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文學.人學-藍仁哲先生論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34524
- 條形碼:9787030434524 ; 978-7-03-04345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文學.人學-藍仁哲先生論文選 本書特色
藍仁哲先生是我國著名學者、翻譯家、教育家,一生著述甚勤,在英美及加拿大文學、翻譯研究及高校外語教育等方面卓有成就,相關研究成果豐碩。 由四川外國語大學外國語文研編著的《語言文學人學--藍仁哲先生論文選(精)》擬精選先生一生所著論文20余篇,內容主要涉及外國文學研究、翻譯研究及外語教學。
語言.文學.人學-藍仁哲先生論文選 內容簡介
藍仁哲先生是我國著名學者、翻譯家、教育家,一生著述甚勤,在英美及加拿大文學、翻譯研究及高校外語教育等方面卓有成就,相關研究成果豐碩。本書擬精選先生一生所著論文20余篇,內容主要涉及外國文學研究、翻譯研究及外語教學。
語言.文學.人學-藍仁哲先生論文選 目錄
目錄
藍仁哲先生簡介
序
語言?文學?人學(代前言)
上篇
1.文學翻譯的困境與出路(《文藝報》2010-10-25)3
2.莎劇的翻譯:從散文體到詩體譯本——兼評方平主編《新莎士比亞全集》(《中國翻譯》2003年第3期)6
3.莎劇漢譯的形式追求——探討莎劇素體詩的移植(《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16
4.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24
5. 《易經》在歐洲的傳播——兼評利雅格和衛禮賢的《易經》譯本(《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27
6.從語境與語篇談哈姆雷特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的理解(《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36
7. 《雨王亨德森》:索爾?貝婁的浪漫主義宣言(《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43
8. 《野棕櫚》:音樂對位法的形式,自由與責任錯位的主題(《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52
9. 《八月之光》的光譜(《八月之光》代譯序)61
10. “誰”在彌留:主體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我彌留之際》譯序)中篇80
11.新批評(《外國文學》2004年第6期)91
12.從道德原則到結構主義——介紹現代西方文學批評的幾種常見模式(《百科知識》1984年第1期)97
13.浪漫主義?大自然?生態批評(《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102
14.哈代小說《遠離城囂》中的人與自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111
15. 意象派詩歌的審美賞析(《美的研究與欣賞叢刊》2)118
16. 《哈姆萊特》演繹人類生死問題的悲劇?(《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130
17.解構:再現哈姆雷特王子的眾生相(《國外文學》2003年第1期)136
18.莎士比亞與伊麗莎白復仇悲劇——兼論莎氏從《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到《哈姆萊特》的雙重超越(《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145
19.福克納的魅力(《小說家》2000年第6期)153
20.福克納小說文本的象似性——福克納語言風格辨析(《外國語》2004年第6期)158
21.福克納的《獻給艾米莉的玫瑰》辨析(《外國文學欣賞》1985年第1期)164
22.羅素——數理哲學家?政論散文家?社會活動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172
23.加布里埃爾?魯瓦(《外國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五卷)178
24.論里柯克及其創作(《學術論文選編》,川外五十周年校慶)187
25.里柯克和他的幽默創作(《加拿大語言文學論文集》)195
26.感受荒誕人生 見證反戲劇手法——《等待戈多》劇中的人及其處境(《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201
27.一首奇特的戀歌——釋《杰?阿弗雷特?普弗洛克的戀歌》(《外國文學研究》1982年第4期)208
28.解讀命題“兒童乃是成人的父親”——從《我心歡跳》的驚喜到《永生頌》的人生感悟(《國外文學》2005年第4期)214
29.一部后現代主義的先驅元小說——評《大大方方的輸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220
30. 殘酷的跨國商戰,嚴峻的社會現實——評《另一種戰爭》(《譯林》1998年第6期)227
31.懷念我的外國文學啟蒙導師吳宓先生(《多維視野中的吳宓》)235
32.高校外語專業的學科屬性與培養目標(《中國外語》2009年第6期)241
33.改革開放時代的外語專業:回顧與反思(《外語教育名家談》1978—2008)247
34.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里辦好外語院校(《外語界》1993年3期)255
35.西部開發給西南地區高校外語專業教學帶來的挑戰及其改革策略(《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1期)258
36.加拿大文學在中國的接受(《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263
37.加拿大研究在中國(《文史哲》1988年第4期)272
38.中國加拿大研究二十年(《加拿大研究》第二輯)275
后記283
藍仁哲先生簡介
序
語言?文學?人學(代前言)
上篇
1.文學翻譯的困境與出路(《文藝報》2010-10-25)3
2.莎劇的翻譯:從散文體到詩體譯本——兼評方平主編《新莎士比亞全集》(《中國翻譯》2003年第3期)6
3.莎劇漢譯的形式追求——探討莎劇素體詩的移植(《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16
4.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24
5. 《易經》在歐洲的傳播——兼評利雅格和衛禮賢的《易經》譯本(《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27
6.從語境與語篇談哈姆雷特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的理解(《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36
7. 《雨王亨德森》:索爾?貝婁的浪漫主義宣言(《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43
8. 《野棕櫚》:音樂對位法的形式,自由與責任錯位的主題(《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52
9. 《八月之光》的光譜(《八月之光》代譯序)61
10. “誰”在彌留:主體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我彌留之際》譯序)中篇80
11.新批評(《外國文學》2004年第6期)91
12.從道德原則到結構主義——介紹現代西方文學批評的幾種常見模式(《百科知識》1984年第1期)97
13.浪漫主義?大自然?生態批評(《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102
14.哈代小說《遠離城囂》中的人與自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111
15. 意象派詩歌的審美賞析(《美的研究與欣賞叢刊》2)118
16. 《哈姆萊特》演繹人類生死問題的悲劇?(《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130
17.解構:再現哈姆雷特王子的眾生相(《國外文學》2003年第1期)136
18.莎士比亞與伊麗莎白復仇悲劇——兼論莎氏從《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到《哈姆萊特》的雙重超越(《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145
19.福克納的魅力(《小說家》2000年第6期)153
20.福克納小說文本的象似性——福克納語言風格辨析(《外國語》2004年第6期)158
21.福克納的《獻給艾米莉的玫瑰》辨析(《外國文學欣賞》1985年第1期)164
22.羅素——數理哲學家?政論散文家?社會活動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172
23.加布里埃爾?魯瓦(《外國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五卷)178
24.論里柯克及其創作(《學術論文選編》,川外五十周年校慶)187
25.里柯克和他的幽默創作(《加拿大語言文學論文集》)195
26.感受荒誕人生 見證反戲劇手法——《等待戈多》劇中的人及其處境(《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201
27.一首奇特的戀歌——釋《杰?阿弗雷特?普弗洛克的戀歌》(《外國文學研究》1982年第4期)208
28.解讀命題“兒童乃是成人的父親”——從《我心歡跳》的驚喜到《永生頌》的人生感悟(《國外文學》2005年第4期)214
29.一部后現代主義的先驅元小說——評《大大方方的輸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220
30. 殘酷的跨國商戰,嚴峻的社會現實——評《另一種戰爭》(《譯林》1998年第6期)227
31.懷念我的外國文學啟蒙導師吳宓先生(《多維視野中的吳宓》)235
32.高校外語專業的學科屬性與培養目標(《中國外語》2009年第6期)241
33.改革開放時代的外語專業:回顧與反思(《外語教育名家談》1978—2008)247
34.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里辦好外語院校(《外語界》1993年3期)255
35.西部開發給西南地區高校外語專業教學帶來的挑戰及其改革策略(《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1期)258
36.加拿大文學在中國的接受(《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263
37.加拿大研究在中國(《文史哲》1988年第4期)272
38.中國加拿大研究二十年(《加拿大研究》第二輯)275
后記283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