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藏語差比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31972
- 條形碼:9787208131972 ; 978-7-208-1319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藏語差比句研究 本書特色
漢藏語系語言種類多,特點復雜。漢藏語差比句研究,除了單一語言研究外,還要依靠親屬語言的比較研究來加深認識。語言比較是語言研究的一個方法,能夠提供對語言規律的新認識。人們可以從不同語言的反觀中,看到更多的語言特點和規律。完全可以說,語言比較是語言研究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不同語言的“反觀”是認識語言的一種重要方法。 鄧鳳民的《漢藏語差比句研究》一書,以漢藏語系語言的差比表達為研究對象,進行了類型學的比較與反觀,并對造成差比句類型差異的內部機制和外部動因都做了探討,旨在從比較和反觀中求出不同語言差比表達的共性和個性。該書重視對漢藏語尤其是非漢語差比句語料的調查、收集和分析,對漢藏語差比句所做的研究工作,不僅有助于加深我們對漢藏語語法結構特點的認識,有助于建立適合漢藏語差比句的理論框架,也有助于語言類型學理論的歸納與深化,還有助于語言歷史比較的研究和語言應用研究。
漢藏語差比句研究 內容簡介
“差比”是人類各種語言都要表達的重要語義范疇。《漢藏語差比句研究》按照漢語和非漢語研究相結合的思路,通過田野調查、問卷調查、文獻參閱等研究方法,從差比句構成、比較標記、差比句歷時發展、類型學下的漢藏語差比句等多個方面,對漢藏語差比句進行全面、細致的考察,探尋漢藏語差比范疇的表達形式,揭示漢藏語諸語言差比句的構成要素的表現形式及其省略現象,考察比較標記的類型、來源和標記模式,探尋漢藏語差比句的歷時演變規律,*后從類型學和語言接觸的角度探討漢藏語差比句的特點和變異現象。書后附有參考文獻和部分漢藏語各語族差比句的大量實際用例。
漢藏語差比句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的緣起、對象和范圍
第二節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意義和價值
一、有助于深化對漢藏語語法特點的認識
二、有助于類型學研究的深化
三、有助于語言應用研究
第四節 研究的創新點和難點
一、研究的創新點
二、研究的難點
第五節 語料來源及語料收集
一、語料來源
二、語料收集
第二章 相關研究綜述
**節 漢語比較范疇和比較句研究
一、漢語比較范疇和比較句的宏觀研究
二、漢語比較句的構成研究
三、比較句的否定形式研究
四、比較句的歷史發展
五、漢語方言比較句研究
六、漢語比較句的類型學研究
七、漢語比較句習得研究
八、漢語比較句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二節 民族語比較句研究
一、早期民族語比較句說明
二、專文討論漢藏語其他語言比較句的文章
三、部分章節討論漢藏語比較句的專著
第三節 漢語與外語、民族語比較句對比研究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漢藏語差比句的構成要素
**節 差比句的界定
一、“比較”的含義
二、本書對“差比句”的界定
三、差比參項的形式化表現
第二節 漢藏語差比句的比較對象
一、比較對象的異同問題
二、差比句比較主體的隱含
三、差比句比較基準的省略
第三節 漢藏語差比句的比較內容
一、比較點(P)的構成
二、比較專項(I)的構成
三、比較點的隱含及其成因
第四節 漢藏語差比句的比較目的
一、比較結果(R)的構成
二、比較差值(D)的表現形式
第五節 漢藏語差比句的比較結果
一、形成量幅的形容詞
二、具有數量變化義的動詞
三、具有程度變化義的心理動詞
四、其他可充當比較結果的動詞性結構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漢藏語差比句的比較標記
**節 漢藏語無標記差比句
一、無標記差比句的分布
二、無標記差比句的語法格局
第二節 漢藏語比較標記的類型
一、前置介詞型比較標記
二、后置助詞型比較標記
第三節 漢藏語比較標記的數量
一、單標記
二、雙重比較標記
三、三重比較標記
第四節 “聯系項居中”原則和比較標記選擇的優先等級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漢藏語差比旬的歷史層次
**節 漢藏語比較標記的來源和發展
一、漢藏語比較標記的語音類型
二、漢藏語比較標記的語法化層次
第二節 漢語比較標記的更替與差比句的發展
一、由等比到差比
二、漢語比較標記的興替
三、等比和差比形式的合流與分化
四、“過”與漢語比較句的古老形式
五、漢語比較標記發展的動因
六、漢語差比句是否也為雙重標記
第三節 漢藏語其他語言差比句的演變
一、固有標記型——以彝語和藏語為例
二、新舊標記共存型——以布依語、壯語為例
三、借用新標記型——以白語和土家語為例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類型學視角下的漢藏語差比句
**節 漢藏語兩種類型差比句的形成機制
一、語序機制
二、詞類機制
三、分析性機制
第二節 從藏緬語反觀漢語差比句
一、漢語比較句認識上的分歧
二、藏緬語和漢語差比句的異同表現
三、漢語差比句不同于其他語言的類型學特點
第三節 語言接觸和漢藏語差比句的類型變異
一、漢語影響下的漢藏語差比句
二、漢藏語差比句的類型變異機制
三、漢藏語差比句類型變異引發的思考
第四節 漢藏語差比句的類型學表現
一、比較標記的詞類歸屬
二、差比表達語法手段的蘊含共性
三、聯系項居中原則的遵違
四、比較對象的句法屬性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藏語等十一種少數民族語差比句例句舉要
漢藏語差比句研究 作者簡介
鄧鳳民,男,吉林松原人,1971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1996年畢業于延邊大學英語系英語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2004年在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師從崔健教授攻讀碩士學位。2007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占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進入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初等教育系工作,講授“現代漢語”、“漢字文化”和“普通邏輯學”等課程。現已在《漢語學習》、《延邊大學學報》、《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等國內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參編《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及跨境語言調查研究》等學術專著5部,作為主要參加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2項。目前學術興趣主要集中在漢語和外語及國內少數民族語言對比研究、兒童語言和話語分析方面。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