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罪與罰:中歐法制史研究的對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04141
- 條形碼:9787101104141 ; 978-7-101-1041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罪與罰:中歐法制史研究的對話 本書特色
本輯《法國漢學》重點關注的是“國家科學”(the science of state),或者說是18—19世紀德國所謂的“國民經濟學”(kameral-wissenschaften)。正如目錄所示,本輯主要聚焦于近代歐洲和中華帝國晚期的法律和司法,以及當時國家法律知識與實踐領域的演進。 本書匯集的11篇論文,主要來源于2012—2013年度法國遠東學院北京中心(effo)舉辦的“歷史·考古·社會”系列學術講座。該年度的講座,主要針對15—20世紀近代歐洲和中國的國家行政、法律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若干場討論。其余5篇,則選自2013年6月在日內瓦大學召開的國際討論會上與會者提交的論文。圍繞該會主題,這幾篇文章探討了歐洲、中國和日本在前現代時期刑事司法審判中的刑訊問題。
罪與罰:中歐法制史研究的對話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的11篇論文, 主要來源于2012-2013年度法國遠東學院北京中心 (EFFO) 舉辦的“歷史·考古·社會”系列學術講座。該年度的講座, 主要針對15-20世紀近代歐洲和中國的國家行政、法律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若干場討論。其余5篇, 則選自2013年6月在日內瓦大學召開的國際討論會上
罪與罰:中歐法制史研究的對話 目錄
導言
法律、法規與地方社會
16至18世紀歐洲“外來者”(etranger)的身份和權利——圍繞司法概念和社會實踐的思索
舊制度下法國官職的捐納:公共借貸抑或腐敗
18世紀清代蘇州商業訴訟中的法律多元
止爭與訓民:19世紀判牘文集中的幾個例子
民間文獻與明清法制史研究
清代民國北京會館公產及其爭訟——以碑刻為主的考察
中華舊律的精神與實踐
中國法傳統中的罪刑法定原則與法律規則
“天人合一”思想在明清司法中的實踐及其終結——《清代的死刑監候》后思
孫存案與明代中后期的法律知識
18—20世紀帝制中國晚期的因瘋殺害尊親屬罪
清代檔案視角下的京控制度
舊制度下的司法刑訊及其轉型:西歐、中國、日本
痛苦的折磨與犯罪證據:16世紀日內瓦司法審訊的實踐
晚明判牘與小說資料所示的刑訊原則及效用爭議
酷刑機器與身體上的技術:特蕾西亞刑法典(1769)
轉型中的日本法和刑訊(1868—1880)
必要之惡?刑訊溫和提倡者之今昔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