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回到教育原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74462
- 條形碼:9787540774462 ; 978-7-5407-744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到教育原點 本書特色
本書選取*新資訊和熱門文章——關于主題教學,“1+x課程”,*新經典課例《皇帝的新裝》全程記錄等。 竇桂梅,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玫瑰”,被廣大青年教師服膺為榜樣和領路人。她以勤奮、自信、智慧、靈性修煉自己,打造團隊,譜寫出美妙動人的教育華章。本書是她幾十年的教育教學智慧和教研課改經驗,告訴我們如何修煉核心素養,如何進行教研教改,如何解讀文本,如何引領師生,什么是有效課堂…… 本書涵蓋了作者多年來在核心素養、教研教改、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寶貴體驗和精辟思考。 竇桂梅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唯美,管理工作扎實、細致而富于個性。她對文本的解讀,對師生的引領,對學校管理的所有細節,都展現在文字的魅力中。
回到教育原點 內容簡介
竇桂梅是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本書是她關于教育改革的力作,竇桂梅,著名特級教師,博士,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特聘專家、專題課程主持專家。北京教育學院、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帶領語文團隊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她的 “三個超越”、“主題教學”、“ 1+x課程”,引領教師更新觀念,推動著全國的課改。 本書精選竇桂梅幾十年教育教學智慧和教研課改經驗的經典文章28萬字,涵蓋了作者多年來在核心素養、教研教改、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寶貴體驗和精辟思考,廣大教師可從中了解到她如何從一個語文教師成長為引領課改的教育專家。 1.精選*新資訊和文章,*新經典課例《皇帝的新裝》課堂實錄專家評點以饗讀者! 2.“三個超越”“主題教學”“1+x課程”,竇桂梅經典教學方法和課程改革的詳細闡述! 3. 引領教師更新觀念,推動全國課改的幾十年教育教學智慧與課改研究的經驗之談!
回到教育原點 目錄
**章 回到素養 核心素養的修煉
我的三張名片012
回首生命的來處015
閱讀:“精”神的底色015
聲影:“氣”魄的張揚018
基本功:“神”韻的歷練020
憑良心教書
——我看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023
在閱讀中經營生活029
小人書,叩開閱讀之門029
報紙雜志,開啟視野之窗030
名著,致力于根部滋養031
在寫作中沉淀生命034
為什么要寫034
寫什么035
為什么而寫038
言語智慧從哪里來
——聽《 成吉思汗和鷹 》一課有感040
文本結構的體現041
體裁特點的隱現042
文本主題的呈現043
經驗從哪里來
——參加西苑學區專題研究的思考048
學生的經驗048
教師的經驗051
教學引領者的經驗054
成長,需要回到“學習的常識”056
閱讀,回到經典056
備課,必須付出艱苦努力057
生活,融入“共同體”中059
“專業”與“職業”的思考
——由一節音樂課想到的061
教學目標是否心中有數062
教學細節是否有“教育”意識064
教學的專業是否等同音樂的專業065
語文教師須知道七件事068
第二章 回到教研 如何引領教學
努力走向有效的聽課、評課
——有感于“有效課堂‘同題異構’課堂研討”074
什么是“有效課堂”074
對教材的解讀075
如何“同題異構”078
聽課、評課、寫課
——教學引領者必需的生活084
聽課,聽得出門道085
評課,評得出名堂088
寫課,寫得出水平090
共讀、共教、共寫,共同成長
——校本教研《三打白骨精》的實踐與體會097
意想097
意圖098
意義104
教學三問109
教學是一門特別的專業110
教學是一種格外的良心113
教學是一份集體的智慧116
管理耶?質量耶?119
教學質量究竟是什么119
教學管理者是干嗎的121
有效的質量從哪里來123
說課這門功125
什么是說課125
為什么要說課125
如何說課126
說課的形象132
第三章 回到課堂 思考的教室
識字課怎么上136
我教一年級識字課《 早操 》136
我聽二年級識字課 《祖國在我心中》143
附教師反饋148
語文主題單元怎么備課
——《 師恩難忘 》教學點評150
一堂語文課如何有效150
主題單元的語文課怎么備154
主題教學如何深度備課
——《 三打白骨精 》教學點評159
課堂的“應變”與“調控”159
主題教學怎樣深度備課163
附教師反饋172
教學韻味,不僅僅是感覺
——《 楓葉如丹 》教學點評176
附教師反饋181
一堂好課好在哪
——從一節科學課看教學183
經意與不經意之間183
輕松與不輕松之間185
圓滿與不圓滿之間187
“秀”中方能“眉目清”
——從一節數學課看教學191
第四章 回到教改 教師應該怎么做
教育變革要回到一種慢的教育200
為生命奠基
——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204
超越教材204
超越課堂206
超越教師208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211
一、研究的緣起211
二、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理論構想212
三、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的過程與方法214
四、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的階段成果216
“1+x課程”是什么222
一、從三個故事說起222
二、什么是“1+x”課程224
三、多樣化、全方位的課程整合224
四、豐富性、人性化的課時設置225
五、結構化、彈性化的管理整合227
回到教育本身
——整合思維下的《 皇帝的新裝 》教學思考、課堂實錄229
我和團隊的思考229
我和學生的創作233
附專家點評247
朝向“偉大的事物”出發
——“主題教學”的新思考255
教學主張:回到母語256
課程建設:回到兒童261
團隊引領:回到教師263
從《 丑小鴨 》一課談教學中的“三個走向”267
走向母語家園的深處267
走向兒童心靈的深處273
走向專業自我的深處278
語文教育要給孩子一座田園,一座花園
——《中國教師報 》專訪281
我看“人文性與工具性”
——從主題單元教材談起288
第五章 回到本原 立人為本,成志于學
送給學生、家長及教師的三句話
—— 清華附小2014—2015年度**學期開學典禮**課296
相信未來
—— 2014屆清華附小學生畢業典禮上送同學的三句話298
2011年的教師節,該說點兒什么
—— 清華附小教師節慶祝活動上的發言303
*近要讀的幾本書
——2009—2010年度第二學期結業式上的發言306
多么青翠挺拔,多么陽光燦爛
——寫給女兒何松陽310
善良,一個人的慧根310
熱愛,一縷頭上的陽光312
獨立,一種堅強的性格313
回到教育原點 相關資料
【法制晚報】足不出戶 精品課送往貧困縣
【中國教育報】清華附小輸出優質教育資源
【新京報】在共同愿景下并肩同行
【新京報】一切皆為“讓兒童站在學校正中央”
【新京報】用百年探索小學的真正價值
北京新聞報道:清華附小“學科改進 增加閱讀量”
【搜狐】俞敏洪vs竇桂梅:孩子的天性與父母的規矩
【北京晨報】“1+x課程體系”領跑全國基礎教育改革
【中國教育報】“主題教學”撬動學校變革
【新京報】用“整合課”培養有文化素養的孩子
【新京報】(2014年11月17日):《一切皆為“讓兒童站在學校正中央”——清華附小快速發展期 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
搜狐: 12月8日,由搜狐網、搜狐教育頻道共同主辦的2014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盛典以“聚教未來,人文與科技”為主題,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女士蒞臨現場,參與論壇——《節點與弧線,教育各階段的銜接》,頒發中國新銳教師獎。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好的教育,其靈魂都是相似的。從竇桂梅校長曾經的“主題教學”,到新近的“課程整合”等行動中,能夠看出與新教育異曲同工之妙處。我熱切期待在中國教育的百花園里,有更多的花朵各美其美,讓中國師生幸福完整起來,讓中國教育真正站立起來,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起來。”
俞敏洪vs竇桂梅:孩子的天性與父母的規矩
11月14日,《擲地有聲》名家沙龍欄目再次走進清華附小,邀請到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敏洪對話清華附小小學校長竇桂梅談孩子的天性與家庭的規矩。2015年10月17日,清華附小將迎來100年校慶。在校慶開啟之際搜狐教育聯合清華附小邀請到了俞敏洪和竇桂梅一起給師生和家長們分享一場家庭教育的沙龍盛宴。
東南大學教育系教授吳永軍:“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牛郎織女》是一堂大氣磅礴、揮灑自如、內涵異常豐富、具有巨大感染力與震撼力的語文“大課”,也是一堂竇老師勇于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嘗試課,它的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久久地、久久地激蕩著孩子們的心靈,也撞擊著與會老師們的心……”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
竇老師通過她整個現場的實踐活動,給我們展示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的過程。首先,我們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真正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以學生的學習為主。其次,我覺得要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這需要教師長時間積累,厚積薄發。今天,她有了角色的轉變,從過去的傳授或者簡單的活動組織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伙伴,教師和學生組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里面,實現教學目標。第三,敢于對教學模式進行大膽的改革和探索,今天的課,從學習方式上,我們可以看到,以學生自主思考為基礎的,討論式的、合作式的學習,啟發式的教學,真正讓學生參與進來。同時把現代的教學手段,像ipad和多媒體,與傳統的板書很好地結合起來。我看完以后,覺得不僅語文是一個學科,語文教師也是一個學科。同時,竇老師還是一門藝術。
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念魯:
我覺得竇老師的思想很豐富,但是核心理念并不深奧,她無非是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有時候也許要忘掉你具體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把孩子們的成長放在心里,這是我對今天活動最深刻的一點理解。最后我想說,我們每一個人在教育領域的不同崗位,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如果我們心中牢牢的裝著兒童的成長,把兒童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柳夕浪:
竇老師的這節課卻不同于一般的語言文字訓練課。第一,多元,即它融入了其他學科元素。對翻譯家葉君健先生的譯句與英文中相對應的句子(漢語與英語)進行比較閱讀。小組運用ipad,選擇背景音樂、圖片進行表演等,這些教學環節將語文與英語、科技、音樂、美術、表演藝術多學科元素融為一體。第二,重大,即將課堂上所有的學與思整合到“回到事件本身”這一人生的重大主題,不只是兒童,而且所有聽課的成人都在這一沉重的話題面前,從課上到課后、從童話到日常生活、從歷史到現實,不斷地思索,思索著在復雜的社會情境中,如何回到生命之初孩子般的純真,做一個簡單的自己。這其實是一種關于生命態度的判斷與選擇。這樣的語文課注重挖掘語言文字“小學”背后的重大文化景觀、心理圖像。第三,長遠,即著力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所需要的能力與品質。課前,讓兒童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中,多次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課末,又讓他們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既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又關注同伴間的共同學習,培養其合作交流的態度與能力。這些思維品質與學習方式乃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
回到教育原點 作者簡介
竇桂梅,從教于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現任清華附小黨總支書記、校長,兼任北京中央商務區實驗小學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博士。北京教育學院、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特聘專家、專題課程主持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小學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小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提名全國中小學中青年“十杰教師”,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被評為“建國六十年來從課堂里走出來的教育專家”之一。2014年9月,竇桂梅帶領語文團隊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9月9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祝賀。多次應邀在《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課程教材教法》等報刊及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作系列專題介紹。她的 “三個超越”、“主題教學”、“ 1+X課程”,引領教師更新觀念,推動著全國的課改。 出版個人專著14部。主編、參編多部著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