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物理量測量-(第四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26543
- 條形碼:9787030426543 ; 978-7-03-04265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理量測量-(第四版) 本書特色
《物理量測量》根據《高等工業學校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立意新穎,突出物理量的測量!段锢砹繙y量》分章節介紹了測量的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力學量、熱學量與波動特征量測量,電磁學量測量,光學量測量,近代物理與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書末附表還給出了常用物理量表!段锢砹繙y量》列出的不同層次的實驗,內容比較全面,強調學生基本測量技能的培養和科學觀念、科學行為的養成教育。
物理量測量-(第四版) 內容簡介
《物理量測量》可作為高等工業學校各專業本、?萍袄砜祁悓W生的物理實驗教材,也可供成人教育學院、函授大學和職工大學選用或參考。
物理量測量-(第四版) 目錄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緒論
**章 測量的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
1.1 測量、測量誤差與誤差處理
1.2 測量的不確定度
1.3 數據處理
第二章 力學量、熱學量與波動特征量測量
2.0 力學、熱學量測量基本知識
2.0.1 長度的測量
2.0.2 質量的測量
2.0.3 時間的測量
2.0.4 溫度的測量
2.1 密度測量
2.1.1 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與天平的使用
2.1.2 液體與不規則物體密度的測量
2.2 氣墊導軌的應用
2.2.1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2.2.2 簡諧振動規律研究
2.2.3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2.3 慣性質量測量
2.4 重力加速度測量
2.4.1 自由落體法測重力加速度
2.4.2 單擺法測重力加速度
2.4.3 復擺法測重力加速度
2.5 轉動慣量測量
2.5.1 扭擺法測物體的轉動慣量
2.5.2 轉動慣量儀的使用
2.6 楊氏模量測量
2.6.1 拉伸法測量楊氏模量
2.6.2 梁彎曲法測量楊氏模量
2.7 用焦利秤測量液體表面張力系數
2.8 空氣絕熱指數測量
2.9 不良導體的導熱系數測量
2.10 比熱容測量
2.11 金屬線膨脹系數測量
2.12 冰的熔解熱測量
2.13 機械波波長測量
第三章 電磁學量測量
3.0 電磁學量測量基本知識
3.1 電表使用
3.1.1 電表改裝與校正
3.1.2 制流電路與分壓電路
3.2 靜電場測繪
3.3 電阻測量
3.3.1 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3.3.2 雙臂電橋測電阻
3.4 電動勢測量
3.4.1 電勢差計測量溫差電動勢
3.4.2 板式電勢差計測電池電動勢
3.5 示波器原理與使用
3.6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測繪
3.7 pn結溫度傳感器研究
3.8 熱敏電阻特性與溫度系數測量
3.9 霍爾效應及應用
3.9.1 霍爾元件基本參數測量
3.9.2 霍爾元件測量磁感應強度
3.10 霍爾效應法測量亥姆霍茲線圈磁場
3.11 磁滯回線和磁化曲線測繪
3.12 電子比荷測量
第四章 光學量測量
4.0 光學量測量基本知識
4.1 兩次成像法測量凸透鏡焦距
4.2 讀數顯微鏡的調節與使用
4.2.1 牛頓環法測量透鏡曲率半徑
4.2.2 劈尖干涉測微小直徑或厚度
4.3 分光計的調整與使用
4.4 單色光波長測量
4.4.1 單縫衍射
4.4.2 光柵衍射
4.4.3 邁克耳孫干涉儀測量he-ne激光波長
4.5 透明材料折射率測量
4.6 旋光物質溶液濃度測量
4.7 光強分布的測量
4.8 橢圓偏振消光法測薄膜厚度及折射率
第五章 近代物理與綜合性實驗
5.0 近代物理與綜合性實驗基本知識
5.1 電子電量測量
5.2 愛因斯坦方程驗證及普朗克常量測量
5.3 金屬電子逸出功的測量
5.4 原子能級與激發電勢測量
5.5 德布羅意波長及普朗克常量測量
5.6 波的傅里葉分解與合成
5.7 全息照相
5.8 動態懸掛法、支撐法測量楊氏模量
5.9 智能法測剛體轉動慣量
5.10 氣體流速測量
5.11 聲速測量
5.12 玻爾共振儀使用與相差測量
5.13 準穩態法測量導熱系數和比熱
5.14 霍爾效應的研究及磁場強度測量
第六章 設計性實驗
6.0 設計及創新應用性試驗概述
6.1 固體密度測量
6.2 氣軌斜面上測滑塊的瞬時速度
6.3 用硅壓阻式力敏傳感器測量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
6.4 霍爾元件傳感器測量楊氏模量
6.5 感應式落球法測量液體黏度系數
6.6 用千分表法測金屬線膨脹系數
6.7 用懸絲耦合彎曲共振法測金屬材料楊氏模量
6.8 聲速綜合實驗測量
6.9 單臂電橋法測微安表內阻
6.10 電表的設計
6.11 測定電流計內阻rg和電流計靈敏度si
6.12 研究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
6.13 電子和場設計
6.14 理想二極管非線性伏安特性及電子比荷測量
6.15 太陽能電池測量
6.16 溫度傳感器特性測量和溫度計設計
6.17 自組邁克耳孫干涉儀——空氣折射率測量
6.18 光電設計及創新應用性實驗
6.18.1 光照度計測量光照度
6.18.2 光功率計測量光照度
6.18.3 psd位移測量
6.18.4 光電轉速里程測量
6.18.5 光電傳感器的特性測量
6.19 光電探測綜合實驗
6.19.1 光敏電阻特性測試
6.19.2 光電二極管特性測試
6.19.3 光電三極管特性測試
6.20 光纖壓力傳感器測壓力
6.21 菲涅耳雙棱鏡干涉
6.22 楊氏雙縫干涉
6.23 勞埃德鏡干涉
6.24 夫瑯禾費圓孔衍射
6.25 菲涅耳單縫衍射
6.26 光柵衍射
附表
附表1 基本物理常數、常量表
附表2 在海平面上不同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
附表3 20℃時某些金屬的彈性模量
附表4 水的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
附表5 液體的比熱容
附表6 固體的比熱容
附表7 固體的線膨脹系數
附表8 水的沸點隨壓強變化的參考值
附表9 不同溫度下干燥空氣中的聲速
附表10 某些金屬合金的電阻率及其溫度系數
附表11 幾種標準溫差電偶
附表12 銅一康銅熱電偶分度表
附表13 常用光源的譜線波長
附表14 幾種常用激光器的主要譜線波長
附表15 常溫下某些物質相對于空氣的折射率
附表16 一毫米厚石英片的旋光率
附表17 光在有機物中偏振面的旋轉
附表18 常用材料的導熱系數
附表19 cu-50銅電阻的電阻一溫度特性
附表20 蓖麻油黏度系數
參考文獻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緒論
**章 測量的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
1.1 測量、測量誤差與誤差處理
1.2 測量的不確定度
1.3 數據處理
第二章 力學量、熱學量與波動特征量測量
2.0 力學、熱學量測量基本知識
2.0.1 長度的測量
2.0.2 質量的測量
2.0.3 時間的測量
2.0.4 溫度的測量
2.1 密度測量
2.1.1 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與天平的使用
2.1.2 液體與不規則物體密度的測量
2.2 氣墊導軌的應用
2.2.1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2.2.2 簡諧振動規律研究
2.2.3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2.3 慣性質量測量
2.4 重力加速度測量
2.4.1 自由落體法測重力加速度
2.4.2 單擺法測重力加速度
2.4.3 復擺法測重力加速度
2.5 轉動慣量測量
2.5.1 扭擺法測物體的轉動慣量
2.5.2 轉動慣量儀的使用
2.6 楊氏模量測量
2.6.1 拉伸法測量楊氏模量
2.6.2 梁彎曲法測量楊氏模量
2.7 用焦利秤測量液體表面張力系數
2.8 空氣絕熱指數測量
2.9 不良導體的導熱系數測量
2.10 比熱容測量
2.11 金屬線膨脹系數測量
2.12 冰的熔解熱測量
2.13 機械波波長測量
第三章 電磁學量測量
3.0 電磁學量測量基本知識
3.1 電表使用
3.1.1 電表改裝與校正
3.1.2 制流電路與分壓電路
3.2 靜電場測繪
3.3 電阻測量
3.3.1 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3.3.2 雙臂電橋測電阻
3.4 電動勢測量
3.4.1 電勢差計測量溫差電動勢
3.4.2 板式電勢差計測電池電動勢
3.5 示波器原理與使用
3.6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測繪
3.7 pn結溫度傳感器研究
3.8 熱敏電阻特性與溫度系數測量
3.9 霍爾效應及應用
3.9.1 霍爾元件基本參數測量
3.9.2 霍爾元件測量磁感應強度
3.10 霍爾效應法測量亥姆霍茲線圈磁場
3.11 磁滯回線和磁化曲線測繪
3.12 電子比荷測量
第四章 光學量測量
4.0 光學量測量基本知識
4.1 兩次成像法測量凸透鏡焦距
4.2 讀數顯微鏡的調節與使用
4.2.1 牛頓環法測量透鏡曲率半徑
4.2.2 劈尖干涉測微小直徑或厚度
4.3 分光計的調整與使用
4.4 單色光波長測量
4.4.1 單縫衍射
4.4.2 光柵衍射
4.4.3 邁克耳孫干涉儀測量he-ne激光波長
4.5 透明材料折射率測量
4.6 旋光物質溶液濃度測量
4.7 光強分布的測量
4.8 橢圓偏振消光法測薄膜厚度及折射率
第五章 近代物理與綜合性實驗
5.0 近代物理與綜合性實驗基本知識
5.1 電子電量測量
5.2 愛因斯坦方程驗證及普朗克常量測量
5.3 金屬電子逸出功的測量
5.4 原子能級與激發電勢測量
5.5 德布羅意波長及普朗克常量測量
5.6 波的傅里葉分解與合成
5.7 全息照相
5.8 動態懸掛法、支撐法測量楊氏模量
5.9 智能法測剛體轉動慣量
5.10 氣體流速測量
5.11 聲速測量
5.12 玻爾共振儀使用與相差測量
5.13 準穩態法測量導熱系數和比熱
5.14 霍爾效應的研究及磁場強度測量
第六章 設計性實驗
6.0 設計及創新應用性試驗概述
6.1 固體密度測量
6.2 氣軌斜面上測滑塊的瞬時速度
6.3 用硅壓阻式力敏傳感器測量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
6.4 霍爾元件傳感器測量楊氏模量
6.5 感應式落球法測量液體黏度系數
6.6 用千分表法測金屬線膨脹系數
6.7 用懸絲耦合彎曲共振法測金屬材料楊氏模量
6.8 聲速綜合實驗測量
6.9 單臂電橋法測微安表內阻
6.10 電表的設計
6.11 測定電流計內阻rg和電流計靈敏度si
6.12 研究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
6.13 電子和場設計
6.14 理想二極管非線性伏安特性及電子比荷測量
6.15 太陽能電池測量
6.16 溫度傳感器特性測量和溫度計設計
6.17 自組邁克耳孫干涉儀——空氣折射率測量
6.18 光電設計及創新應用性實驗
6.18.1 光照度計測量光照度
6.18.2 光功率計測量光照度
6.18.3 psd位移測量
6.18.4 光電轉速里程測量
6.18.5 光電傳感器的特性測量
6.19 光電探測綜合實驗
6.19.1 光敏電阻特性測試
6.19.2 光電二極管特性測試
6.19.3 光電三極管特性測試
6.20 光纖壓力傳感器測壓力
6.21 菲涅耳雙棱鏡干涉
6.22 楊氏雙縫干涉
6.23 勞埃德鏡干涉
6.24 夫瑯禾費圓孔衍射
6.25 菲涅耳單縫衍射
6.26 光柵衍射
附表
附表1 基本物理常數、常量表
附表2 在海平面上不同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
附表3 20℃時某些金屬的彈性模量
附表4 水的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
附表5 液體的比熱容
附表6 固體的比熱容
附表7 固體的線膨脹系數
附表8 水的沸點隨壓強變化的參考值
附表9 不同溫度下干燥空氣中的聲速
附表10 某些金屬合金的電阻率及其溫度系數
附表11 幾種標準溫差電偶
附表12 銅一康銅熱電偶分度表
附表13 常用光源的譜線波長
附表14 幾種常用激光器的主要譜線波長
附表15 常溫下某些物質相對于空氣的折射率
附表16 一毫米厚石英片的旋光率
附表17 光在有機物中偏振面的旋轉
附表18 常用材料的導熱系數
附表19 cu-50銅電阻的電阻一溫度特性
附表20 蓖麻油黏度系數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