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1820
- 條形碼:9787108051820 ; 978-7-108-05182-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 本書特色
易經向來被譽為“群經之首”,因其艱澀難懂,解讀易經原典者自古以來代不乏人,但是卻出現了兩種傾向,要么被復雜化,要么被玄學化。這與中國上古曾發生過兩次重大的防火墻運動——顓頊“絕天地通”和文王后天卦序的割裂相關。其結果導致普通人無權研究天文地理方面知識的禁區,知識的生產和發布由此被壟斷,進而墮入王權本位和倫理本位的系統中輪回…… 余世存認為,易經的起源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是一種歷史敘事,其新作《大時間》近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書中**次系統地做了易經的現象還原,不僅古今通適,而且也與個體生命的人間軌跡密切相關,喚回了我們的鄉村生活記憶,重溫了三代二三千年間的農耕文化,令人信服地證實,易經是三代以致先秦中國人的日用卦歷,是人們生活的百科全書。作為例證,全書收錄了北半球近千位世界名人,一一與六十四卦相校驗。本書與其他易經著作不同,書中六十四卦的順序,采用伏羲先天卦序,而不取文王后天卦序,意在對中華千年經典做出新的闡釋,這是本書的又一大特點。作者以《大時間》為書名,意在喚醒人們沉睡如木乃伊般的心靈,進而實現天、地、人自由和諧共處。 本書證實,傳統經典只是歷史敘事。離開生活情境,一切想當然的訓詁、猜謎、發揮都是自造新說。而傳統究竟有什么,迄今國人尚無及格的認知:要么否定,要么推崇備至。本書作者示范了一種健康的態度,傳統并不神秘,并不具有對今人符咒般的作用,傳統也并不失其效用。一如作者所言,傳統經典,文明史上的重大集成花實,即時間中的大象,跟空間中的大象日月一樣萬古不磨,它只是要我們不斷地親近它。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傳統經典并不神秘,像遠山、像原始森林。易經的64卦,像64座山峰,或64片樹林,遠看神秘,走進去清新、美麗,一切的枝節、花實,都跟人心相通。汝未來看花時,此花與汝同寂,汝來看花,花與你同時明白起來。 書中還證實了上古中國的兩次重大的防火墻運動,即顓頊的“絕地天通”和文王以后天卦序取代先天卦序,使普通人失去了觀看天象和研究天文地理的能力,知識的生產和發布被壟斷了。上古中國人生活在天地生人的自由自在系統中,經此數劫,而活在王權本位和倫理本位的系統中。《大時間》之意,亦在于喚醒沉睡如木乃伊般的心靈。 此外,書中還有若干重大創見,*有趣的莫過于名人命算系統。事實上,書中尚未證明,一個人的人生軌跡跟出生時的時空偏好相關,但其理性光芒使我們每一個讀者都能始于此而行千里,出生時的時空偏好無非是給每一個鮮活的個體打上了生命的底色。我們看似社會化的言行,多半有這種極度個性極度先天的選擇并規定。本書向文學、哲學、心理學、社會行為學、經濟學等等提出的課題是,如何追尋并看待生命的底色。我們自以為自由的人生選擇,其實有此底色或偏好在支配;我們以為難逃宿命,其實可以獲得人生的圓滿或完善。 因此,本書可以作為枕邊書,可以作為人生命運探索的入門手冊。在本書的梳理面前,傳統中國的哲學命題,知行,不再是知難行易,或知易行難;而可能是知易行也易。易經,真正如其命名那樣容易。自由人的狀態,就是鄉村社會的老農羨慕的,“秀才不出門,知曉天下事”,是老子所說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據說現代科學主義者證實了基因的冷酷和自私,而本書卻洋溢著溫情而堅定的人文精神,它證實了,“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宇宙的演化乃至人的目的,并非純然自私的、利己的,而有著更高的和諧。 這是一本真正將經典還給讀者的著述,讓每位讀者都能參與進來,寓教于樂,跟自己的心靈乃至親友分享生命的底色。本書@了北半球上千古今中外的名人,在您的閱讀中,如果覺得有意義,可以動動手,在微博上也跟大家分享,使更多的人與聞我們偉大的傳統及其效用。
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 內容簡介
一、易經,因經的本身蒙塵,兩千余年來的傳、記、解讀,言人人殊。本書作者自謂還原,仍是猜想,或對易經的推演。“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演易者,其有莊嚴乎? 二、《大時間》一書作者以為,易經思維跟現代主流思維有異;易經思維要在“觀象系辭”、“目擊道存”,讀者如能明了并習用之,或能理解本書之演易是對現代文明思維的一次“范式轉型”之努力。 三、東西方文明均有大傳統、小傳統之分;易經蒙塵后的中國尤有顯學、隱學之分,上、下之二元,精英、江湖之疏隔。本書寫作即是一次匯通的努力,并向傳統中國“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等日用生活致意。 四、《大時間》以一個太陽年來安頓易卦,跟人們印象中的陰歷傳統有所差異。傳統中國之歷法實為陰陽合歷,陰歷也確實占據國人思維,但對太陽年的研究和把握仍是一個偉大的傳統,二十四節氣即是明證。直到漢代,司馬遷仍有《日者列傳》;因襲到唐代,李淳風還討論過歷代的“傳天數者”……只是到了元明清,中國的欽天監才不得不引進西人以修正歷法…… 五、《大時間》將北半球歷史人物和當代名人的出生時間劃分為六十四種類型,以對應六十四卦。這種運用,一如東方人以年份生肖將生命個體定為十二種類型,也與西方人以月份星座將生命個體定為十二種類型相似。作者自謂提供了生命的某種“源代碼”——這一發現,一經指明,并不新奇,相信讀者會循此思維可做更多的展開。本書在天文時間中附會上不少人文節日,這是傳統中國“天人合一”的現代運用。如果不以現代唯物思維的偶然性、巧合性來說明,我們以為,這其實證明了生命、文明并非是憑空或孤獨的存在,而與世界(時間、空間)有著深刻的聯系。 六、《大時間》體例近似“復調”、“多聲部”,詩者、學者、思者文字交替,或散開或做莊語、學術語;釋爻部分*顯枯燥,但仍有詩性的“狂歡”,相信讀者自會明見。 七、易經是對時空的把握,本書重在時間角度的闡述,對空間角度的解釋明顯留白。本書寫作中多有當仁不讓之慨,但對易經思維或上古中國發現的這一世界模型或世界目的,仍抱持*大的敬畏。 八、《大時間》所取易之經文非專家版本,尋常可見。當然,本書寫作借鑒了易學歷來的重要著作,在此尤其感謝清人康熙皇帝之《日講易經講義》、今人潘雨廷等人的著作。本書寫作所感念者多,在此尤其感謝先父余啟發先生、貴州董酒的蔡友平先生、陜西“民間思想者”張楨先生,他們給我提供了寫作的動力和可能性。
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 相關資料
本書以易經闡釋全球時間節點,揭示了易作為世界時間模型的卓越意義,是易學開放性的一次重要證明。——文化學者和批評家朱大可
展讀余世存的作品,感覺到作者和自然貼得比較密切,把四季、觀念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易經的方位、質數都聯系了起來,對人啟發很大。文筆優美,可讀性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北京市考古學會副會長宋大川
世存十數年孤往精進,博覽洸辨,賅備己言,且不離人生世道,氣象獨具。于此浮泛之際,不啻空谷足音。余覽其文,如觀潮瀑壯景,感興隨煥不止……——民間思想家和文化學者王康
易而有易,故世而有易。以周易為易,惑矣。世而有易,故夏為“連山”,商為“歸藏”,周為“周易”。三代以下,僅有周易。顧有“周易”而為易乎?非也。僅有周易,為一易,一易則無易矣。有“周易”而失易,漢見周易而易濫觴,吾曰之為“子易”,蓋諸子之易也。諸子之易,首即孔子,綿亙二千五百年至今,而有余子世存之“易”。余世存之易,乃發乎天象、證于當下人世之易也;簡言之,即天、地之運,你、我之命而已。——獨立學者顧則徐
我個人認為,支撐中華民族五千年源源不斷發展到今天仍處于厚積薄發發展態勢的基礎,其實是老袓宗的三部經典在起主要作用:《易經》、《道德經》和《黃帝內經》。繼《老子傳》解讀《道德經》后,余世存又把《易經》還給了普通讀者。這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友平
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 作者簡介
余世存,詩人、學者,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公務員、志愿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獎”。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人間世》、《家世》、《非常道》、《老子傳》、《東方圣典》(主編)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