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雅學文獻學研究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6158067
- 條形碼:9787516158067 ; 978-7-5161-580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學文獻學研究 本書特色
《雅學文獻學研究》主要從文獻學的視角對雅學文獻進行整理和研究。首先,對漢魏六朝隋唐數(shù)部征引《爾雅》及其舊注較多的典籍進行了專門研究,探尋古籍征引與今傳本之間文字存在的假借、古今、異體、正俗等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其次,對唐宋元明以來雅學輯佚文獻、考證類文獻、疏注類文獻進行文獻學研究,通過對雅書版本系統(tǒng)的梳理,探尋雅學文獻校勘、輯佚、刻印、版本流傳等的特點和規(guī)律,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后,對《爾雅》在朝鮮半島的流傳以及現(xiàn)存韓國的雅書版本類型進行初步研究,探尋雅書在域外的流布情況。
雅學文獻學研究 內(nèi)容簡介
《雅學文獻學研究》主要從文獻學的視角對雅學文獻進行整理和研究。首先,對漢魏六朝隋唐數(shù)部征引《爾雅》及其舊注較多的典籍進行了專門研究,探尋古籍征引與今傳本之間文字存在的假借、古今、異體、正俗等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其次,對唐宋元明以來雅學輯佚文獻、考證類文獻、疏注類文獻進行文獻學研究,通過對雅書版本系統(tǒng)的梳理,探尋雅學文獻校勘、輯佚、刻印、版本流傳等的特點和規(guī)律,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后,對《爾雅》在朝鮮半島的流傳以及現(xiàn)存韓國的雅書版本類型進行初步研究,探尋雅書在域外的流布情況。
雅學文獻學研究 目錄
一 概述
二 《說文》明引《爾雅》
三 《說文》襲用《爾雅》
第二章 鄭玄箋注引《爾雅》研究
一 概述
二 鄭玄箋注引《爾雅》的方式和特點
三 鄭玄箋注對雅學研究的影響與價值
第三章 《經(jīng)典釋文》引雅書研究
一 概述
二 《釋文序錄》與雅學
三 《經(jīng)典釋文》引舊注和《爾雅》研究
四 《經(jīng)典釋文》的文獻學價值
第四章 《五經(jīng)正義》引雅書研究
一 概述
二 《五經(jīng)正義》引《爾雅》研究
三 《五經(jīng)正義》引《爾雅》舊注研究
四 《五經(jīng)正義》涉及的雅學理論問題
五 《五經(jīng)正義》征引雅書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文選注》引雅書研究
一 概說
二 《文選注》引《爾雅》研究
三 《文選注》引《爾雅》舊注研究
四 《文選注》引雅書的價值
五 《文選注》引雅書存在的問題
第六章 《漢書注》引雅書研究
一 概述
二 《漢書注》轉(zhuǎn)引《爾雅》
三 《漢書注》直引《爾雅》
第七章 《后漢書注》引雅書研究
一 概述
二 《后漢書注》引《爾雅》研究
三 《后漢書注》引雅書的價值
第八章 雅學文獻校勘研究
一 概述
二 雅學文獻校勘內(nèi)容
三 雅學文獻校勘方法
第九章 雅學文獻輯佚研究
一 概述
二 雅學文獻輯佚的特點
三 雅學輯佚文獻舉隅
四 雅學輯佚的價值
第十章 雅學文獻刻印研究
一 雅學文獻抄寫流傳
二 石經(jīng)《爾雅》
三 五代雅書刻印
四 兩宋雅書刻印
五 元代雅書刻印
六 明代雅書刻印
七 清代雅書刻印
第十一章 雅學文獻版本類型研究
一 《爾雅注》版本系統(tǒng)研究
二 《爾雅疏》版本系統(tǒng)研究
……
參考文獻
后記
雅學文獻學研究 作者簡介
竇秀艷,蒙古族,吉林白城人,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生導師,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1988—1995年在東北師范大學學習,先后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文學碩士學位,2000—2003年在山東大學學習中國古典文獻學,并獲得文學博士學位。近幾年主持、參加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市社科基金項目十余項,出版專著《中國雅學史》、《青島歷代著述考》兩部,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主要從事文獻學、漢語史、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