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海俗語圖說-續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17945
- 條形碼:9787567117945 ; 978-7-5671-17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俗語圖說-續集 本書特色
汪仲賢、許曉霞在《上海俗語圖說》之后,幾乎很少人知道其還撰有“續集”,我們通過悉心挖掘并首次整理出版。“續集”刊發連載于《社會日報》,共328期,計125篇上海話俗語文章。“續集”秉持原有特色,依然采用“一條俗語,一段故事,一幅漫畫”的形式,篇中俗語具生動故事情節,有的有典故可尋;漫畫夸張形象地展示俗語內涵。內容生動有趣,雅俗共賞,展現了當時上海的風土人情和上海民眾的人生百態。 此次整理出版,完全按照當時文章刊發順序編排,除對明顯錯字做了更正外,盡*大限度地再現文章的原來的語言文法及時代歷史風貌,不僅有助于真實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與語言文字的變遷,而且對于語言、民俗、文化、社會等各界的研究兼具一定的文史價值。同時新版增加了上海話俗語篇目索引,更加適合廣大讀者閱讀。 此為“上海話俗語系列”之一,該系列共包括五部作品:《上海俗語圖說》《上海俗語圖說續集》《洋涇浜圖說》《上海話俗語新編》《海派俗語圖解》。
上海俗語圖說-續集 內容簡介
汪仲賢、許曉霞在《上海俗語圖說》之后,幾乎很少人知道其還撰有“續集”,我們通過悉心挖掘并首次整理出版。“續集”刊發連載于《社會日報》,共328期,計125篇上海話俗語文章。“續集”秉持原有特色,依然采用“一條俗語,一段故事,一幅漫畫”的形式,篇中俗語具生動故事情節,有的有典故可尋;漫畫夸張形象地展示俗語內涵。內容生動有趣,雅俗共賞,展現了當時上海的風土人情和上海民眾的人生百態。此次整理出版,完全按照當時文章刊發順序編排,除對明顯錯字做了更正外,盡*大限度地再現文章的原來的語言文法及時代歷史風貌,不僅有助于真實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與語言文字的變遷,而且對于語言、民俗、文化、社會等各界的研究兼具一定的文史價值。同時新版增加了上海話俗語篇目索引,更加適合廣大讀者閱讀。此為“上海話俗語系列”之一,該系列共包括五部作品:《上海俗語圖說》《上海俗語圖說續集》《洋涇浜圖說》《上海話俗語新編》《海派俗語圖解》。
上海俗語圖說-續集 目錄
二火燭小心
三玻璃杯
四陽春加二
五另有一張弓
六老實三扁擔
七偷冷飯
八一掃帚甩殺十八只蟑螂
九殺千刀
一o摸摸屁股
一一蒲鞋出髭須
一二掃帚顛倒豎
一三姜太公釣魚
一四跳加官
一五上火山
一六木龍頭
一七癡子望天坍
--1\白相
一九黃魚頭
二0脫帽子
二一徐大老爺
二二告陰狀
二三鞋子勿落樣
二四滑頭麻子
二五摘臺形
二六撤松香
二七忘記時辰八字
二八騎兩頭馬
二九嚼蛆
三0禮拜九
三一大英照會
三二揀佛燒香
三三大名件
三四叫開
三五捧卵子過橋
三六牙簽主義
三七抖叉袋底
三八出門勿認貨
三九倒胃口
四自瘸不覺臭
……
上海俗語圖說-續集 作者簡介
錢乃榮,上海人,1945年出生。著名語言學家,滬語研究專家,從事漢語語言學、方言學和海派文化研究。上海大學教授,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主任、上海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上海語言學會副會長等。現任上海詩詞學會理事,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語言學方面的學術成果載于中國語言學會編寫的《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專著有《當代吳語研究》《上海語言發展史》《現代漢語研究論稿》《上海方言》《上海話大詞典》《西方傳教士上海方言著作研究》等,開發制成“上海話輸入法”。 黃曉彥,上海大學出版社編輯,策劃編輯出版了《自學上海話》《新上海人學說上海話》《小學生學說上海話》《上海話童謠》以及“上海話俗語系列”等十多部“上海方言”題材圖書。編撰有《上海旅游經典》《The Easy Guide to Enjoying Shanghai》等。 汪仲賢(1888—1937),近代上海俗語研究大家,出版有《上海俗語圖說》《上海俗語圖說續集》。汪仲賢原名汪效曾,又名優游,安徽婺源(今屬江西)人,作家。早年在上海民立中學讀書,后求學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后棄海軍而演文明戲。1905年起先后組織業余新劇團體文友會、開明演劇會等,飾角登臺,清末民初活躍在上海劇壇。辛亥革命時期參加職業新劇團體。1910年底,參加由任天知發起,聚集歐陽予倩、陳大悲等優秀戲劇人才的,我國第一個職業性的新劇團“進化團”,演出所謂“天知派新劇”,創造了中國現代話劇早期的創作與演出模式。“五四”時期與茅盾等組織成立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話劇團體“民眾戲劇社”,并出版《戲劇》月刊,還積極從事新型小報的編輯和撰述。有影響的作品如《我的俳優生活》《倒灶室筆談》《惱人春色》等。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