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仗劍揮毫萬古心-革命先驅勵志書文警語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11468
- 條形碼:9787515811468 ; 978-7-5158-114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仗劍揮毫萬古心-革命先驅勵志書文警語選 本書特色
《仗劍揮毫萬古心》一書中的勵志文字,生動再現了革命先驅忠孝、仁義的形象。希望讀者能從這些革命者的書信文章中,體會到“信仰”的力量。
仗劍揮毫萬古心-革命先驅勵志書文警語選 內容簡介
古往今來,所有的成功者,他們的人生和他們所激賞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勵志并非粘貼在生命上的標簽,而是融匯于人生中一點一滴的氣蘊,*后成長為人的格調和氣質,成就人生的夢想。無論從是哪一行,有志不論年少,無志枉活百歲。 這套《傳世勵志經典》共收輯了100部圖書,包括傳記、文集、選輯。我們想為勵志者提供心靈的營養,有如心靈雞湯那樣鮮美;有如粗茶淡飯卻為生命所需。無論直接或間接,我們定會從先賢們的追求和感悟中收獲一份驚喜。 什么是“勵志”?“勵志”就是:集中心思致力于某一種事業。 “勵志”一詞,前人多有使用: 漢代班固在《白虎通諫諍》中說:“勵志忘生,為君不避喪生。”談的是勵志所應有的態度。《舊唐書李渤傳》說:“渤恥其家污,堅苦不仕,勵志于文學,遂隱于嵩山,以讀書業文為事”,談的是勵志所取的方向。 勵志可以在兩方面得到反映:一是人的語言,二是人的行動。察其言觀其行,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志向和品德。 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有無數革命志士立志于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因此形成了波瀾壯闊的民主革命浪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就是新民主主義的勝利,是無數革命先輩行動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無數革命先驅勵志的成果。 每一位革命先驅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都會在他們的言行中得到反映。因此從他們遺留下來的文字中可以去追溯他們的思想動態。他們為什么要投身于這場革命?他們如何理解這場革命?處身于槍林彈雨之中,他們如何吶喊前進?存身于鐵牢血腥中,他們如何堅定不移?面對親人時的柔情和面對敵人時的剛強如何在他們身上得到完美的統一?這些問題在他們存留的書、文、警語中都會得到*真實的反映。 革命內容的豐富,決定著革命者的多樣身份。激烈搏殺在刀光劍影中的戰士和揮毫撰文在黑暗統治中的志士,有著相同的志向;策劃作戰方案、指揮千軍萬馬的指揮者和隱蔽敵后、混跡于不同行業的志士,有著相同的志向…… 勵志的文字,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文章可以反映勵志、家書可以反映勵志、一份“入黨志愿書”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潛伏戰士的志向、一份忍痛“放棄”子女的《抱書》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革命者的志向。數千言的文章和寥寥數字的遺書有著同樣感人的故事,深情的傳記和簡約的警語同樣能引起人們的思考。 勵志的文字,可以是鋼鐵般的誓言,落地有聲,諍諍于法庭刑場;勵志的語言可以是慢言細語,款款柔情,飄落于白麻華箋。鼓勵親人在戰斗中不屈不撓、舍生忘死是勵志;教誨家人自食其力、清白做人也是勵志。 勵志的文字,出自母親、丈夫、妻子;勵志的文字,出自子女、兄弟;勵志的文字,出自同志、戰友。這些文字讓我們看到了革命先驅做到了忠、義——“勵志忘生”、“不避喪生”;也同樣做到了孝、悌、愛人。 古人說:詩言志。這是至理名言。詩的語言簡練精辟,含義深邃,可以將勵志的思想寓于*簡練的文字中。書、信、文章,當然也可以言“志”,但較之詩的語言自然有一定差距。但是書、信、文章有自己的優勢:明白、易懂、親切,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凡能入目而讀通,基本都可以理解。因此兩者可以相通,可以互補。
仗劍揮毫萬古心-革命先驅勵志書文警語選 目錄
警語一001
警語二001
家書《給新九》002
家書《給莘玖》003
家書《給新九》004
文章一005
徐特立
警語一006
警語二007
家書《給徐乾》007
家書《給禹強孫兒》008
家書《給靜涵》008
文章一010
文章二010
吳玉章
警語一011
警語二012
書信《給劉伯承》012
書信《給李根源》012
陳獨秀
015警語一
015警語二
015警語三
015警語四
015警語五
016文章一
謝覺哉
019警語一
019警語二
020日記一
020日記二
020日記三
孫炳文
022警語一
022警語二
022警語三
022警語四
022警語五
董必武
024警語一
024警語二
024警語三
024文章一
林伯渠
027家書《給秉琪》
家書《給秉佑》027
李大釗
警語一028
警語二029
警語三029
警語四029
文章一029
施洋
警語一033
警語二034
警語三034
警語四034
演說一034
家書《給妻子的信》035
蕭楚女
警語一036
警語二037
警語三037
警語四037
警語五037
警語六037
警語七037
警語八037
警語九038
車耀先
警語一039
040家書《給女兒》
040文章一
蔡和森
042文章一
吉鴻昌
046警語一
047警語二
047警語三
047警語四
047遺書一
劉伯堅
048警語一
049警語二
049警語三
049遺書《給大嫂》
050遺書《給叔振》
050《抱約》
劉愿庵
052遺書《給妻子婉》
錢泉
057遺書一
向警予
059家書《給父母親》
060警語一
060警語二
060警語三
王若飛
警語一061
警語二062
警語三062
遺書《給妻子》062
喻克由
遺書《給母親》063
葉劍英
家書《給梅兒》066
家書《給梅兒》067
葉天底
遺書《給母親》070
遺書《給大哥》070
張太雷
文章一072
警語一073
警語二073
家書《給妻子》073
方志敏
警語一075
警語二076
警語三076
警語四076
警語五076
文章一076
李鳴珂
078警語一
079書信《給敦信》
079書信《給敦信、覺鳴》
079遺書《給恩來》
079遺書《給五弟》
080遺書《給和鳴》
繆伯英
081警語一
082遺言
夏明翰
083家書《給母親陳太夫人》
084家書《給大姐的信》
084遺書《給妻子》
張聞天
085警語一
086文章一
086文章二
陳毅
088家書《給妻子的信》
088家書《給妻子的信》
089警語一
089警語二
089警語三
楊開慧
091警語一
警語二091
家書《給一弟》091
家書《給一弟》092
文章一092
文章二094
朱錫紹
家書《給祖母的信》095
賀錦齋
家書《給弟弟的家信》097
陳覺
遺書《給愛妻的遺書》099
徐瑋
警語一102
家書一102
家書二103
遺書《給周贊明的遺書》103
陳三元
遺書《給母親》104
遺書《給列列》105
任弼時
警語一106
警語二106
警語三107
史硯芬
遺書《給弟弟、妹妹》108
宋綺云
110文章一
劉英
114警語一
115家書《給妻子的信》
116家書《給母親》
麻植
117家書《給父母親》
118家書《給兄長亞升的信》
119家書《給家人》
朱楓
121警語一
121家書《給丈夫曉光》
121家書《給丈夫曉光》
122家書《給丈夫曉光》
122家書《給女兒楓楓》
123遺書一
123遺書二
124遺書三
裘古懷
128警語一
128遺書《給妻子的遺書》
128遺書《就義前給黨和同志們的遺書》
趙一曼
130遺書《給寧兒》
131遺書《給孩子》左權
家書《給叔父》132
家書《給母親》133
家書《給妻子的信》135
文章一136
陳毅安
家書《給未婚妻》141
家書《給未婚妻》143
陸更夫
警語一145
家書《給五弟的信》146
趙云霄
遺書《給女兒的信》149
高文華
家書《給父親的信》152
家書《給父親的信》153
家書《給妹妹的信》154
家書《給妹妹的信》155
關露
警語一156
文章一157
文章二158
文章三159
殷夫
家書《給二姐的信》160
家書《給志浩兄的信》161
162文章一
164警語一
164警語二
劉中新
165家書《給母親的信》
166家書《給母親的信》
168家書《給母親的信》
169家書《給母親的信》
謝士炎
170入黨誓詞
00朱學勉
172家書一
173家書二
173家書三
何彬
174遺書《給父親的遺書》
176遺書《給父親的遺書》
177遺書《給妻子的遺書》
178遺書《給妻子的遺書》
178警語一
林基路
179家書《給父親的信》
許英
181家書《給母親的信》
183家書《給弟弟們的信》
陳輝
文章一184
警語一186
劉國
遺言一188
遺言二188
家書《給五姐的信》188
家書《給侄子的信》189
文章一190
陳振先
遺書《給母親和弟妹的信》193
遺書《給大哥和同志們的遺書》194
陳玲
警語一196
遺書《給珍和伙伴們》197
后記199
仗劍揮毫萬古心-革命先驅勵志書文警語選 作者簡介
李津,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專業,中學高級教師,現任上海黃興學校校長。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