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大話股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63045
- 條形碼:9787509563045 ; 978-7-5095-630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話股票 本書特色
股票板塊如同不同類型的美女、股市的幾次災難、股票價格的顏色、眾說紛紜的股票交易指數、巴菲特只是個歷史人物、找到迷宮的入口、別讓沖動毀了您的智慧、藍籌股與績優股、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中、大話割肉、掃雷游戲……胡冬鳴、田春麗編寫的《大話股票(財經知識讀本)》以問答的形式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地講述了中國股票市場及股票操作的知識,用股民的視角看股市,分享老股民的經驗教訓,案例豐富,行文明快。
大話股票 內容簡介
《大話股票》內容包括:剝去洋蔥的外衣、證券交易所是干什么的、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股票有價智慧無價、選擇服務好的證券公司、進入股市要做心理測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誰更正宗、股票板塊如同不同類型的美女、股市的幾次災難、股票價格的顏色眾說紛紜的股票交易指數,等。
大話股票 目錄
2.證券交易所是干什么的
3.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
4.股票有價智慧無價
5.選擇服務好的證券公司
6.進入股市要做心理測試
7.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誰更正宗
8.股票板塊如同不同類型的美女
9.股市的幾次災難
10.股票價格的顏色
11.眾說紛紜的股票交易指數
12.巴菲特只是個歷史人物
13.找到迷宮的人口
14.別讓沖動毀了您的智慧
15.藍籌股與績優股
16.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中。
17.大話割肉
18.掃雷游戲
19.看年報就像醫生看X光片
20.國外的標準到中國不靈
21.換手率
22.大話捉“黑馬”
23.洞悉成交量“跟莊”
24.尋找“穩賺”圖形
25.分析平均線系統
26.尋找炒作題材
27.構思選股準則
28.炒新股
29.掌握主力動向
30.傭金和稅款的計算
31.炒股詞匯
32.滬港通給誰帶來了機遇
33.學一點理論
34.分析股票走勢
大話股票 節選
《大話股票》: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股市,割肉未必就是壞事。因為一次明智的割肉,很有可能成為下一次盈利的開始。就算碰上割了就漲的糟心事,我們還可以安慰自己,割肉是避開風險的好辦法。但是,割肉的刀抓在手上,您是否常常感到難于下手?是什么樣的心魔讓您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止損的機會?面臨變數,您的選擇是什么?其實在損失面前,人人都像個冒險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用其前景理論解讀頻發的愚蠢心態時,卻肯定了人們的不理性行為反而是天性使然。正是人們對事物的判斷方式,使得我們有著許多選擇偏向。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往往愿意規避風險,換句話說,人們往往傾向于“落袋為安”的選擇;不過在面臨損失時,人們卻偏愛風險,“賭一把”的心態在人們面對可能到來的損失時,是*常見的選擇。當然,還有一條顯而易見的傾向,絕大多數人對損失要比獲得更加敏感。損失面前人人都變成了冒險家,說白了,還是人們無法直面損失的心態在作祟。 股票的買賣其實是一個不間斷的選擇過程。每一次的買入和賣出操作,都是投資者對于前景的判斷和選擇。既然如此,投資者也就很難跳出判斷失誤的怪圈。曾有統計數據證實,計算投資者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和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前者往往遠大于后者。因為割肉就意味著承認損失,而持有虧損股票不拋出,則給自己留下了“賭一賭”的機會。反過來,股票獲利后,賣出勢必讓人感覺安全,所以“拿不住”同樣是投資者常常遇到的困惑。有趣的是,即便您的股票處于盈利,割肉的感覺仍然會陪伴您。因為沒有一只股票會只漲不跌,而每一次下跌,都會讓您感受到一次損失帶來的痛苦(別忘記,人們的決策往往著眼于差異而非絕對值)。這正是股市中常常提到的“止盈容易止損難”。手中的股票越套越牢靠,好不容易盈利卻拿不住失掉機會。 我們時常能碰到這樣的人,每當談及炒股經驗時,他們就會說到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則是絕不割肉,而是會堅持等待股價回到買入成本之上再賣出。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都有可能成為這個原則的擁護者,個人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性情使然,而機構可能是出于維護統計報表數字的需要。 不割肉的炒股原則折射出一些投資邏輯的誤區。首先,每一項投資或者投機活動所要面對的都是未來而不是過去。當一個投資者購買股票時,他更需要關心的是未來能以什么價格出手。股票估值需要考慮未來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業務增長、現金流和市場要求的資本收益水平;而純技術分析則需要考慮股票價格在未來可能遇到的壓力、支撐及股價演變的路徑;證券營業廳門口圍在一起切磋的投資者爭辯的是莊家的實力和打算。盡管考慮的方向角度和因素各不相同,但所有這些因素都和股票的歷史價格沒有直接關系,所以您買股票的價格本身其實到是次要的了。其次,當一個投資者緊握住手里的“虧損”股票而不肯退出時,他實際上正在消耗著機會成本。不少人會守著一個套牢的股票幾年,就是為了等待反彈出貨的那一天。當那天終于來臨之時,市場中很多相同行業或者相似板塊的股票可能都有很高收益了,那么他用來等待的代價就不光是這幾年的時間,還有很多可以獲取盈利的機會。 大多數投資者在涉及收益時厭惡風險,但在涉及虧損時追求風險。這就是為什么幾乎所有投資者都好像買到過翻一倍甚至翻幾倍的股票,但很少有人捂到翻倍。多數人往往在股票漲了20%~30%的時候就拋了,當然還有很多人在這些股票上甚至虧了手續費就賣了。而且很多人好像在自己的股票漲停板時比跌停板時更緊張。一旦在某支股票上發生虧損,人們一定會顯得“忠貞不渝”,因為總是希望哪天能反彈解套,所以會對自己說:再等等。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