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50603
- 條形碼:9787542650603 ; 978-7-5426-506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 本書特色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的作者朱崇科,通 過多個層面縷述當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期間 (2001-2005)的一些思考及其延續,補充純粹學術 理性認識的不足,從而感性觸摸新加坡,同時也借自 己的激情與焦慮互相映襯和反思。主要內容分為五個 板塊:舊調新談——叫華文提升太沉重;新加坡文化 及認同;獅城脈搏:感覺新加坡時空;教育省思與大 學精神;獅城之外:透視糾纏。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 內容簡介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是一本隨筆集,朱崇科曾在新加坡攻讀文學博士,對該國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此書絕大多數內容是作者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博期間的一些副產品,主要是議論文,但是折射出“有情”的歷史,呈現出作者彼時的一些思考,有些議題今天看來依舊有效。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 目錄
第1輯:舊調新談——叫華文提升太沉重
“立根柢”與新加坡華文教育
誰“偷走”了我們的華文?
華文學習:超越工具理性
華文提升:人文認知、經濟考量并行不悖
從華文到中華文化:良機與“不滿”
功利性:文化形塑與華文學習的殺手
華文:從母語到外語
放下觀念包袱,發揮多語優勢
華文提升:怎樣的過去與未來?
“雙語教華文” :在近利與遠憂之間
增強班門弄斧的資本
方言限制:能否跳出工具理性,或者政治大義?
莫讓多語優勢化為歷史
莫用“匈牙利鬼節”救華文提升的火
華文可以“酷”多久?
第2輯:新加坡文化及其認同
新加坡的懲戒與潔凈
改造新加坡:以人為本
新加坡雙語精英:善意或虛妄?
鏡與燈:來自新加坡的直觀借鑒
新加坡文化認同:歷史記憶與兼容并蓄
塑造文化認同:有容乃大
文化建構:謹防表演性與物質性
超越時事冷感:個性、創造與認同
誰限制了我們的閱讀視野?
歧視,其實就是幫新加坡推拒人才
不“歧視”的可笑邏輯
“怕輸”的文化傳遞及其對策
當猴子不吃香蕉了
第3輯:獅城脈搏:感覺新加坡時空
兜售靈魂——璩美鳳事件的后續省思
傾聽的姿態與對應的期望
當生育成為國事
天體·個人自由與集體專制
搭中國順風車:如何本土化?
逃逸的意義
言論空間的開創與游戲規則——順全的意義與局限說開去
讓新加坡人更快樂
老有所養:何止道德和義務?
搭中國非典型性肺炎的順風車?
積極應對:莫讓天災變成人禍
弘揚人性:超越的不僅僅是職業道德
更新觀念:從“政府”的新加坡到“新加坡人的新加坡”
善待女傭與陪讀媽媽:在溫情與法理之間
強制收費的荒誕邏輯
第4輯:教育省思與大學精神
因材施教,開拓創新
新加坡國大:以何為大?
怎樣的人文教育,怎樣的新加坡?!
漢學研究:定位的迷思
寫在創建亞洲一流“南大”中文系之前
“南大”:再度弘揚精神文化傳承,還是永遠的歷史暗角?
建設“南大”中文系:在特長與通才之間
言論自由的背后—一個中國留學生的反思
失言的自反與對策
第5輯:獅城之外:透視糾纏
城門失火,莫殃及池魚!
經濟共榮與臆想中國
對日“新思維”:嶄新與曖昧
誰的正義?誰來解放美國人民?
荒誕!中國為什么要報復新加坡?
旅游品牌:在軟體服務與自覺愛國之間
有活力,才有創新的可能性
誠信的力量
奧運在新加坡:有時頗得人緣但多數被擱置
附錄:聊發少年狂
散文:寫給天堂里的慈父
小詩:魚尾獅自述
以現實的名義解構愛情
致亡父
木棉花
后記
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 作者簡介
朱崇科(1975~),山東人,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2011~),中山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2005),旋即以“百人計劃”副教授人才引進執教于中山大學中文系(2005~2011),2007—2008任美國巴德學院交換教授,2013年2—7月任臺灣東華大學客座教授,2015年2~7月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客座研究員。獨著有:1.《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大陸增訂版《“南洋”糾葛與本土中國性》,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2.《張力的狂歡——論魯迅及其來者之故事新編小說中的主體介入》(上海三聯書店,2006),3.《考古文學“南洋”——新馬華文文學與本土性》(上海三聯書店,2008),4.《身體意識形態——論漢語長篇(1990~)中的力比多實踐及再現》(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臺灣秀威版,2014),5.《魯迅小說中的話語形構——“實人生”的梟鳴》(人民出版社,2011),6.《華語比較文學:問題意識及批評實踐》(上海三聯書店,2012),7.《廣州魯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等海內外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