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830925
- 條形碼:9787509830925 ; 978-7-5098-30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 內容簡介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分三個章節論述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理論和實踐的源起、走向國共合作的發展。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雖然扎根于中國大地,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但是理論來源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鄉村革命理論的初步中國化。《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先是重點考察理論和實踐的源起。闡述了共產國際的鄉村革命理論,尤其是列寧民族殖民地問題理論,對創立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初步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鄉村革命理論,開始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進行了總結分析。其次研究走向國共合作時共產國際的指導、國民黨的鄉村革命觀的影響、合作初步成果。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指示下與國民黨初步合作,成果很多。但國共合作的鄉村革命呈現出比較奇特的歷史形態,歷史事實是共產國際指導下,中國共產黨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共同制定鄉村革命政策,但在鄉村從事革命領導、宣傳、動員、組織者是中國共產黨,而不是國民黨。初步合作時期,鄉村革命在廣東轟轟烈烈發展,國民黨右派支持的土豪劣紳得到有力遏制。再次,論述中共四大開始,中國共產黨提出領導權問題,在鄉村革命的理論探索上成果豐富。國民黨中右派爭權制造摩擦,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權力受到限制,開始影響國共兩黨合作的鄉村革命探索成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發展中,共產國際、聯共(布)的指示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作者的論述,勾勒出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的獨特形態,是有意義的研究。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 目錄
**章 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的起源
一、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的理論源起
(一)共產國際成立后就開始對中國傳播鄉村革命理論
(二)共產國際二大通過的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理論全面闡述鄉村革命理論
(三)共產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繼續深化鄉村革命理論
(四)共產國際遠東、青年代表會議關于鄉村革命的分析
二、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鄉村革命的認識和實踐
(一)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鄉村革命的認識
(二)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領導鄉村革命的若干實踐
(三)理論和實踐探索的特點和不足
三、中共三大后對鄉村革命的若干認識和實踐
(一)中共三大前共產國際對鄉村革命的指示
(二)中共三大及三屆一中全會關于鄉村革命的若干認識
(三)中共三大后中共鄉村革命主要實踐情況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走向國共合作
一、國民黨一大鄉村革命決策的政治環境及若干決策
(一)國民黨一大鄉村革命決策的政治環境
(二)國民黨一大關于鄉村革命的若干決策
二、國共初步合作后鄉村革命的實踐
(一)國民黨一大后,在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下,立即著手鄉村革命機構建設
(二)國民黨孫中山、廖仲愷的鄉村革命觀
三、國共初步合作后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的探索
(一)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對當前鄉村革命做出*低限度的要求
(二)中共諸多領導人對農民運動的若干探索
(三)黨的報刊積極報道地方和個人的探索
(四)重點地區農民運動的斗爭實踐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鄉村革命的新發展
一、中共四大后對鄉村革命的新探索
(一)中共四大關于鄉村革命的若干規定
(二)中國共產黨貫徹落實中共四大精神,強調領導權、工農聯盟
(三)中共第二次擴大執委會關于鄉村革命的有關決策
(四)中共中央及時公布有關決議案,各地區委積極對鄉村革命的探索
(五)北京中央特別會議對鄉村革命的探索
(六)中共領導人的探索
(七)中國共產黨人主編的報刊也大量刊載報道有關農民運動探索和進展的情況
二、國共合作開展鄉村革命的新進展
(一)國共合作召開全國性的重要會議,對鄉村革命有關問題做出若干決策
(二)繼續加強組織制度建設,培養鄉村革命干部
(三)湖南等省農民運動實踐情況
三、共產國際對中國鄉村革命的督促
后記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 節選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 同時也指出共產黨的自己的不足。“(一)在宣傳上有時太使農民依賴國民黨政府的勢力,使農民不相信自己有力量,不明白農會自己階級的組織,所以當政治勢力保護不到時農民對于我們便失望;(二)有時對農民提出的口號太高,范圍太大,或未至提出此口號之時機便即過早提出,犯了一種幼稚病,反促進反動勢力之聯合進攻,使我們不易于支持爭斗;(三)有時把農民經濟爭斗的責任,完全放在我們幾個主持農會的同志身上,使農民群眾反處于第三者的地位,使農會變成一個不以群眾勢力作基礎的空架子。”這里認識到的問題主要是宣傳問題,還有與農民聯系不能夠充分發揮農民力量的問題。 還指出也必須推動農民反對國民黨右派及其反動勢力,實現工農聯盟。“固然我們可在國民黨名義之下以農民協會的組織團結農民,但同時注意利用每個具體爭斗的機會”。注意反對國民黨右派及軍閥壓迫。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農民階級才能獲得解放。因此“須于國民黨之外,同時獨立地進行本黨公開的宣傳和支部的工作。具體是此項工作以各地農會中之支部為中心,并將各地農民運動特派員放在本黨地委指導之下;在農民反抗右派官僚軍閥和地主爭斗中本黨地委應作適當的宣傳或發布宣言,務使農民漸漸知道本黨是真為他們利益而奮斗的黨。”這里就明確提出了共產黨要獨立進行自己的領導,其目的就是保證鄉村革命的正確革命發展軌道,而不至于被國民黨中右派搶奪領導權,破壞鄉村革命。 還提出“須隨時隨地注意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農民對于國民黨懷疑時,我們當向他們解釋國民黨的派別關系,并舉出實例證明何為右派,何為中派,何為左派。我們并須向他們解釋共產黨的性質,黨綱,策略。這種宣傳在廣東反革命的買辦階級失敗,反共產的鼓動散布于鄉村而與大地主結合之后,更為必要。”這里可以看出,共產黨通過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來指導農民運動,推動農民認清黨派背后的階級利益關系。 此外還有口號適當問題,階級路線,農會所做公益工作,農民自衛軍指導,土匪與農民關系,發揚廣東經驗,農民國際,等等。這個議決案,總結了經驗,剖析了不足,對遇到的問題全面做了分析,力圖解決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如何更好開展農民運動。努力獲得*大多數農民為工人階級之革命的同盟。 《對于青年運動之議決案》指出,青年農民運動這種運動目前還是一種調查與宣傳的工作。重視鄉村教育,擔任青年鄉村教師,吸收小學的教師去開展鄉村教育,“S.Y.應協助C.P.組織農會。”還在《對于婦女運動之議決策》里,提出應以工農婦女干部為主,各地工農婦女運動應與本黨各地工 ……
歷史源起與走向合作-中國共產黨早期鄉村革命 作者簡介
劉學禮,男,1972車10月生,山東省昌樂縣人,北京大學法學碩士。現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工作,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鄉村社會變遷。已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