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大學·中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0238940
- 條形碼:9787540238940 ; 978-7-5402-3894-0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大學·中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5-14歲 精裝超輕用紙。為孩子減負,一本書僅2兩,比一般的同類型書輕二分之一左右。 20年的名著制作經(jīng)驗。北京燕山出版社從內(nèi)容到用紙,專針對孩子書的厚度進行訂制,內(nèi)容彩印插畫到超輕精裝,為孩子專屬打造的一套名著書。 精美手繪、注音版本。讓孩子更早接觸名著,名著很深,但是這套名著內(nèi)容更淺顯,配上名師點撥,讓你的孩子更早接觸人類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大學·中庸 內(nèi)容簡介
《大學》、《中庸》是中國古典珍品之一,它們是《禮記》中的二篇。《大學》詳細地歸納了先秦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系統(tǒng)地講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則和方法。相傳為孔子的弟子曾參所作。《中庸》論述的也是修身養(yǎng)性之道,然而它側(cè)重于與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大學》、《中庸》的言論與思想,涉及人的自身修養(yǎng),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等多方面內(nèi)容,對于今人來說,還是具有普遍的教育和啟發(fā)意義。本書特將《大學》、《中庸》合而為一,配以彩圖注音,以饗讀者。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大學·中庸 目錄
大 學
**章 “經(jīng)文”1
第二章 釋“明明德”7
第三章 釋“新民”8
第四章 釋“止于至善”9
第五章 釋“本末”16
第六章 釋“格物致知”17
第七章 釋“誠意”18
第八章 釋“正心修身”22
第九章 釋“修身齊家”24
第十章 釋“齊家治國”26
第十一章 釋“治國平天下”32
中 庸
**章 綱領(lǐng)49
第二章 知人53
第三章 正心55
第四章 正心55
第五章 修身57
第六章 審問58
第七章 明道60
第八章 正心61
第九章 正心62
第十章 明道64
第十一章 正心66
第十二章 知物69
第十三章 篤行71
第十四章 修身75
第十五章 齊家77
第十六章 齊家79
第十七章 知天81
第十八章 齊家84
第十九章 齊家87
第二十章 治國92
第二十一章 知性111
第二十二章 誠意112
第二十三章 誠意113
第二十四章 治國115
第二十五章 誠意117
第二十六章 博學119
第二十七章 修身125
第二十八章 明道128
第二十九章 明辨131
第三十章 知法136
第三十一章 修身138
第三十二章 誠意141
第三十三章 正心143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大學·中庸 節(jié)選
大 學 **章 “經(jīng)文” 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大學教人的道理,首先在于使人明白天賦予人的美德,進而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革舊更新,*后使自己和他人都達到完美的道德境界。 程子曰:“親,當作新。”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yīng)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fā)而遂明之,以復(fù)其初也。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學之綱領(lǐng)也。后,與后同,后放此。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止①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②。物有本末③,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知道了人應(yīng)該達到完美的道德境界,才能有志向;志向穩(wěn)定后才能心情鎮(zhèn)靜,心情鎮(zhèn)靜后才能隨遇而安,隨遇而安了才能謀劃精當,考慮周詳;謀劃精當,考慮周詳后,才能達到*完美的道德境界。萬物都有根本和枝節(jié),萬事都有結(jié)尾和開端,知道了事物的主次和先后,那么,就離《大學》的道理不遠了。 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后。此結(jié)上文兩節(jié)之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 古代想要向天下人彰明天賦的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國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想要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認識明確;使自己認識明確的途徑在于探究事物的道理。 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fā)也。實其心之所發(fā),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此八者,大學之條目也。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大學·中庸 作者簡介
鄧敏華,女,漢族,34歲,畢業(yè)于天津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有多年的圖書編輯經(jīng)驗,編輯過的叢書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名師教你寫作文》系列,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2012年15月出版的《人生必讀書》系列叢書,頗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