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網絡人際互動-網絡實踐的社會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6959
- 條形碼:9787010146959 ; 978-7-01-01469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人際互動-網絡實踐的社會視野 本書特色
《網絡人際互動》深入研究人類的交往實踐發生的變革,進而揭示人類網絡交往實踐的本質、特征、結構、矛盾、規律等基礎理論問題。通過梳理人際互動交往演變的歷史具象,分析技術化社會的凸顯而帶來的人際互動形態的新變化,闡明了網緣式人際互動是人類嶄新的交往互動樣式,提煉了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行為模式,解讀了作為網絡人際互動信息中介系統的網絡文本,并從網絡人際互動對現實社會人際互動的影響等層面深入地研究網絡人際互動的功能問題,詮釋了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構成、實現途徑與異化表現。本書力求語言流暢,思辨性強,適合科研院所、高校師生閱讀。
網絡人際互動-網絡實踐的社會視野 內容簡介
《網絡人際互動》深入研究人類的交往實踐發生的變革,進而揭示人類網絡交往實踐的本質、特征、結構、矛盾、規律等基礎理論問題。通過梳理人際互動交往演變的歷史具象,分析技術化社會的凸顯而帶來的人際互動形態的新變化,闡明了網緣式人際互動是人類嶄新的交往互動樣式,提煉了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行為模式,解讀了作為網絡人際互動信息中介系統的網絡文本,并從網絡人際互動對現實社會人際互動的影響等層面深入地研究網絡人際互動的功能問題,詮釋了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構成、實現途徑與異化表現。本書力求語言流暢,思辨性強,適合科研院所、高校師生閱讀。
網絡人際互動-網絡實踐的社會視野 目錄
一、網絡人際互動化生著網絡社會的人
二、網絡人際互動拓展著人類交往實踐新場域
三、網絡人際互動形塑著人類交往實踐新樣式
**章 人際互動的演化與網絡人際互動的生成
**節 人際互動交往演變的歷史具象
一、血緣式人際互動的交往形態
二、地緣式人際互動的交往形態
三、業緣式人際互動的交往形態
第二節 網絡人際互動交往形態的生成
一、技術化社會的出現與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環境
二、網絡空間的人際運行與網緣式互動交往新形態的生成
第三節 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共時性演進
一、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共時性體現在交往水平與手段間的同步發生
二、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共時性體現在交往主體間的雙向互動共生
三、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共時性體現在多因素交互制約的同比輻射
四、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共時性體現在交往的原生性與共享性的統一
五、網絡人際互動生成的共時性體現在交往的共生性與涵化性的統一
第二章 網絡人際互動的本質與特征
**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本質闡釋
一、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含義
二、網絡人際互動的內涵解析
第二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特征
一、網絡人際互動基本特征的成因
二、網絡人際互動基本特征的呈現
第三章 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結構、行為模式與功能
**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結構
一、網絡人際互動的要素結構
二、網絡人際互動的動力結構
第二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行為模式
一、互動愿景下的行為模式
二、互動規模下的行為模式
三、互動主體介入狀態下的行為模式
四、互動關系締結下的行為模式
第三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基本功能
一、網絡人際互動對網絡社會生活的影響與作用
二、網絡人際互動對現實社會人際互動的影響與作用
三、網絡人際互動的“檸檬現象”的滋生與消解
第四章 網絡人際互動的中介系統
**節 網絡人際互動中介系統的生成與釋義
一、網絡人際互動中介系統生成之因
二、網絡人際互動中介系統的基本含義、種類、特征與功能
第二節 網絡人際互動中介系統的載體:網絡文本
一、網絡文本的含義解讀
二、網絡文本的作用呈現
第五章 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構成、實現與異化
**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屬性與構成
一、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屬性
二、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構成
第二節 網絡人際互動的價值實現
一、網絡人際互動價值實現的條件:內生環境與外生環境的耦合
二、網絡人際互動價值實現的方式
三、網絡人際互動價值實現的成效
第三節 網絡人際互動價值的異化
一、網絡人際互動價值主體的異化
二、網絡人際互動價值客體的異化
第六章 網絡人際互動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思想資源
**節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超能啟迪
一、現實的人:網絡人際互動研究的切人點
二、多重的社會關系:網絡人際互動研究的基本內核
三、現實生活世界:網絡人際互動研究的歸宿
第二節 中華人際互動思想的傳承指歸
一、波紋差序:人倫關系互動的等級原則呈現
二、禮尚往來:人情互動的關系依賴
三、緣定終身:人緣互動的習慣歸因
第三節 西方人際互動思想的現代展示
一、技術性視閾下的人際交往互動觀
二、關系性視閾下的人際互動觀
三、情境性視閾下的人際互動觀
四、社會性視閾下的人際互動觀
第七章 網絡人際互動與人的交往實踐活動的新開拓
**節 超越傳統:基于網絡人際互動的人的全面交往實踐展示
一、基于網絡人際互動的經濟交往實踐全面推進
二、基于網絡人際互動的政治交往實踐廣泛介入
三、基于網絡人際互動的文化交往實踐多維呈現
第二節 面向未來:網絡人際互動與人的交往實踐活動的新發展
一、網絡人際互動推動人的交往實踐活動進入新境界
二、網絡人際互動推動人的交往實踐活動達到新階段
三、網絡人際互動推動人的交往實踐活動綢繆新規范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網絡人際互動-網絡實踐的社會視野 作者簡介
吳滿意,1965年生,河北保定人,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主要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文化和網絡社會治理研究。主持教育部首屆示范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科研團隊重點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社會實踐研究”等省部級課題12項,在《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教育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3—2017),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6—2020),2013年度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影響力人物,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第三屆專家評議(審)委員會委員、教育廳思想政治理論課專家組成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四川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次,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三等獎2次,四川省社科著作二等獎2次、三等獎2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