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01年-2010年-《紐約時報》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10138572
- 條形碼:9787010138572 ; 978-7-01-01385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01年-2010年-《紐約時報》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研究國際傳播中的女性形象能夠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rèn)知,掌握國際傳播規(guī)律,并獲得可供借鑒的傳播策略。《紐約時報》是美國報道國際事務(wù)*多的報紙,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的觀點,并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本書以該報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國女性的報道為樣本,從社會性別和民族國家敘事兩種視角分析了中國女性的媒介形象,以期窺見美國媒體對中國女性和中國社會的認(rèn)知。本研究的重點不在于比較中國女性形象與“真實”情況的出入,而是要通過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通過話語的運作突出“中國”“女性”的特色,即如何將“中國”與“女性”這兩個要素勾連起來,進而分析文本是否以及存在何種意識形態(tài),在此基礎(chǔ)上討論影響媒介敘事的動因,并提出對中國國際傳播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2001年-2010年-《紐約時報》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研究國際傳播中的女性形象能夠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rèn)知,掌握國際傳播規(guī)律,并獲得可供借鑒的傳播策略。《紐約時報》是美國報道國際事務(wù)*多的報紙,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的觀點,并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本書以該報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國女性的報道為樣本,從社會性別和民族國家敘事兩種視角分析了中國女性的媒介形象,以期窺見美國媒體對中國女性和中國社會的認(rèn)知。本研究的重點不在于比較中國女性形象與“真實”情況的出入,而是要通過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通過話語的運作突出“中國”“女性”的特色,即如何將“中國”與“女性”這兩個要素勾連起來,進而分析文本是否以及存在何種意識形態(tài),在此基礎(chǔ)上討論影響媒介敘事的動因,并提出對中國國際傳播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2001年-2010年-《紐約時報》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 目錄
緒論
**節(jié) 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一、本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對象的選擇
三、研究問題
四、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策略與總體框架
第三節(jié) 相關(guān)理論
一、再現(xiàn)理論
二、比較文學(xué)形象學(xué)理論
三、原型理論
四、話語分析理論
第四節(jié) 關(guān)于女性形象研究的文獻綜述
一、刻板印象研究
二、意識形態(tài)分析
三、中國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
**章 社會性別視角下的中國女性形象
第二章 民族國家視角下中國女性的再現(xiàn)
第三章 性別、國別與中國女性媒介再現(xiàn)的意識形態(tài)
第四章 中國女性呈現(xiàn)方式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紐約時報》中國女性再現(xiàn)的傳播學(xué)反思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2001年-2010年-《紐約時報》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簡介
李敏,河北大學(xué)新聞傳播學(xué)院教師,博士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xué)。研究領(lǐng)域為性別與傳播、國際傳播。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經(jīng)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