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15-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勞動保障藍皮書-2015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78715
- 條形碼:9787509778715 ; 978-7-5097-787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5-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勞動保障藍皮書-2015版 本書特色
本書從促進就業、社會保障、工資分配和勞動關系四大板塊,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勞動保障發展狀況及其**成果。重點突出,從各板塊中精選出重點熱點問題,深入探討,反映了時代特征。政策與實務相結合,既反映勞動保障制度政策發展情況,又分析現實中的突出問題并提出政策建議。
2015-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勞動保障藍皮書-2015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促進就業、社會保障、工資分配和勞動關系四大板塊,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勞動保障發展狀況及其*新成果。重點突出,從各板塊中精選出重點熱點問題,深入探討,反映了時代特征。政策與實務相結合,既反映勞動保障制度政策發展情況,又分析現實中的突出問題并提出政策建議。
2015-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勞動保障藍皮書-2015版 目錄
ⅰ 總報告
1 2015年中國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狀況【劉燕斌 邸 妍】
ⅱ 促進就業篇
分報告
2 當前就業形勢與未來展望【鄭東亮 陳 云】
專題報告
3 化解產能過剩中促進職工就業的政府責任【黃湘閩】
4 產業轉型升級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研究【莫 榮 丁賽爾】
5 云客服對工作就業的影響分析【唐 鑛 余 田 王笑顏】
6 市場決定勞動力資源配置研究【課題組】
7 我國就業結構性問題及對策研究【陳 云】
ⅲ 社會保障篇
分報告
8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武玉寧 金維剛】
專題報告
9 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張 興】
10 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思考【李 珍】
11 貧困地區居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困難問題【郭 婕】
12 完善居民醫保門診大病中兒童門診大病的保障【王艷艷 董朝暉】
13 家庭服務業工傷保險參保現狀及對策【趙永生】
14 江蘇省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試點項目評估報告【華迎放 趙巍巍】
15 上海居家養老服務運行機制【徐堅成 張 爽 劉彩云】
ⅳ 勞動關系篇
分報告
16 我國勞動關系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張新民 崔 艷】
專題報告
17 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實效評估【蔡 穎 陰漫雪】
18 勞動合同法背景下不同職工群體的勞動權益保障差異
【程延園 宋皓杰 王甫!≈x鵬鑫 王 暢】
19 化解產能過剩中企業勞動關系問題:現狀、成因與應對【孟續鐸 詹 婧】
20 勞動爭議調解方法與技巧研究【李天國 孫瑜香】
ⅴ 工資分配篇
分報告
21 我國工資分配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劉學民 王學力】
專題報告
22 關于國有企業高管薪酬改革若干問題的再思考【蘇海南】
23 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監管若干重大問題及政策建議【常風林】
24 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劉秉泉】
25 《**工資規定》修訂完善相關問題【胡宗萬】
26 改進和完善行業工資指導線測算方法【王 宏】
ⅵ 國際勞動保障篇
分報告
27 國際勞動保障發展現狀與趨勢【莫 榮 孟 彤 袁一楓】
專題報告
28 國外就業援助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侯增艷】
29 美國就業預測方法體系研究【張玉杰】
30 日本藥價基準制度研究【車紅霞】
contents
2015-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勞動保障藍皮書-2015版 作者簡介
劉燕斌,男,1956年10月生于北京,籍貫為河北省定州市,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F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人社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邀研究員,中國就業促進會專家委員會特邀專家,中國勞動學會、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勞動部辦公廳副主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副司長、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正局級)、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局級)。主要研究領域為就業政策、公共就業服務、勞動關系等。 張新民,男,研究員,F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勞動學會勞務經濟與境內勞務派遣專業委員會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勞動法學和社會保障法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勞動法網法律顧問。曾先后主持***、省部級、及國際合作項目20余項,涉及培訓與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系、農民工等多個研究領域。 鄭東亮,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勞動》雜志社社長,國家勞動關系三方會議勞動關系法律政策研究委員會專家。主要從事就業、勞動關系等方面研究。 劉學民,男,山西人。畢業于南京大學。現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研究生學歷。1973年10月參加工作,197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兼任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兼職教授。1978年9月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年分配到原國家勞動總局。先后任國家勞動總局、勞動人事部辦公廳副處級秘書;1985年任秘書處副處長;1988年任勞動部政策法規司辦公室主任、綜合處處長、法檢處處長;1994年6月任辦公廳秘書處處長,1996年8月為辦公廳副主任兼秘書處長;1998年6月任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黨委書記,2010年5月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參與并主持完成了部級、院級課題研究報告,以及中外合作的重大科研項目。 莫榮,男,漢族,現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我國著名的就業問題專家和經濟學家。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于原北京經濟學院勞動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多所國外著名大學做訪問學者。獲得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進步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勞科院**屆科思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先后完成了100多項國家和部級課題,參與了“八五”到“十二五”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的研究和起草工作,首次提出建立“失業預警系統”的建議,主筆了我國正在實行的“新時期就業方針”,是中國政府**部就業白皮書《中國的就業狀況和政策》的作者和發布人之一。 金維剛,男,漢族,祖籍湖北,1962年5月出生于江蘇南京,F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研究員。1993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并獲得博士學位;兼任全國政協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人社部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與公共管理系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兼職教授院、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兼職教授;廣東省等部分地方人社廳或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亞洲開發銀行咨詢專家。近年來主持一系列有關社會保障的***、部級課題研究,是參與我國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主要專家之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由人社部指定作為負責解讀中央關于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精神的專家,曾應邀為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部分地方人社廳局和高等院校作專題講座,并接受中央各主要媒體的采訪報道,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方案與政策研究以及輿論宣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