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09180
- 條形碼:9787300209180 ; 978-7-300-2091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本書特色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是一部深入分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戰略格局和國際關系發展變化的著作。本書從經濟、金融、文化、新媒體、非政府組織、國際移民等多個視角,全面觀察和剖析全球治理問題的歷史、現狀和改革,特別關注二十國集團(g20)機制的作用和發展,提出中國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積極參與、融入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轉型,并在其中發揮建設性的引領作用,將中國國際利益與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有機融合,實現民族復興之夢。 本書作者何亞非先生是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長,曾長期主管中美關系和多邊外交工作,親身見證和參與了許多重要外交事件,是一位有著三十多年一線工作經驗的資深外交家。全書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研究,也有立足外交實際的客觀闡述,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系統論述全球治理問題的著作。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內容簡介
◎“中國與全球治理研究”**書,資深外交家何亞非全新著作 中國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 美國外交學會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n. haass)聯袂推薦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袁明 前有基辛格《論中國》,現有何亞非回應“中國的選擇”。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的作者何亞非曾長期主管中美關系和多邊外交工作,親身見證和參與了許多重要外交事件,對重大國際問題有獨到見解,對尖銳問題不回避。從講述20國集團創立的“親歷記”到獻策“今后二十國集團怎么辦?”,全書既有學者的睿哲思考,又有歷史見證人的情景還原。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目錄
“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
“我們終于坐上了主桌!”
上篇 全球治理
**章 全球治理之歷史經緯
**節 全球治理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 全球治理的實踐發展
第三節 全球治理與地緣政治動蕩
第二章 全球治理的演進趨勢與現狀評述
**節 舊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力不從心
第二節 二十國集團峰會機制開啟全球治理改革先河
第三節 多層次的全球挑戰需要全球治理的進一步完善
第三章 文化和思想對全球治理的影響
**節 文化與全球治理理念
第二節 西方文化輸出與全球治理理念構建
第三節 “中國夢”與全球治理理念
第四章 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節 全球治理機制的“先天不足”
第二節 全球治理面臨的機遇
下篇 中國與全球治理
第五章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歷史脈絡
**節 1840年以前的歷史
第二節 **次鴉片戰爭至1911年辛亥革命
第三節 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歷史
第六章 加強區域治理頂層設計
**節 重建絲綢之路與周邊區域治理
第二節 人民幣區域化
第三節 全球價值鏈與轉移過剩產能
第四節 充分發揮華僑華人天然橋梁作用
第五節 金磚國家合作是中國區域治理的新途徑
第七章 中美關系對全球治理至關重要
**節 從合作伙伴到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第二節 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有效途徑
第三節 中美關系發展需要加強互信
第八章 全球治理與建立國際新秩序
**節 中國需要全球治理戰略
第二節 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
第三節 有序穩妥地培育社會力量參與全球治理
第四節 主動參與全球治理的議題設置和規則制定
第五節 加強中國文化吸引力是實現全球治理目標基本功
第六節 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參考文獻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相關資料
好好發展自己,好好參與治理全球
李肇星
(作者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國翻譯協會會長。)
午夜后讀此書到凌晨三點半,我想到,人、國家、世界都是歷史的、具體的,其昨天、今天、明天有機相連,什么事都非偶然。
本書作者何亞非(出生于開“亞非會議”那年)在非洲和外交部非洲司工作多年,理解非洲國家獨立的艱辛和光榮。1994年任常駐聯合國代表 團參贊,分管安理會事務,曾反復研讀《聯合國憲章》。1999年前后,他任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和公使,曾協助我多次就臺灣問題以及美野蠻轟 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同美方交涉。在駐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大使和副外 長任上,他繼續懷著對和平與正義的熱愛活躍在雙邊和多邊外交舞臺上。
令我驚喜的是,他出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后,又刻苦研究金融、經濟、糧、水、能源、環境、氣候、移民等課題,探討在不該有什么“世界警察”、“世界政府”、“世界老大老二”的情況下如何改善全球治理。
作者信仰共產主義。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共產主義的內涵包括“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分階段的,高級階段是一個長期目標。作者腳踏實地,所提全球治理目標既考慮了歷史的進步,也不忘其沉重負擔;既考慮了全球化、多極化、信息化等變化,也對國際政治、經濟、金融、輿論秩序都不太合理心中有數,倡導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凝聚各方正能量,時時提防少數人挑撥離間,努力務實創新,爭取在國家主權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合作共贏等原則基礎上讓全球秩序對普通老百姓稍好一點,對地球生態稍好一點。習近平說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體會,這一點在內政、外交上是相通的。
本書提出和收集的點子涉及廣泛,要害是各國都要愛和平、講公道、干好事。作者結合自己的經歷,以走和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為例,詮釋了這一簡明純樸的主張。如果各國,特別是大國,都踐行這一理念,天下肯定不會像今天這么亂,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肯定不會這么低,各國人民肯定會更團結快樂,地球肯定會更適宜于人類 居住。
國際組織、政府機構和人一樣,應該像馬克思的老鄉歌德所寫的那樣“永不滿足”(見《浮士德》),更要像毛澤東的部下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那樣從自身做起,一點一滴地做,一分一寸地接近自己信仰的崇高境界。
讀這本書有利于加強人們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自覺性,有利于增強逐步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
如果本書引起一些爭論,那會是它的又一項貢獻——引發共同探索和學習的興趣是好事。 我們偉大的祖國、可愛的地球面臨的困難多多,要跋涉的道路漫漫,正呼喚一代代人鍥而不舍上下求索,剛毅堅卓并肩奮進。
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作者簡介
何亞非,男,漢族,1955年3月出生,浙江寧波人。北京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畢業,曾在日內瓦國際關系學院學習。曾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外交部軍控司副司長,駐美國使館公使銜參贊、公使,外交部美大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副部長,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大使。現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