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駝庵傳文錄-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504215
- 條形碼:9787554504215 ; 978-7-5545-042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駝庵傳文錄-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 本書特色
高獻紅、顧之京整理的《駝庵傳文錄(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是一代國學大師顧隨先生講授中國古典散文的講壇實錄,根據葉嘉瑩先生珍藏了六十多年的聽課筆記整理而成。包括講說《論語》《中庸》,講《文賦》,講《昭明文選》以及講《史記》等幾個短章,依次編排。顧隨先生講說,古今中外,文史哲禪,兼容并包,雅正與通俗合揉,嚴肅與幽默并在,文內文外,上下前后,談天說地;引證論述,旁征博引,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又時時處處不脫離人,不遁于世,而這人又不止于作品中的人,而是延展到了每一個普通的讀詩讀詞的大眾,于是讓文學可以與人之生息相通。
駝庵傳文錄-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 內容簡介
《駝庵傳文錄 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是一代國學大師顧隨先生講授中國古典散文的講壇實錄,根據葉嘉瑩先生珍藏了六十多年的聽課筆記整理而成。包括講說《論語》《中庸》,講《文賦》,講《昭明文選》以及講《史記》等幾個短章,依次編排。顧隨先生講說,古今中外,文史哲禪,兼容并包,雅正與通俗合揉,嚴肅與幽默并在,文內文外,上下前后,談天說地;引證論述,旁征博引,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又時時處處不脫離人,不遁于世,而這人又不止于作品中的人,而是延展到了每一個普通的讀詩讀詞的大眾,于是讓文學可以與人之生息相通。
駝庵傳文錄-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 目錄
一 “君子”與“士”
二 “低處著手”與“犯而不校”
三 “唯”與“拈花微笑”
四 “三省吾身”與“直下承當”
五 “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六 “以友輔仁”與“為政以德”
附 《論語》斷說
《中庸》說解
一 《中庸》發端
二 《中庸》結論
三 《中庸》言道
附 物(體)·道·法
《文賦》十一講(增訂
一 創作之情趣
二 體裁與風格·之一
三 體裁與風格·之二
四 體裁與風格·之三
五 體裁與風格·之四
六 體裁與風格·之?
七 創作與文法·之?
八 創作與文法·?
九 創作與文法·之三
十 創作總說
十一 創作與欣賞
《文選》選講
課前閑敘
開堂引言
一 繁欽(休伯)《與魏文帝箋》
二 陳琳(孔璋) 《答東阿王箋》
三 李陵(少卿)《答蘇武書》
四 楊惲(子幼)《報孫會宗書》
五 孔融(文舉)《論盛孝章書》
六 朱浮(叔元)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
七 曹丕(子桓) 《與朝歌令吳質書》
八 曹丕(子桓)《與吳質書》
九 曹植(子建)《與吳季重書》
十 嵇康(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
十一 丘遲(希范)《與陳伯之書》
十二 劉峻(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
十三 干寶(令升)《晉紀總論》
十四 范嘩(蔚宗)《逸民傳論》
十五 沈約(休文)《恩幸傳論》
十六 李康(蕭遠)《運命論》
散文漫議
文章短說
一 《史記》概說
二 說“賦”
三 讀張岱文
四 翻譯文學
五 文學創作之二現象
后記
駝庵傳文錄-顧隨講中國古典散文 作者簡介
顧隨(1897—1960),本名顧寶隨,字羨季,筆名苦水,別號駝庵,河北清河縣人。中國韻文、散文作家,理論批評家,美學鑒賞家,講授藝術家,禪學家,書法家,文化學術研著專家。 顧隨的學生、紅學泰斗周汝昌曾這樣評價他:“一位正直的詩人,而同時又是一位深邃的學者,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