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史綱 本書特色
現在發表一部新的中國通史,無論就中國史本身的發展上看,或就中國史學的發展上看,都可說是恰當其時。就中國史本身的發展上看,我們正處于中國有史以來轉變關頭,正處于朱子所謂“一齊打爛,重新造起”的局面;舊的一切瑕垢腐穢,正遭受徹底的滌蕩剜割,舊的一切光晶健實,正遭受天捶海淬的鍛煉,以臻于極度的精純;第1次全民族一心一體地在血泊和瓦礫場中奮扎以創造一個赫然在望的新時代。若把讀史比于登山,我們正達到分水嶺的高峰,無論四顧與前瞻,都可以得到廣闊的眼界。在這時候,把全部的民族史和它所指向道路,作一鳥瞰,能給人以開拓心胸的歷史的壯觀。就中國史學的發展上看,過去的十來年可算是一新紀元中的一小段落;在這十年間,嚴格的考證的崇尚,科學的發掘的開始,湮沒的舊文獻的新發現,新研究范圍的墾辟,比較材料的增加,和種種輸入的史觀的流播,使得司馬遷和司馬光的時代頓成過去;同時史界的新風氣也結成了不少新的,雖然有一部分還是未成熟的果。
中國史綱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短暫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足見作者深邃敏銳的識見和淵博厚實的學養。本書的撰寫,在當時是作為歷史教的一種讀本(《中國史綱》**部),所以在形式上就更為生動活潑,易讀易解,無半點枯澀呆板,但同時又富思想內涵和理論深度。且作者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含情感與敬意,故全書無任何淺薄、空疏、浮夸,書中的不少觀點和思想在今人看來仍極有價值和參考意義。
中國史綱 目錄
中國史綱 作者簡介
張蔭麟(1905—1942),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歷史學家。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畢業于廣東省立第二中學。次年,考入清華學堂中等科三年級肄業。僅半年,在《學衡》雜志第21期上發表處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說質疑》,針對史學家梁啟超對老子事跡考證提出異議,清華師生大為震動,并梁啟超的激賞。1924年6月,又發表論文《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分析明清兩代傳入的西方學術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