與黑>事件回顧——中國當代翻譯文學史話之二》有感/王東風 從《紅與黑》漢譯討論到村上春樹的林譯之爭——兩場 翻譯評論事件的實質/鄒東來朱春雨 也議《紅與黑》漢譯大討論/許淵沖 背叛之背叛/陳眾議 莫把錯譯當經典/林一安 向林一安先生請教/張逢昕 評《莫把錯譯當經典》——與林一安先生商榷/陳眾議 “胸毛”與“瘸腿”——試談譯文與原文的柢牾/林一安
展開全部
翻譯批評研究之路:理論.方法與途徑 作者簡介
劉云虹,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法語系主任。許鈞,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