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辯證法-青年盧卡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54205
- 條形碼:9787516154205 ; 978-7-5161-542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辯證法-青年盧卡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鄒之坤編*的《歷史辯證法--青年盧卡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對盧卡奇的“歷史辯證法”,即以 “物化”為歷史事實基礎,把人類的歷史性生存邏輯理解為歷史辯證法;在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基礎上,從階級意識的角度把社會存在結構理解為歷史辯證法,進行了系統分析。作者認為,重新研究盧卡奇青年時期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 大的意義就在于:盧卡奇為我們提供了究竟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如何理解馬克思與黑格爾之間的關系的一個“學術典范”,并且他所存在的理論困惑也同時構成了對我們說來的教訓典范。
歷史辯證法-青年盧卡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盧卡奇的“歷史辯證法”,即以“物化”為歷史事實基礎,把人類的歷史性生存邏輯理解為歷史辯證法;在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基礎上,從階級意識的角度把社會存在結構理解為歷史辯證法,進行了系統分析。作者認為,重新研究盧卡奇青年時期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大的意義就在于:盧卡奇為我們提供了究竟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如何理解馬克思與黑格爾之間的關系的一個“學術典范”,并且他所存在的理論困惑也同時構成了對我們說來的“教訓典范。
歷史辯證法-青年盧卡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 目錄
**章 青年盧卡奇的黑格爾主義傳統 **節 盧卡奇的黑格爾主義傾向 一 馬克思哲學并非是沒有“反思”的唯物論 二 實踐范疇中的黑格爾主義傾向 三 “自然”范疇中的黑格爾主義傾向 四 “中介”范疇中的黑格爾主義傾向 第二節 盧卡奇所理解的歷史辯證法的“黑格爾結構” 一 馬克思的“黑格爾結構” 二 “主體”-“客體”的統一 第三節 盧卡奇黑格爾主義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第四節 對盧卡奇的黑格爾主義傳統的評價 一 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歷史化” 二 類似于費爾巴哈的“不徹底的唯物主義” 三 青年盧卡奇對黑格爾傳統的超越第二章 總體性:歷史辯證法的存在論基礎 **節 “總體性”何以成為存在論基礎 第二節 作為方法論的“歷史辯證法” 一 “人”的辯證法生存本性 二 自然物有沒有辯證法? 第三節 歷史辯證法的“歷史性”特征 一 關于“歷史”范疇的含義 二 盧卡奇對三種錯誤歷史觀念的批判 三 總體性在理解“歷史”中的意義 四 歷史辯證法的“歷史性”特征 第四節 “總體性”對科學思維的反駁 一 “總體性”所堅持的解釋學態度 二 對科學主義“事實觀”的解釋學批判 三 總體性的方法論與科學的方法論的差別 四 “總體性”的存在論基礎與科學主義的對立第三章 物化批判:歷史辯證法的生存行動 **節 歷史辯證法的兩個基本含義 一 作為人類的歷史性生存邏輯的辯證法 二 作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存在結構”的歷史辯證法 第二節 “異化”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歷史事實基礎” 一 異化問題的基礎性地位 二 對象化、異化和物化的差別 三 黑格爾的“形而上學”是生存邏輯的積極環節 第三節 歷史辯證法的生存邏輯演繹 一 人性的先天悖論 二 物的本質在于“人” 三 “物化”中人的生存悖論 四 資產階級思想的“二律背反”在克服物化問題上的軟弱第四章 階級意識:歷史辯證法的理論自覺 **節 歷史辯證法中為什么要講“階級意識” 一 “階級意識”就是“社會自我意識” 二 馬克思的“階級意識”基本觀念 三 盧卡奇對“階級意識”的捍衛 四 關于歷史辯證法的雙重特征 第二節 作為對生存行動反省的階級意識 一 階級意識表明了社會歷史主體的生成 二 前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量化的社會關系 三 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形成真正的階級意識 四 階級意識是一種“從事后開始”的思索 五 階級意識產生的歷史基礎 第三節 對“階級意識”的評價和理解 一 歷史辯證法中“階級意識”的自我消亡 二 如何理解“階級意識”在當代被弱化 三 歷史辯證法是“生存行動”與“階級意識”的統一第五章 浪漫主義:歷史辯證法的美學維度 **節 浪漫主義的產生及其實質 一 浪漫主義的產生 二 浪漫主義的學理本質 第二節 青年盧卡奇藝術理論中的浪漫主義傾向 一 早期小說理論中的浪漫主義情結 二 “審美文化”的提出 第三節 德國哲學的浪漫主義影響 一 浪漫主義進入德國哲學 二 德國哲學中彌漫著的浪漫主義精神 第四節 馬克思的浪漫主義傾向 一 人類生存行為的兩種形態 二 共產主義的浪漫主義特征:從謀生活動到審美活動 第五節 “歷史辯證法”中的浪漫主義思想 一 浪漫主義對經濟決定論的批判 二 盧卡奇對恩格斯實踐概念的反駁及其浪漫主義因素 三 作為“道德烏托邦”的浪漫主義 四 “科學主義”批判中的浪漫主義因素 第六節 盧卡奇早期浪漫主義評價 一 浪漫主義作為“潛在”著的本體論 二 浪漫主義思想所存在的不符合馬克思哲學的地方 三 浪漫主義影響下對實踐概念的誤解第六章 作為歷史辯證法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功能 **節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認識社會歷史的科學方法論 一 歷史唯物主義是一門歷史科學 二 辯證法的科學原則 第二節 作為歷史辯證法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新功能 一 歷史唯物主義的“意識形態”功能 二 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 三 意識形態是歷史唯物主義革命功能的條件 第三節 無產階級成為社會歷史的主體 一 無產階級何以能夠成為歷史的主體 二 歷史唯物主義何以能夠成為科學的方法論 第四節 歷史唯物主義是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斗爭的武器 一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意識形態的根本意義 二 意識形態斗爭的實質 第五節 歷史唯物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認識 一 資產階級的科學 二 無產階級的科學 三 歷史唯物主義包含人文精神 四 自然界限的決定性只存在于前資本主義社會 五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獨立性區別于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六 關于藝術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同命運第七章 批判庸俗的馬克思主義是歷史唯物主義新功能的體現 **節 庸俗的馬克思主義 一 批判經濟決定論 二 庸俗馬克思主義的暴力革命與經濟概念的分離及其理論根據 三 庸俗的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本性 第二節 無產階級的主體性對抗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性變化 一 兩種生產制度的僵持會終止某一生產制度下單一的經濟規律 二 歷史辯證法對“飛躍”的預見性安排結論 怎樣評價盧卡奇所理解的“歷史辯證法”?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歷史辯證法-青年盧卡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鄒之坤,男,教授,哲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963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伊通縣,現任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兼經濟學院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