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王陽明全集:簡體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76388
- 條形碼:9787532576388 ; 978-7-5325-763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陽明全集:簡體版 本書特色
《王陽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舊刊《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的基礎上增補編輯的。 一、本書以浙江圖書館藏明隆慶六年謝廷杰刻《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簡稱“原本”)為底本標點,以《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四部備要》本、《國學基本叢書》本、中華圖書館本及臺灣、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本為參校本。 二、本書編校、統稿及重印本的修訂編目工作,由吳光主持負責。錢明負責舊本未刊詩文的搜集整理。各卷點校分工如下:吳光點校卷一至三,卷四十一;董平點校卷四至十一,卷十九至二十五;姚延福點校卷十二至十八,卷三十七至三十九,錢明點校卷二十六至三十六,卷四十。 三、本書系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繁體豎排版重校排印的簡體橫排版。因是面向普通讀者,所以刪除了繁體字版的校勘記,但據原版校勘結論直接修改了相關正文。同時,改正了繁體字版的若干標點或文字錯誤。
王陽明全集:簡體版 內容簡介
權威學者與一流專業出版社聯手打造的**部現代整理本。 陽明學專家浙江社科院的吳光、錢明研究員、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央視百家講壇《傳奇王陽明》主講人)等共同整理編校,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中國大陸**部現代整理本《王陽明全集》。 歷史*權威版本+軼文增補+傳記資料 王陽明兩代弟子編纂完成的明代隆慶本《王文成公全書》,為傳世的*完整*權威刻本,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即以此為底本整理編校而成。除底本內容全部保留以外,編排次序也基本維持底本原貌;并將當時海內外能夠搜集到的底本未刊或新發現的陽明詩、文、語錄及相關題跋、祭文、傳記資料,分類增補或附錄在相應卷次之下,共計78篇。這樣的編排一方面保留了歷史權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盡量吸收了當代的研究成果,便于讀者參考使用。 二十多年不斷修訂,三代編輯精心打磨,質量*好的版本 上古版《王陽明全集》,以各時期印行的各種刻本、排印本、標點本,以及臺灣地區和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作為參校本,歷經數年編校而成,首次出版后,迅速在學界和讀書界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為當時中國大陸學界唯一引用的《王陽明全集》。此后的20多年間,收集各方反饋意見,不斷進行局部修訂,又于2011年進行了全面修訂,并更新了版式和裝幀。經過“全面升級”的上古新版《王陽明全集》掃清了此前存在的錯訛,為各方公認的“質量**”、學界*常引用的和*權威的版本,并成為古籍出版的一個品牌象征。 歷代名人高度評價王陽明 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黃宗羲(明末著名學者) 王文成公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王士禎(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 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魏禧(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曾國藩 王陽明對儒學所做貢獻同德國的馬丁· 路德對基督教所做的貢獻一樣深刻;在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方面都閃耀著燦爛光芒的儒學宗師,中國歷史上唯有王陽明一人。 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杜維明(哈佛大學教授) 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杰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于王學所賜予。 ——高瀨武次郎(日本近代著名哲學家) 其他尊崇王陽明的大人物,還有 徐階、徐渭、李贄、劉宗周、張居正、紀曉嵐、張廷玉、左宗棠、章太炎、康有為、嚴復、梁啟超、孫中山、蔡元培、蔣介石、陳獨秀、毛澤東…… 陽明心學活潑有用,人人可學,是現代人的良藥 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西鄉隆盛(日本明治維新三杰之首) 陽明學*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于學習掌握,而且易于實踐執行。在人類這個大家庭里,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 ——岡田武彥(日本著名學者) 王學為今日學界獨一無二之良藥。 子王子(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為唯一之頭腦,是千古學脈,超凡入圣不二法門。 ——梁啟超 習近平談傳統文化,數次贊頌王陽明,認為應該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學中汲取源泉動力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了貴州省代表團全體會議,會議期間習近平有感而發。 習近平說,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 習近平認為,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而這已經不是習近平首次贊頌王陽明了,早在2011年,習近平視察貴州大學和學生們交流的時候就表露過對王陽明的欽慕。 習近平說,他很景仰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先生,貴州的文化傳人對王陽明先生的學習更應該有深刻的心得。我們的古代優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變成一種內生的源泉動力,作為我們的營養,像古代圣賢那樣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王陽明全集:簡體版 目錄
編校說明……吳光
卷一語錄一
傳習錄上
卷二語錄二
傳習錄中
答顧東橋書
答周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又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二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卷三語錄三
傳習錄下附朱子晚年定論
〔附錄〕朱子晚年定論
朱子晚年定論
答黃直卿書
答呂子約
答何叔京
答潘叔昌
答潘叔度
與呂子約
與周叔謹
答陸象山
答符復仲
答呂子約
與吳茂實
答張敬夫
答呂伯恭
答周純仁
答竇文卿
答呂子約
答林擇之
又
答梁文叔
答潘叔恭
答林充之
答何叔景
又
又
答林擇之
答楊子直
與田侍郎子真
答陳才卿
與劉子澄
與林擇之
答呂子約
答吳德夫
答或人
答劉子澄
卷四文錄一
書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與辰中諸生己巳
答徐成之辛未
答黃宗賢應原忠辛未
王陽明全集:簡體版 相關資料
二十年打磨的大家精品——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出版歷程
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簡稱“上古社”)的三冊本《王陽明全集》的封面上這樣寫道:“一代大儒王陽明……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于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之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不僅影響及于我國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遠播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其實對王陽明的高度評價并非始于現代,明代人即稱他是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集為一身的曠世大儒,曾國藩更是盛贊陽明先生“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在筆者看來,這些評價毫不過分,從歷史影響力來說,王陽明可稱為五百年來第一人,如果沒有王陽明,整個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和文化進程都要改寫;從現實意義來說,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現代人亟需重新回到傳統汲取人生智慧和處世之道,其中陽明先生“致良知”的實踐方法無疑是最重要的途徑。
浙江省社科院的吳光、錢明、董平研究員(董平現為浙江大學教授)等,可以說是國內最早致力于陽明學研究的學者,那時中國大陸學界對王陽明的研究和認識并不深入,王陽明和他的心學還處在“主觀唯心主義”的教條籠罩之下。上述學者得風氣之先,較早地認識到王陽明對于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著手整理《王陽明全集》。當時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正處在比較困難的時期,出版這類圖書需要較高的編輯人力和經費投入,且因其讀者范圍較窄,很難獲得市場效益,而當時要想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出版資助也是非常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時任上古社社長的李國章出于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決定出版該書,并由當時的歷史編輯室資深編輯鄭明寶、盛曉峰擔任責編。于是中國大陸第一部現代整理本《王陽明全集》(以下簡稱“全集”)于1992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順利出版。
全集是以隆慶六年謝廷杰刻38卷本《王文成公全書》為底本,以各時期印行的各種刻本、排印本、標點本,以及臺灣地區和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作為參校本。考慮到38卷本《王文成公全書》是明代最完整和流傳最廣的版本,上古的全集除了對于卷次順序略有調整以外,具體篇章編排次序則保持了底本原貌;并將當時海內外能夠搜集到的底本未刊或新發現的陽明詩、文、語錄及相關題跋、祭文、傳記資料,分類增補或附錄在相應卷次之下,共計78篇。這樣的編排一方面保留了歷史權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盡量吸收了當代的研究成果,便于讀者參考使用。這就是全集的第一個版本,因為分為上下冊,可以稱為兩冊本。
全集出版以后,迅速在學界和讀書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當時正處于一個傳統文化由冷轉熱的過渡時期,借著港臺新儒家思想和著作的被關注(順帶說一下:以牟宗三為首的港臺新儒家的著作也是在九十年代中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首先系統引進出版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宋明儒學的研究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而《王陽明全集》的出版恰逢其時,據筆者記憶所及,本書也是當時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的第一位儒學大家全集,這在當時缺乏網絡資源的情況下,給學界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極大方便,并且對于普通讀者關注和了解儒學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許多讀者就是因為這部書而了解王陽明其人其學的。筆者大約在2000年前后(當時還在大學讀書)第一次在書店里見到此書,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種不期而遇的欣喜感覺,這成為我日后走上學習和傳播傳統文化之路的一個遠因。
此后的十年間,全集兩冊本像大多數古籍圖書一樣,雖然陸續有少量重印,但基本保持著不溫不火的狀態。在此期間,得到了學界和讀者的一些反饋意見,比如發現一些整理和編校差錯,并且當時是鉛字印刷,因為技術原因后來重印的字跡也有些模糊。但由于銷量較小和版權即將到期等原因,雖然有局部的錯字挖改,但主要問題延宕下來一直沒有得到改進的機會。
進入本世紀以后,隨著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研究的持續深入,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文化大家逐漸成為學界熱點。當時的社長王興康、總編趙昌平等十分重視全集的再版工作。而上古社的學者型編輯羅顥與吳光等學者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往和深厚友誼,為此幾次前往杭州,與全集的幾位整理者商談,并續簽了出版合約。之后,上古社正式啟動了《王陽明全集》修訂工作,由當時的哲學編輯室主任童力軍主持,綜合了各方面的反饋意見后,先由整理者分頭修訂相關內容,后來又由年輕而編輯功力深厚的馬顥博士重新審讀全稿,筆者也有幸參與了部分審訂工作。全集的這次全面修訂,訂正了不少錯訛,并且重新設計了版式,放大了字號,調整了行間距,使得版面更為疏朗大氣,于2011年分為三冊出版。至此,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前后經歷二十年,經過老中青三代編輯的精心打磨,成為學界最常引用的和最權威的版本,并成為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個品牌象征。
近年來,傳統文化熱持續升溫,也由于各種傳播媒體的催化作用(隨著《明朝那些事兒》成為超級暢銷書,王陽明“明朝第一人”的形象深入人心;隨后董平教授也被邀請在百家講壇講《傳奇王陽明》,“王陽明”這個名字便借著這股春風,飛入尋常百姓家),王陽明仿佛突然進入了公眾視野,擁有了學界之外的大量的讀者和崇拜者。在這種文化背景之下,為適應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上古社又陸續推出了全集的簡體三冊本、繁體平裝四冊本。各品種累計銷售已超過七萬套。歷觀上古版《王陽明全集》的出版過程,可以說他見證了傳統文化從復蘇到復興的走勢。看到這個持續走高的上升曲線,作為以傳統文化為志業的出版者不是更可以提振信心嗎?
上海古籍出版社劉海濱 2015年3月20日
王陽明全集:簡體版 作者簡介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世稱陽明先生,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軍事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青龍鋪(今屬大余縣),葬于浙江山陰洪溪鄉(今屬紹興縣蘭亭鎮)。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慶元年,追贈新建侯,謚“文成”。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稱于世,對傳承、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說影響,不僅遍于中國,而且波及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成為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