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57457
- 條形碼:9787532157457 ; 978-7-5321-5745-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本書特色
無論輿論導向如何變化,無論朱可夫被揭露出什么缺點(比如專斷、蠻橫、粗暴、虛榮),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朱可夫是一位英勇無畏的軍人。在戰亂的年代中,他竭盡全力,挽救蘇聯于崩頹;在納粹勢力在世界范圍內囂張時,他是扭轉乾坤的關鍵人物。朱可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偉大將軍,打敗希特勒的英雄,他顯赫輝煌的戰功以及略帶悲情的結局作為傳奇,將永遠彪炳史冊。
如今時移世易,再回首當年,會發現,許多曾經感覺霧里看花的往事正變得逐漸清晰。本書的兩位作者力圖鉤沉塵封的歷史,為世人展現一個真實的朱可夫,因此翻閱并對比了大量蘇聯解禁檔案資料,以及各方珍貴的歷史材料,全力展現朱可夫完整的一生,揭示了朱可夫作為一位偉大人物的獨特性格和驚人創舉,但也并未掩蓋他的失敗,弱點和錯誤。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內容簡介
蘇聯解禁的檔案 撕開政治和時間交織的歷史迷霧
汗牛充棟的史料 鉤沉出朱可夫真實而輝煌的一生
朱可夫,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拯救者,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柏林的勝利者,當之無愧的打敗希特勒的人。
他是名職業軍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卻始終被政權體制和職業道德兩股力量撕扯;
他看重功名利祿,卻幾度蒙羞,他的名字甚至幾次被從歷史書上抹去;
他本應戰死疆場,因為那里才是屬于英雄的埋骨之地,可*終,他卻在殘酷的政治傾軋下,黯然收場。
他暴虐專制虛榮,卻無損于他在俄國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他是俄國人的信仰,至今都是。
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而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朱可夫
他是名職業軍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卻始終被政權體制和職業道德兩股力量撕扯;
他看重功名利祿,卻幾度蒙羞,他的名字甚至幾次被從歷史書上抹去;
他本應戰死疆場,因為那里才是屬于英雄的埋骨之地,可*終,他卻在殘酷的政治傾軋下,黯然收場。
他暴虐專制虛榮,卻無損于他在俄國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他是俄國人的信仰,至今都是。
朱可夫,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拯救者,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柏林的勝利者,當之無愧的打敗希特勒的人!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目錄
**部 從沙皇到斯大林
1.米沙舅舅,或日童年故事(1896—1914年)
2.戰爭與革命中的一名龍騎兵(1915—1917年)
3.“無產階級,快快上馬!”(1918—1922年)
4.指揮員的見習期(1923—1928年)
5.發現作戰技藝(1929—1936年)
6.大恐怖(1937—1938年)
7.蒙古驚雷(1939年)
8.紅軍改革的*后機遇(1940年)
9.災難前夕臨危受命(1941年)
第二部 偉大的衛國戰爭
10.災難**線
11.朱可夫遭撤職,紅軍慘遭屠戮
12.返回前線,從葉爾尼亞到列寧格勒
13.10月的暗夜里
14.莫斯科的拯救者
15.面對斯大林的偏執(1942年1月—7月)
16.從天王星行動的勝利到火星行動的慘敗
17.蘇聯元帥
18.庫爾斯克:朱可夫的陷阱
19.1944年,元帥們的戰爭
20.維斯圖瓦河一奧得河行動
21.攻打柏林
第三部 潛在的俄國波拿巴?
22.登上神壇(1945年6月—1946年5月)
23.失勢(1945—1952年)
24.重回巔峰
25.墜落
26.*后的戰斗
結語
戰略地圖
1.哈勒欣河戰役圖(1939年8月20日—31日)
2.德軍攻勢圖(1941年6月22日—8月20日)
3.葉爾尼亞戰役圖(1941年8月—9月)
4.列寧格勒城下圖(1941年9月)
5. 臺風行動圖(1941年10月—11月)
6.莫斯科反攻戰(1941年12月)與1942年1月—4月的總攻圖
7.1942年夏德軍攻勢圖
8.第二次勒熱夫戰役圖(1942年7月—9月)
9.頓河一伏爾加河地峽攻勢圖(1942年9月)
10.天王星行動圖(1942年11月19日—23日)
11.火星行動圖
12.星火行動圖(1943年1月)
13.北極星行動圖:朱可夫的意圖
14.曼施坦因反攻圖(1943年3月)
15.庫爾斯克與蘇軍的庫圖佐夫及羅曼采夫反攻圖(1943年夏季)
16.向第聶伯河進軍圖(1943年秋季)
17.切爾卡西一科爾孫圍捕行動圖(1944年1月—2月)
18.巴格拉季昂行動圖(1944年夏季)
19.維斯圖瓦河一奧得河行動圖(1945年1月—2月)
20.奧得河戰役圖(1945年4月)
21.柏林戰役圖(1945年4月25日—5月2日)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節選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成年后,他總是會在12月2日、而非1日慶賀自己的生日。這個日期也鐫刻在壁龕上,里面休憩著他的遺骸,葬于克里姆林宮的北墻內。這種相差一天的做法能在布爾什維克采納的計算方法中找到端倪。因為從1918年1月31日算起,為了同新歷相符,要在19世紀的儒略歷日期上增加12天,在20世紀增加13天。這位未來的元帥幾乎就出生在兩個世紀的接縫處,所以當時決定相差13天對他來說更好,但沒人知道究竟是為什么。 在1896年12月的這個月,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已經謝頂,蓄起了胡子,但尚未叫做列寧,當時他因為想出版一本顛覆性的雜志《勞動者的事業》,而在圣彼得堡的監獄里服14個月的刑期。他26歲。置身于孤立隔絕的狀態中,他便一門心思地編纂起《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并為自己創建的小團體“解放工人階級斗爭聯盟”設定新的行動計劃。 約瑟夫·維薩里沃諾維奇·朱加什維利即將18歲,還沒想到要與烏里揚諾夫做什么交流。尚未叫做斯大林的這個人選擇了高加索匪幫中某個匪徒的名字科巴作為假名,那是遭禁的格魯吉亞小說中極具浪漫氣息的主人公。1896年,朱加什維利一科巴在第比利斯的寄宿學校里寫詩,和城里的鐵路員工一道參加秘密聚會。這一年,列夫·達維多維奇·布隆施泰因17歲,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中學就讀。這位未來的托洛茨基與歷史唯物主義尚有很長的距離,狼吞虎咽著與馬克思主義論戰不歇的各類雜志,如Roussk06Bogatstvo(《俄羅斯寶藏》)。伏羅希洛夫,未來的國防部人民委員,比朱可夫年長15歲。圖哈切夫斯基,這位20世紀的軍事奇才,獲得追認的1945年勝利的奠基者之一,比朱可夫年長三歲。他的那些與之關系密切的未來同僚與競爭者——鐵木辛哥、科涅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都只與他相差幾個月的時間而已。 1896年,俄國尚未談及這些面目模糊的年輕人,而一代人之后,他們就將行動起來,搞得天翻地覆,歷史上極少國家有這種情況。俄國仍舊回響著六個月前霍金卡練兵場上發生的那場災難的喧囂之聲,這場災難無休無止地使羅曼諾夫王朝籠罩著不祥的陰影。 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極其鋪張。莫斯科人都參加了這場慶典。為此,他們在彼得羅夫斯基公園附近的霍金卡練兵場邊上舉辦一場盛大的自助宴會。自凌晨5點起,便有50萬人涌向這個逼仄的地方,結果都被困在了里面,驚慌失措的行政管理當局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但事情還沒完。有謠傳說因為沒有這么多的禮物派發給所有人,于是人群便推搡起來,繼而造成了恐慌。為了活命,人們便大打出手。當時確認的死亡人數是1389人,數千人受傷。擺滿了尸體的大車從馬路上駛過,如潮般退去的男女老少全都蓬頭垢面,頭發被扯,臉上被抓。整整一年,人們都在談論沙皇,說他竟然對他的子民沒說過一句安慰話,在災難發生的當晚,沙皇仍按照禮賓司的安排,參加了法國大使蒙太貝洛侯爵舉辦的舞會。哪個星球上會有像尼古拉·羅曼諾夫這樣的皇帝呢?統治伊始便發生這等禍事,不由令人想起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婚禮大典,當時就因為發生死人無數的踩踏事件而籠罩著陰郁的氣氛。 霍金卡災難毫無疑問成了斯特列爾科夫卡村300村民的談資,從那時起他們便講起了柴米油鹽之外的那些事件,19世紀就發生過三次有名的大事:1812年10月24日在馬洛雅羅斯拉維茨抗擊法國人,由此導致拿破侖節節敗退;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親手解放了農奴;1891—1892年的大饑荒,卡盧加省餓殍遍野。 斯特列爾科夫卡村設立于18世紀初的彼得大帝時期,是為了安置從烏拉爾地區遷來的有手藝的農奴而建的。這些農奴掌握的是這位致力于現代化的沙皇極為需要的知識,即機械加工與鑄造大炮的技術。而且,人們還在村子的名稱里發現了俄語動詞“斯特列里亞”,即“發射”之意。用17000門大炮向柏林萬炮齊射的這個人看來也只能出生在起了這個名字的地方。1896年,該地區內以前和這營生相關的數不勝數的森林煤場和水力磨坊皆已蹤跡全無。村子又回到了傳統的營生,即農業和小規模畜牧上去了,只是收益極少。該地區尤其因松林、貧瘠的土地、沙礫路面而知名,夏天,輪子會陷進去10公分,到了春秋兩季的Raspoutitsa,即“道路不通的季節”,半個輪轂會沒入爛泥里。條件這么困苦,使得卡盧加省成了遭貶謫的貴族的噩夢,傳統上,去那兒都是由沙皇指派的。該省在朱可夫出生前20年即已擺脫閉塞狀態,一條鐵路將卡盧加與莫斯科相連了起來,使這座舊時的俄羅斯省府增加了吸引力。 ……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相關資料
這是迄今為止史料挖掘最深的一部傳記,與目前已出版的各種語言文字的(朱可夫)傳記相比,例如英國人david glanz的著作,這本書的史料厚度和研究分析都更加深入。這本讀起來一如小說一般精彩的傳記,對于每一位喜愛蘇聯歷史特別是二戰歷史的人來說都值得一讀。
——guerres & histoire 法國《戰爭與歷史》雜志
一本出色的傳記。兩位作者一位(jean lopez)是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戰役的研究專家,一位具有撰寫文學作品的深厚筆力。
—— le figaro littéraire 法國《費加羅文學雜志》
要寫一本傳奇人物的傳記并不簡單,jean lopez 和 lasha otkhmezuri兩位作者的可贊之處在于,他們既傾注感情,又避免了滑入圣徒傳的模式。大量蘇聯檔案的開放為兩位作者提供了重建史實的最大可能。
——法國《解放報》
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 作者簡介
讓洛佩茲是《戰爭與歷史》雜志的創刊者及主 編,曾出版過一系列講述蘇德戰場的著作,其中包括《 庫爾斯克:毀滅德意志國防軍的四十天》《紅軍的偉大和苦 難》等。
拉沙奧特赫梅祖里為前外交官及《戰爭與歷史》雜志編委。他精通俄語、格魯吉亞語、英語和法語。與蘇聯社會的廣泛接觸使他得以了解蘇聯人對朱可夫的看法和評價。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