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為有源頭活水來:安慶文化名人錄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5020100
- 條形碼:9787565020100 ; 978-7-5650-201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有源頭活水來:安慶文化名人錄 本書特色
這本《為有源頭活水來 安慶文化名人錄》收錄了李公麟、左光斗、方以智、張廷玉、姚鼐、鄧石如、程長庚、吳汝綸、劉文典、章伯鈞、朱光潛、鄧稼先、海子、王星拱、張恨水等20位安慶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涉及文學、教育、京劇等方面,通過細膩的文字表述,展現(xiàn)了這些文化大家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也闡釋了他們對生命、藝術(shù)、財富及文化的理解,不僅能使讀者的心智得到啟迪,也能讓讀者領(lǐng)略到名人們各具特色的風采和魅力。該書敘述生動,語言流暢,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和藝術(shù)性,易于讀者產(chǎn)生思想及情感共鳴。
為有源頭活水來:安慶文化名人錄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李公麟、左光斗、方以智、張廷玉、姚鼐、鄧石如、程長庚、吳汝綸、劉文典、章伯鈞、朱光潛、鄧稼先、海子、王星拱、張恨水等20位安慶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涉及文學、教育、京劇等方面, 通過細膩的文字表述, 展現(xiàn)了這些文化大家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 也
為有源頭活水來:安慶文化名人錄 目錄
“宋畫**”李公麟
鐵骨御史左光斗
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方以智
盛世重臣張廷玉
一代文宗姚鼐
“千年一人”鄧石如
晚清名臣姚瑩
京劇鼻祖程長庚
中國近代教育先驅(qū)吳汝綸
五四運動總司令陳獨秀
“一代完人”王星拱
國學大師劉文典
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
社會活動家章伯鈞
美學大師朱光潛
天柱開發(fā)**人烏以風
悲情詩人朱湘
佛教領(lǐng)袖趙樸初
將軍外交家黃鎮(zhèn)
兩彈元勛鄧稼先
黃梅戲表演藝術(shù)家嚴鳳英
“詩歌英雄”海子
后記
為有源頭活水來:安慶文化名人錄 節(jié)選
明朝萬歷年間,樅陽出了不少的進士,除方以智的祖父方大鎮(zhèn)、父親方孔熠外,著名的還有東鄉(xiāng)三進士。東鄉(xiāng)三進士是指何如寵、左光斗和阮大鋮這三個人,他們均以桐城東鄉(xiāng),也就是現(xiàn)在的樅陽為人生起點,同在京城的政治舞臺上演繹人生,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謝幕。何如寵,萬歷二十六年(1598)進士;左光斗,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阮大鋮,萬歷四十四年(1616)進士。論普世價值,何如寵以大學士入閣而成群輔(副宰相)之一;論文學才華,阮大鋮有《春燈謎》《燕子箋》等名作傳世。但要論歷史地位及對后世的影響,當首推被后世譽為“鐵骨御史”的左光斗。 何如寵,桐城(今樅陽縣樅陽鎮(zhèn))人,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進士。何宰相雖有一代名臣之美譽,但在明末的亂世中,受任職年限短暫的影響(任副宰相前后就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杰出的建樹,不過他的人品卻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評價,《明史》稱其“操行恬雅,與物無競,難進易退,世尤高之”。在何如寵的官宦生涯中,*值得稱道的是在袁崇煥一案中,仗義執(zhí)言,不僅保全了袁氏一族300余人的性命,也保護了一大批正直的官員。其次是在他62歲時,朝廷詔他為首輔,但看透了官場黑暗的他六疏懇辭,增添了其人品魅力。他和左光斗之間的交集其實不多,但卻受左光斗案的牽連,被奪職閑住。 何宰相作為明末一代名臣,操行高雅,不過民間也有一些關(guān)于他的無傷大雅的小故事。“何夫人吃鰣魚——揀大的”,這條歇后語就是微諷其夫人的。據(jù)民間傳說明天啟年間,熹宗請禮部侍郎何如寵夫婦及朝臣們品嘗鰣魚。席間,何夫人嗔道:“我道是什么,原來是鰣魚。我們桐城鱘魚嘴產(chǎn)的鰣魚又大又多,我在娘家吃鰣魚是常餐。”熹宗不悅,何如寵忙說:“白鰱與鰣魚相似,臣婦無知,有眼不辨鰣鰱。”搪塞過去。這條歇后語在民間流傳的本意是說何夫人不分場合,不知禮數(shù),胡亂吹噓,不過也透出何夫人的坦誠可愛。你想,皇上請客,作為大臣之婦能夠出席就該誠惶誠恐了,何夫人不僅不恐慌扭捏,反而大大咧咧地挑三揀四,編排皇家的不是。當然她說的是實話,桐城鱘魚嘴產(chǎn)的鰣魚確實又大又多,而她作為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娘家常吃鰣魚也絕非吹噓,更不可能將白鰱與鰣魚搞混了。 張英所寫的《聰訓齋語》中的一則札記,說的是何如寵在京為官時,有一次同僚來訪,日高三丈了,何大人竟然還未起床,客人坐在那里也無人招呼,等了半天何大人才從臥室出來。客人問:“尊夫人亦未起耶?”答日:“然。”客人搖頭了:“日高如此,內(nèi)外家長皆未起,這一家奴仆誰來管理?家盜空了,你都未必知道。”張英記這事,是說從此之后何如寵戒懼,終生不再睡懶覺,養(yǎng)成了良好的早起習慣。過去人持家,講究的是“清晨即起,灑掃庭除”,像何家這樣的夫妻貪睡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何宰相為人方正,這樣的典故無妨其“名臣”之美譽,如果說受左光斗案牽連為何如寵的正直品行增添了光輝的話,那么阮大鋮和左光斗之間的故事只讓阮大鋮更顯卑鄙。 阮大鋮(1587—1646),桐城(今安徽樅陽藕山)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戲曲作家。以進士居官后,先依東林黨,成為東林黨的干將。天啟四年(1624)春甲子,吏科都給事中出缺,當時,阮大鋮因親喪居家,左光斗推薦阮大鋮補缺并通知其來京。而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一伙人因為與左光斗發(fā)生內(nèi)訌,因此“以察典近,大鋮不可用”,而準備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為東林闖將的魏大中。經(jīng)過一番內(nèi)部交易,等到大鋮至北京時,趙南星等人使之補工科。 吏居**,而工居*末。受到排擠的阮大鋮由此心懷憤恨,以為是左光斗故意在背后黑他,看他的笑話,轉(zhuǎn)而投靠了魏忠賢,在魏忠賢的指使下,宦官壓下東林黨人推舉魏大中的奏疏,迫不得已,吏部換上阮大鋮的名字后才得到批準。得償所愿做了吏科都給事中的阮大鋮也沒能在職位上堅持多久,東林黨人對他的攻擊形成了一種可怕的壓力,*終未及一月便請求棄官回家。回家后,他又歸咎于左光斗,認為作為東林黨的主要成員之一,左光斗不僅不壓制反而推波助瀾。在這場風波中,客觀地說,作為同鄉(xiāng)的左光斗本想提攜阮大鋮的,只是因為東林黨的內(nèi)部利益之爭而導致舉薦阮大鋮失敗。究其本心,左光斗對阮大鋮的才華還是很欣賞的,也沒有絲毫要陷害阮大鋮之意,而阮大鋮對他的怨恨卻在變本加厲,于是銜恨而謀害左光斗、攻伐東林黨。《明史》記載:“大中掌吏科,大鋮憤甚,私謂所親日:‘我猶善歸,未知左氏何如耳’……”詛咒左光斗沒有好下場,這條記錄充分暴露了阮大鋮的小人面目。后來楊漣、左光斗等人死于獄中,阮大鋮還在客人面前得意地夸耀自己有先見之明。 崇禎時,魏忠賢倒臺后,阮大鋮以附逆罪被罷官為民。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與馬士英狼狽為奸,對東林、復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后不顧高齡甘當清軍的先鋒,*終病死于隨清軍攻打仙霞關(guān)的石道上。所作傳奇戲曲《春燈謎》《燕子箋》為名家所稱道,陳寅恪對其詩作、戲曲創(chuàng)作評價均較高,謂之“有明一代詩什之佼佼者”,但文學上的才華終難掩蓋其品行上的污點。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