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莫說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00994
- 條形碼:9787555200994 ; 978-7-5552-009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莫說破 本書特色
人常說雜文家就是雜家。閱讀舒展的文章,你能發現他的閱讀面很廣,不論是中外文學名著還是歷史典故,他都能信手拈來,為己所用。 《思想盛宴文叢:莫說破》收入的雜文有報刊上發表過的,從以前出版的雜文集中挑選出來的,并且還在這個集子里收錄了有十幾篇是讀錢札記和記楊絳先生的文章。
莫說破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楊絳的人格魅力 ; 天鵝之歌 —— 關于楊絳新譯《斐多》的對話 ; 古驛道上悟道者 —— 讀楊絳新作《我們仨》 ; 狀元散論等。
莫說破 目錄
楊絳的人格魅力
天鵝之歌——關于楊絳新譯《斐多》的對話
古驛道上悟道者——讀楊絳新作《我們仨》
狀元散論
“落索身名免謗增”——錢鐘書謝絕龍喻
比喻——天才的標識
好讀書——錢鐘書如是說
莫說破——小議含蓄的藝術魅力
錢鐘書點評陶淵明
表示風向的一片樹葉——錢鐘書與兩岸文化交流
形象思維的功與罪
神奇的靈感
賺錢與權貴——警惕“權貴資本主義”
[附錄]黃偉經在大公報講《錢鐘書論學文選》的出版經過
君子之交——我與《大公報》的交往
“中間勢力”敵耶?友耶?——讀《百年滄桑》隨記
醫治狂躁一良方——讀《演員于是之》
晚節今傳好事家——賀《吳祖光新鳳霞詩書畫集》出版
新鳳霞的美
霞光在天
笑聲長留人間——馬翁三立您走好
為啥想念侯寶林——紀念侯先生誕辰八十五周年
漫話方成
夏衍的“三多”
笑別丁聰
荀慧生為我們留下了什么
“《圣經》里沒說呀?”
副刊之“富”
潘漢年的預感
長嘯一聲又何妨——看《上海滄桑》隨想
芳草留人意不閑——悼牧惠
我的雜文觀
假話“萬歲”么——看戲曲電視連續劇《喜脈案》
澳門起家的四名士
白鴉·白象·偉人——“魯迅不算作家”嗎
從偽《魯迅全集》談起
說“韌”——魯迅的一個偉大戰略思想
“今天天氣……哈哈哈”
魯迅打官司
論“馬馬虎虎”
哀項羽——聞“項羽未焚阿房宮”隨感
說不完的曹操
曹操與女人
風流皇帝 詞壇才人
昏庸天子 優秀畫家
韓愈的第二次下放
論書卷氣
漂亮——加分兒
《水滸》是一部長篇結構嗎
宋江為何令人反感
《太平天國》的收視率
演藝界確有“三多”嗎?
美女難畫否
笑的哲人——老舍先生——紀念老舍誕辰1lO周年的隨想
老舍有俠氣——紀念老舍1lO周年誕辰有感
梅蘭芳的“粉絲”——黃裳珍聞的啟示
手表的功能
《喬家大院》戲里戲外
宗江“三絕”
時間詠嘆調
漫談孔子走向世界
心儀久矣——我與《文匯報》幾代編者的交往
《牡丹亭》的生命力
中國的脊梁
達爾文的風格
孤獨吟
面包·火·“邏各斯”——試論不可陶醉于已有的文明
預言與諍言——李光耀的高見
狗性論
泛論狗性
閑聊豬八戒
論“一闊臉就變”——讀史隨筆
會笑與不笑
慘笑
從無家到有家——我的住房史話
幼虎
后記
莫說破 節選
《思想盛宴文叢:莫說破》: 五十七個小時后便火化了。遵照遺囑,做到了喪事從簡。次年年初,我的老伴去看望楊絳先生,一進門還沒說話,只見楊先生孤身一人,我的老伴就抑制不住抽泣,后來干脆放聲大哭起來。楊先生拉著她的手,安撫她坐在沙發上,說:“你比錢瑗小四歲吧?傻孩子,我都挺過來了,你還這樣哀傷?你不懂呀,如果我走在女兒和鐘書前面,你想想,錢瑗、鐘書受得了嗎?所以,這并不是壞事,你往深處想想,讓痛苦的擔子由我來挑,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老伴回來向我轉述以后,我說:“瞧你這點出息,讓你去安慰老太太,反倒成了被安撫者。”說這話時楊絳先生八十八歲,到現在2010年春天,楊絳又在人世頑強地生活了十二年。時間是實踐*嚴酷的史官,這十二年,楊絳那纖弱的身體承擔了人們無法想象的沉重痛苦,做了多少九十多歲的人超負荷的工作。 直到接近百歲的前夕,她的腦子還在堅韌地思索著,她的筆還在頑強地耕耘著……2010年元旦之后,她寫的《儉為共德》(發表于2010年3月10日《文匯報筆會》),證明了她還在為社會風氣的奢靡而擔憂。大量的事實擺在面前:十二年前她對我老伴說的話,不論厄運怎樣摧殘,楊絳終于扛過來了!她的思想,真正解放了!這也證明了抗日戰爭時她自己的話:“災禍孕育智慧,苦難磨煉人品。”年輪越是增大,體質越是衰弱,卻越是彰顯出楊先生的人格魅力。 中國人計算年壽的習俗,“慶九不慶十”;楊絳是1911年7月17日誕生的——農歷辛亥六月二十二日;進入2010年夏季,她就是一位跨進百歲的老人了,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初,我認為這位百歲學者的人格風范,是否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高尚做事,低調做人,畢生自強,終竟自律。”當電視劇《圍城》(原著在1946年12月《文藝復興》連載,次年1月成書出版)熱播時,錢鐘書好像成了“文壇新秀”,幾乎要被媒體包圍,不速之客簡直擠破了門,錢先生避之唯恐不及,他曾對我引用民間格言說:“要想好,大作小!”另外他的詩中有一名句:“落索身名免謗增!”楊先生當時則更卑微地自比:“我成了一條擋駕的看家狗!”這就叫做低調。至于他們所做高尚的事,實在太多,我這小文無法容納,所以恕不一一。 咱們還是撿錢先生辭世之后的近處說起吧。 頭一件大事,就是出了十三冊《錢鐘書集》(三聯版);第二件就是出版了五冊《宋詩紀事補訂》(同上);第三件就是《錢鐘書手稿集》(商務版)影印出書;第四件就是《我們的錢瑗》(三聯版)成書。楊絳說:“他們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她的責任太多、太重、太復雜了。四麻袋手稿和讀書筆記,收藏的文物,全家的東西,都得要她親手處置。可是這時的楊絳早已身心交瘁,連走路都要扶著墻壁。她想讓自己的傷痛的心,哪怕喘一口氣,尋找一個使她的精神得以安寧的港灣……從中外賢哲的書中,她終于選中了柏拉圖的《斐多篇》,決定通過翻譯這本書來忘掉自己。筆者曾經寫了一篇讀后記《天鵝之歌》(載《文匯讀書周報》)。此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版印了一萬冊,很快售罄;港臺兩地也相繼出了繁體字本。我收到她的贈書是2000年7月,原先我的擔心立刻釋然了。楊絳沒有被大悲大災擊倒!九十歲的老人又硬硬朗朗地站起來了!這時她開始了“打掃現場”,她把錢鐘書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所寫的中外筆記進行了分類處理。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錢鐘書手稿集》(三大本精裝——這只是中文部分),是由商務印書館斥資三百萬元,以高科技手段影印出版的。之所以取名《容安館札記》,乃是源于陶淵明《歸去來辭》中語:“審容膝之易安。”(審——誠知;容膝——僅能容納雙膝,描述所處地之狹小也)這些筆記,隨著錢鐘書一生顛沛流離,傷痕累累,但畢竟可以讓后人親炙錢鐘書是怎樣變成一代巨匠的雪泥鴻爪吧。同時欣賞那些勁秀有致的行書小楷,也是對特殊遺產的藝術享受。 錢、楊二老早在90年代初就醞釀將他們的全部稿費收入捐獻給母校。獎學金給誰呢?給考上清華的貧寒子弟!叫什么名兒呢?絕不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讀書獎學金”(與錢先生任中央圖書館英文總編纂時主編的館刊同名)。2001年9月7日,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與清華簽訂了《信托協議書))。當時捐獻的現金是七十二萬元;到了2008年8月,本息已經升值為六百三十萬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八百萬元出頭了。錢楊二老一生儉樸,但據我所知,在各個特殊時期,受到他們資助的中青年學子,不可勝數。錢先生生前曾對我自嘲說:“我生來就寒士骨相!”這話與今天的人民幣八百萬捐獻相比,真有霄壤之別啊。 ……
莫說破 作者簡介
舒展(1931—2012),生于武漢市。1950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1952年至1957年在《中國青年報》任編輯、記者、副刊組組長。1957年至1979年被發配到農村修理地球和基層工作。1979年返京。任《中國青年報》編委、《星期刊》主編。1983年調《人民日報》任記者、“大地”副刊主編。1986年評為《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任文藝部副主任,1992年離休。2012年9月去世。 出版著作有《辣味集》、《當代雜文選粹·舒展之卷》、《牛不馴集》、《調侃集》、《有戲沒戲》、《舒展散文》、《感覺時間》、《硬骨頭》、《直立的人》、《茶亭閑話》、《貪官的價格》、《腐敗腫瘤》、《黑道·紅道·白道》、《賄賂談往》和《莫說破》等十余種及《錢鍾書論學文選》(錢鍾書著、舒展選編)五卷六冊本等并獲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