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黃宣佩考古學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73141
- 條形碼:9787532573141 ; 978-7-5325-731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宣佩考古學文集 內容簡介
《黃宣佩考古學文集》精選收錄了黃宣佩先生在不同時期所寫的考古類文章,以學術論文為主,按專題編排,前面五篇文章是對上海考古的綜論,后面則按考古學文化年代分為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馬橋、唐宋等幾部分,*后是考古報告的結語部分。對于論及相同文化年代的文章,則先綜合研究,后專項研究。每篇文章在文末注明出處,與人合作撰寫的文章在題名后用星號注明。論文集后附按撰寫年代編排的黃宣佩論著目錄,從中可以了解黃先生的治學興趣與路徑。
黃宣佩考古學文集 目錄
1.上海地區古文化遺址綜述
2.上海考古五十年成就
3.遠古時代上海歷史探索
4.上海考古發現與古地理環境
5.略論我國新石器時代玉器
6.從考古發現談上海成陸年代及港口發展
7.關于河姆渡遺址年代的討論
8.馬家浜文化對我國遠古科技文化的貢獻
9.關于崧澤文化
10.略論崧澤文化的分期
11.崧澤文化顯示的文明曙光——紀念蘇秉琦先生誕辰90周年
12.關于崧澤墓地文化的幾點認識
13.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的陶器與玉器
14.崧澤文化對中國遠古文明歷史的貢獻
15.良渚文化
16.福泉山良渚文化
17.良渚文化特征分析
18.論良渚文化的分期
19.良渚文化分布范圍的探討
20.關于良渚文化若干問題的認識
21.關于良渚文化絕對年代的探討
22.關于良渚文化“神像”的探討
23.良渚文化陶器
24.福泉山遺址發現的文明跡象
25.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的家族與奴隸跡象
26.福泉山考古記
27.良渚文化研究五十年
28.關于良渚玉器的研討
29.福泉山良渚文化玉器
30.良渚玉器用途之研究
31.良渚文化玉砭——錐形器之探討
32.良渚文化玉器變白之研究
33.良渚玉器上砣研痕之研究
34.良渚文化晚期玉器的異變
35.良渚玉器與中華文明起源
36.說琮
37.齊家文化玉禮器
38.金沙村十節神面紋玉琮分析
39.上海博物館藏良渚文化刻符玉器
40.陶鬻起源探討
41.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剖析
42.略論太湖地區幾何印紋陶遺存的分期
43.馬橋類型文化分析
44.上海宋墓
45.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主編前言)
46.中國隋唐至清代玉器研討會論文集(前言)
47.上海馬橋遺址**、二次發掘(結語)
48.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結語)
49.福泉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結語)
50.甲子華誕話上博
51.我的考古之路
附錄 上海福泉山遺躋と良渚文化の褊年
黃宣佩論著目錄
編后記
展開全部
黃宣佩考古學文集 作者簡介
黃宣佩(1930—2013),著名考古學家,上海考古事業奠基人,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上海文物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考古遙感開放研究實驗室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先后主持發掘了馬橋、崧澤、福泉山等一批新石器時代遺址,主持籌建了青浦、嘉定、松江、奉賢等區縣博物館。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為文化藝術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證書。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