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法式善詩文集-(全兩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089741
- 條形碼:9787020089741 ; 978-7-02-008974-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式善詩文集-(全兩冊) 本書特色
《乾嘉詩文名家叢刊:法式善詩文集》是清代乾隆朝著名作家法式善的所有存世詩文作品的匯編本,包括《存素堂詩初集錄存》、《存素堂詩二集》、《存素堂詩續集》、《存素堂詩稿》、《存素堂文集》、《存素堂文續集》,共四十二卷。他的詩歌題材多樣,既有傳統的唱和詩、詠懷詩、懷人詩、山水詩,也有為突破自己風格而做的《詩龕詠物詩》兩卷以及語切時病、較為系統的論詩詩《分門戶》、《別唐宋》、《填故實》、《假高古》等等。文章也自抒性情、風神淡遠。另外點校者還整理匯編了法式善的傳記、有關于法式善的評論以及阮元的《梧門先生年譜》,都附于集后,以供讀者參考。本書既是法式善詩文作品的**部整理本,也是目前收錄法式善詩文*全的本子。本書為繁體直排版。
法式善詩文集-(全兩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清代乾隆朝著名作家法式善的所有存世詩文作品的匯編本,包括《存素堂詩初集錄存》、《存素堂詩二集》、《存素堂詩續集》、《存素堂詩稿》、《存素堂文集》、《存素堂文續集》,共四十二卷。他的詩歌題材多樣,既有傳統的唱和詩、詠懷詩、懷人詩、山水詩,也有為突破自己風格而做的《詩龕詠物詩》兩卷以及語切時病、較為系統的論詩詩《分門戶》、《別唐宋》、《填故實》、《假高古》等等。文章也自抒性情、風神淡遠。另外點校者還整理匯編了法式善的傳記、有關于法式善的評論以及阮元的《梧門先生年譜》,都附于集后,以供讀者參考。本書既是法式善詩文作品的**部整理本,也是目前收錄法式善詩文*全的本子。本書為繁體直排版。
法式善詩文集-(全兩冊) 目錄
前言一
凡例一
存素堂詩初集錄存
袁枚序
吳錫麒序
洪亮吉序
楊芳燦序
存素堂詩初集錄存原序
存素堂詩初集錄存卷一
庚子
始春遊昆明湖
訪邱介村福慶不值
張雨村溥止宿草堂
移居
吳蘿村德化夜話
宿順義縣東郊
辛丑
次菊溪百齡編修韻
前湖
次樹堂德昌侍講西苑下值即日韻
壽安寺即臥佛寺
退谷
櫻桃溝
香山道中
菊溪移居怡園奉柬
贈李處士
廣慈庵示僧徹明
送姜孝廉中存
秋日雜詠
壬寅
萬泉莊
白石橋
萬壽寺
昌運宮
青龍橋
大有莊
清梵寺
善緣庵
曉發釣魚臺
黃新莊
留犢村
賈島墓
督亢坡
樓桑村
酈村
黃金臺
易水
癸卯
遊西山宿潭柘岫雲寺
瀛洲亭雜詠
欽頒太學大成殿周彝器歌有序
秋曉登山
甲辰
游西山宿秘魔崖
村夜
除暑日作
中秋後七日邀同丁蔚岡榮祚方碧岑煒許
秋巖兆椿顏酌山崇溈吳樸園鼎雯程東
冶炎初頤園彭齡郭謙齋在逵由長河至
極樂寺茗話
丙午
自題溪橋詩思圖
山店題壁
白瀑亭
題程東冶侍讀所藏王鷗白摹惲南田一竹
齋圖詩冊後用南田韻
題徐立亭準檢討松鶴圖
偶題
丁未
兕觥歸趙歌和翁覃溪方綱先生有序
雨聲
蛩聲
葉聲
水聲
鐘聲
雲影
簾影
宿古北口
贈在師
戊申
煦齋英和公子招同王正亭坦修侍講謝
薌泉振定編修蕭雲巢大經學博豐臺
看芍藥
薌泉編修自豐臺歸得詩六十韻翌日見
投次韻
次煦齋豐臺看花韻
六月三日邀薌泉雲巢煦齋長河曉行看
荷花遂至極樂寺
瑞光寺
薌泉游極樂寺之次日復得詩五十韻
屬和
雨后納涼
送謝薌泉編修主試江南
立秋前一日再游極樂寺看荷有懷薌泉
立秋日淨業湖作
秋夜獨坐
雨後游極樂寺贈誠上人
立秋後三日偕徐鏡秋鑑檢討游極樂寺
懷薌泉
暮村
秋日田園雜詠同汪雲壑作
贈阮方浦
寄懷劉杏垞泗道
贈王雪村元梅同年
七月四日邀同人飯於詩龕出西直門看
荷花至極樂寺
讀洪稚存亮吉編修詩集
贈夢禪居士瑛寶
寄暢園尋石詩為羅介人允紹賦
八月八日同羅兩峰趙味辛張船山何蘭
士集洪稚存編修菤葹閣
王少林太守以詩集委勘
中秋後三日陶然亭同年雅集
題翁覃溪先生摹王漁洋徐東癡墨蹟
後有序
閑居
讀王鐵夫芑孫孝廉楞伽山房近詩
重游萬泉莊
秋閑
題楞伽山人塞館雜詩後
作詩話屬同人廣為採錄
和張水屋道渥遊西山詩
秋暮凈業湖待月
洪稚存編修以鮒鮚軒少作見示題效
其體
題余貞女女貞花篇後
題盛明經本畫竹
題顏運生崇槼聽泉圖
題運生石門藤塢圖
黃小松易別駕自山左寄詩龕圖至
雨後蟬聲
立秋日同人集極樂寺國花堂小飲
立秋後三日重遊積水潭
送顏運生之興化
章石樓學濓郭虛堂立誠兩大令邀
法式善詩文集-(全兩冊) 相關資料
《梧門詩話》、《陶廬雜錄》作者法式善詩文作品首次整理點校出版
法式善詩文集-(全兩冊) 作者簡介
法式善(1753~1813),原名運昌,字開文,號時帆,蒙古伍堯氏,內務府正黃旗人,清代中期著名的詩人。乾隆四十五年中進士,由此步入仕途。乾隆帝較為賞識他,改其名“運昌”為“式善”。其后仕途雖有波折,但一直在京為官,生活較為平靜。其人中正平和,注意獎掖人才。曾與友朋結“城南吟社”,組織的同年集會亦“極一時之盛”,因與王芑孫、劉錫五等被稱為“城南八友”。著有《存素堂詩》、《存素堂文集》、《梧門詩話》等。他的詩歌創作以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為宗,上則推陶淵明,風格“質而不癯,清而能綺”,主張詩歌當表達詩人性情;文則學歐陽修,持論平正,和緩沖淡,廣受時人的尊敬和推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