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莊.騷比較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46461
- 條形碼:9787310046461 ; 978-7-310-0464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莊.騷比較論 本書特色
莊子和屈原特立獨行的瑰偉人格都對中國士人集體性格有巨大影響,作品之奇特更使二者多被并列視之,現當代學者多將此因歸為莊、屈均為南楚文化產品。 蔡覺敏著的《莊騷比較論》以文本細讀方法為基礎,將文本的細致分析與思辨結合起來,同時參照社會學研究成果與資料,采用文史互證的方法,保持文學研究的傳統特點,并適當地向文化研究方向拓展,以探析莊屈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和思維特點。
莊.騷比較論 內容簡介
莊子研究和屈原研究都屬于當代顯學,其思想、 文學方面的研究都已是汗牛充櫟。但是,對于這兩位 常被相提并論的大家,學界多是泛泛而言其相似,專 文研究者尚不多見。《莊騷比較論》作者蔡覺敏則從 有關屈原和莊子的浩瀚資料中選擇了她認為*能夠體 現莊、屈內在不同的可比之處進行細致對比,形成自 己的觀點。該書以文史互證的方法,漢學與宋學并重 ,文本分析與思辨結合,在保持文學研究傳統特點之 外適當地向文化研究方向拓展,探析了莊、屈文學作 品的文化內涵和思維特點,對兩個文人的并列地位和 對后世的共同影響做出了深層次的解釋。
莊.騷比較論 目錄
**章 莊子和屈原文化背景之比較
**節 莊子與其文化背景
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及其影響
二、儒家與《莊子》
三、墨家與《莊子》
四、其他諸子和《莊子》
第二節 屈原與其文化背景
一、原始巫文化的影響
二、發達的楚藝術
三、楚文化獨特的文化精神
第三節 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影響
一、對中原文化的不同態度
二、理性程度的不同
三、不同的作品風格
結語
第二章 莊子和屈原的困局與超越
**節 莊子和屈原的人生困局
一、莊子的生命困局
二、屈原的人生困局
第二節 屈原和莊子對人生困境的超越
一、莊子的人生困局和超越
二、屈原的人生困局和超越
第三節 莊屈人生境界與對后世文人影響之異同
一、從《莊子》和屈作中感受自我
二、從《莊子》和屈作中實現超越
三、永遠的平行線——莊屈境界與其后世命運
第四節 從六朝莊屈對立到李白“并之以為心”
一、六朝時期:屈原之形與莊子之神
二、“自白始”的“并之以為心”
結語
第三章 “玄而奇”與“艷而奇”的藝術特色
**節 《莊子》之“玄”
一、內容與思想之“玄”
二、“飛”的結構特征
三、“玄”之藝術境界
第二節 屈文之“艷而奇”
一、情境之幽曲
二、章 法之曲折
三、畫面之壯美
第三節 平中出奇與復而不復
一、平中出奇之用字
二、錯綜迷離之句法
三、“復而不復”之章 法
結語
第四章 神話、神話思維對莊子和屈原的影響
**節 《莊子》和屈作中的神話體系
一、《莊子》神話特點
二、屈作的神話特點
第二節 莊屈對神話的不同態度
一、莊子:愛好背后有否定
二、屈原:質疑之中有認同
第三節 莊子、屈原與神話思維
一、影響之同:萬物有靈觀念與具象思維方式
二、所見之異:哲學思想與迷狂情感
結語
第五章 《莊子》和屈作中意象與概念之比較
**節 莊子和屈原筆下各自的意象:魚、鳥、馬、巫
一、“鳥”意象
二、“魚”意象
三、“馬”意象
四、“巫”意象
第二節 《莊子》、屈作意象群比較
一、不避卑賤與尊崇高貴
二、以“道”為主與以“美”為主
三、自我創造為主和以楚文化為基礎
第三節 “逍遙游”與“遠游”之比較
一、游于無窮與游于昆侖玄圃
二、獨來獨往與聲勢浩大
三、吸風飲露與食不厭精
四、“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與“吾將上下而求索”
結語
附錄
談《莊子》的文化歸屬
一、從莊子的生活地看莊子所處文化系統
二、《莊子》的文風并非楚文化影響的結果
三、《莊子》內容更多地體現出中原文化的影響
《莊子》內篇到外、雜篇的嬗變-
一、外、雜篇對內篇藝術特色上的承襲
二、外、雜篇對內篇思想的發揮
參考文獻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