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法律出版的精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873415
- 條形碼:9787511873415 ; 978-7-5118-734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出版的精神 本書特色
《法律出版的精神》由法律出版社黃閩社長撰寫,是對法律出版社改革、轉型和發展戰略歷程的回顧,共收錄文章60余篇。本書從側面展現了近年來法律出版社的發展軌跡,揭示了法律出版的精神。
法律出版的精神 內容簡介
《法律出版的精神》由法律出版社黃閩社長撰寫,是對法律出版社改革、轉型和發展戰略歷程的回顧,共收錄文章60余篇。本書從側面展現了近年來法律出版社的發展軌跡,揭示了法律出版的精神。
法律出版的精神 目錄
歷史·戰略·文化
法律出版社發展簡史
法律出版社的歷史方位
關于法律出版社發展戰略的幾個問題(節選)
感動自己:自勉和互勉——海爾參訪有感
希望經常聽到大家的聲音——致出版社員工同事的一封信
溝通與回應
寄語新員工——淺談專業化和職業化
“七一”演出的感悟
準確把握“十二五”規劃內容要點
企業之魂——法律出版社的企業文化
改革·發展·轉型
當前改革與發展的若干問題
抓住新機遇 謀劃新發展——太申祥和山莊會議發言整理
把握契機 加快調整 實現恢復性增長
在調整中前進——歲末寄語
科學發展八大要素的認識
分社的雙重考核與競爭力
建立出版企業薪酬制度思路
關于法律出版社改革發展若干重要問題的思考——在生產協調會擴大會上的發言
數字出版與出版轉型的一些思考
深化出版創新,強化“兩大資源”建設
堅守、升級、拓展、轉型——專業出版的前瞻與出路
變革方法,提升能力,做足增量,加快發展——在生產協調會上的發言提綱
行穩致遠話改革——在《第三輪改革——中國改革報告》出版座談會上的致辭
編輯·產品·研發
以創新精神做好大眾法律讀物出版工作
關于出版**要義的思索
專業出版需要研發
要從戰略高度重視法規出版
關于進一步調整、完善、提升學術出版的意見
我對閱讀刻度與出版刻度的理解
“十二五”規劃的選題、產品
轉型期的挑戰與機遇——在中國律師風險管理業務論壇上的致辭
閱讀的五種境界
關于制定、完善、運用法律出版社學術著作出版規范的指導意見
突破發展瓶頸 推進產品升級——在產品升級工作會議發言 (節選 )
重視未能系列化的單一產品的整合
市場·營銷·活動
關于中法圖公司當前工作的意見
叮嚀與囑托——寄語公司員工
中法圖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能力建設
社店合作 共謀發展——兼談法律圖書專業化經營
關于法律出版的競爭與市場調查
專業圖書的“導向”辨析
審判實務出版工作的精髓——《刑事審判參考》創刊 周年座談會上致辭
互聯網條件下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生產協調會上的發言(節選)
關于推動產品升級背景下的銷售、營銷、管理協同的會議紀要——黃閩社長在2014年9月19日白鷺園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法政·書評·思考
千年一瞥——法律的文明與文化特征
為《國家司法考試》創刊而作
書評與法學批評
媒體與司法的戰爭
我的新聞出版觀——在司法部宣傳司舉辦的新聞媒體培訓班上的發言
機制決定效率,人才決定品質——在北京師范大學及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建院周年紀念會上的致辭
創新理念 面向未來
內改機制 外借規則——兼談反腐敗中的教育功能
探索多媒體下的法律資訊服務新格局——在“北京法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及揭牌儀式上的致辭
健全政府職責體系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關于中央部門專業出版社的幾點認識
司法的價值判斷與標準
重印《政法界右派分子謬論匯集》、《政法界反右派斗爭論文選集》說明
法律語言研究和運用的若干基本問題
對亞文化的見解
有限閱讀的中國出版警語
關愛新工人——《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新書發布會的致辭
短書評: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那個時代
法學研究要貼近社會生活——梁慧星先生《中國民事立法評說:民法典、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獲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感言
如何避免“司法一家親”?——司法改革的方向要符合憲法原則
思想之庫府 策略之機樞——《中國法律評論》創刊編者的話
加強法界交流 促進兩岸互信——在 年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上的發言
司法(法院)文化是什么——在人民法院報社、法律出版社司法文化研討會上的致辭
法律出版社發展簡史
法律出版社的歷史方位
關于法律出版社發展戰略的幾個問題(節選)
感動自己:自勉和互勉——海爾參訪有感
希望經常聽到大家的聲音——致出版社員工同事的一封信
溝通與回應
寄語新員工——淺談專業化和職業化
“七一”演出的感悟
準確把握“十二五”規劃內容要點
企業之魂——法律出版社的企業文化
改革·發展·轉型
當前改革與發展的若干問題
抓住新機遇 謀劃新發展——太申祥和山莊會議發言整理
把握契機 加快調整 實現恢復性增長
在調整中前進——歲末寄語
科學發展八大要素的認識
分社的雙重考核與競爭力
建立出版企業薪酬制度思路
關于法律出版社改革發展若干重要問題的思考——在生產協調會擴大會上的發言
數字出版與出版轉型的一些思考
深化出版創新,強化“兩大資源”建設
堅守、升級、拓展、轉型——專業出版的前瞻與出路
變革方法,提升能力,做足增量,加快發展——在生產協調會上的發言提綱
行穩致遠話改革——在《第三輪改革——中國改革報告》出版座談會上的致辭
編輯·產品·研發
以創新精神做好大眾法律讀物出版工作
關于出版**要義的思索
專業出版需要研發
要從戰略高度重視法規出版
關于進一步調整、完善、提升學術出版的意見
我對閱讀刻度與出版刻度的理解
“十二五”規劃的選題、產品
轉型期的挑戰與機遇——在中國律師風險管理業務論壇上的致辭
閱讀的五種境界
關于制定、完善、運用法律出版社學術著作出版規范的指導意見
突破發展瓶頸 推進產品升級——在產品升級工作會議發言 (節選 )
重視未能系列化的單一產品的整合
市場·營銷·活動
關于中法圖公司當前工作的意見
叮嚀與囑托——寄語公司員工
中法圖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能力建設
社店合作 共謀發展——兼談法律圖書專業化經營
關于法律出版的競爭與市場調查
專業圖書的“導向”辨析
審判實務出版工作的精髓——《刑事審判參考》創刊 周年座談會上致辭
互聯網條件下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生產協調會上的發言(節選)
關于推動產品升級背景下的銷售、營銷、管理協同的會議紀要——黃閩社長在2014年9月19日白鷺園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法政·書評·思考
千年一瞥——法律的文明與文化特征
為《國家司法考試》創刊而作
書評與法學批評
媒體與司法的戰爭
我的新聞出版觀——在司法部宣傳司舉辦的新聞媒體培訓班上的發言
機制決定效率,人才決定品質——在北京師范大學及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建院周年紀念會上的致辭
創新理念 面向未來
內改機制 外借規則——兼談反腐敗中的教育功能
探索多媒體下的法律資訊服務新格局——在“北京法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及揭牌儀式上的致辭
健全政府職責體系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關于中央部門專業出版社的幾點認識
司法的價值判斷與標準
重印《政法界右派分子謬論匯集》、《政法界反右派斗爭論文選集》說明
法律語言研究和運用的若干基本問題
對亞文化的見解
有限閱讀的中國出版警語
關愛新工人——《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新書發布會的致辭
短書評:出沒風波里——江平和他的那個時代
法學研究要貼近社會生活——梁慧星先生《中國民事立法評說:民法典、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獲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感言
如何避免“司法一家親”?——司法改革的方向要符合憲法原則
思想之庫府 策略之機樞——《中國法律評論》創刊編者的話
加強法界交流 促進兩岸互信——在 年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上的發言
司法(法院)文化是什么——在人民法院報社、法律出版社司法文化研討會上的致辭
展開全部
法律出版的精神 作者簡介
黃閩,男,1957年出生,籍貫福建。1974年高中畢業到農村插隊。1982年廈門大學畢業到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工作。1985年中國政法大學進修學院畢業后到司法部辦公廳工作。1988年回法律出版社工作,1996年考入中央黨校政法部在職法學研究生班,1999年畢業,同年評為編審;2000年到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研修。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