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51372
- 條形碼:9787516151372 ; 978-7-5161-513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 內容簡介
《疊彩文存: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一是古代文論研究,包括主題批評和文體批評關系研究、《詩品》中的詩歌批評、劉勰的文學史觀、南朝樂府與宮體詩的關系、傳統文論的特質及當代化的理論思考、傳統文論的魅力及創新性闡釋、兩漢時期的文學批評模式以及《文選》詩以“類”相分的形成與影響等研究。二是古代文學研究,包括中國古代詩歌的句法理論研究、柳永的的詩詞研究、古代登臨行為的古典文學意義研究、宋代詩話研究等。三是古典文獻研究,包括對《游赤松記》的歸屬研究、唐宋八大家緣起、呂祖謙與唐宋八大家關系以及對《招魂》的考辨、《后漢書》、《藝文類聚》等文獻的研究等。四是古代戲曲研究,主要是對《今樂考證》的戲曲史價值和張栻的入桂與文學創作研究。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 目錄
先秦兩漢南北朝文學研究
論鐘嶸《詩品》的目錄學淵源
從“談說之術”到“文以氣為主”——文氣說溯源新探
論“言體”及文體的前“文體”狀態
“言筆之辨”芻議
關于《文選》的編者問題
據于儒經與面對文學——論《文心雕龍》“剖情析采”與其“文之樞紐”的價值取向之差異問題
《招魂》作者之再探討
從《文選》分類看蕭統對賦體的體認
《文選》京都賦置首的文化分析
北朝王昕之名士風度及其交游考述——從一個側面看北朝后期士風的變化
唐宋文學研究
李白辭賦觀辨析
道教上清派與晚唐游仙詩
論仙與游仙詩
論唐代艷情游仙詩
通行本《長恨歌傳》應為白居易手定說闡微
新舊《唐書》李商隱傳“三十六(體)”為“三才子”訛誤考說
從諺語入詩看唐宋文學向世俗化轉型的一個細節軌跡:
以“嫁雞逐雞嫁狗逐狗”為例
略論唐詩處理歷史題材的三種模式
還呂祖謙浙東學術的領袖地位
晏殊的詩學思想及其影響
元明清文學研究
論戲曲選集的戲曲批評與價值
《牡丹亭》夢境描寫三題
論明清時事劇的發生
《狂鼓史》情節重構及其審美升華
駢文文論:從辭章之論到氣韻之說——兼論朱一新“潛氣內轉”說的內涵、來源與價值
舊題李攀龍《唐詩選》真偽問題再考辨
“曾國藩文論抄錄吳鋌《文翼》”說考辨
清文話中的文體分類觀
廣西文學與文獻研究
廣西石刻的歷史成就與整理之不足
清代壯族文人文學家族的特點及其意義
人鬼情未了——對鄭獻甫《幽女詩集》的初步探討
《粵西詞見》:臨桂詞派的尋根之作——兼論-臨桂詞派的時代意義
后記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 節選
《疊彩文存: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 三 《詩品》與目錄學 《七略》是中國古代*早的目錄書,是西漢成帝時代劉向等人校書的產物。班固《漢書·藝文志》敘述了劉向校書和劉歆編纂《七略》的過程: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于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 鐘嶸自稱要以目錄學的《七略》為榜樣作文學批評,《詩品序》云: 昔九品論人,《七略》裁士,校以賓實,誠多未值。至若詩之為技,較爾可知,以類推之,殆均博弈。 曹旭稱:“裁士,此指分類而取舍人物也。”楊明稱:“鐘嶸之意,蓋謂其人其書被著錄于《七略》者,便有才士之目,又如《中品序》所謂‘預此宗流者,便稱才子’。”鐘嶸的意思是說,“九品論人,《七略》裁士”以論人,“校以賓實,誠多未值”,但以其論詩,則“較爾可知”的。鐘嶸在《詩品序》稱自己的工作為“辨彰清濁,掎摭利病”,這與《七略》的作法也是類似的。《隋書·經籍志一》說: 每一書就,(劉)向輒撰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敘而奏之。章學誠《校讎通義·自序》云: 劉向父子,部次條別,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目錄書蘊含對于學術源流的梳理和對于學術成就的評價功能,是中國古代目錄學的重要特點。 ……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