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聽聲 耳畔蘇洲-昆曲-蘇州典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03536
- 條形碼:9787554603536 ; 978-7-5546-035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聽聲 耳畔蘇洲-昆曲-蘇州典范 本書特色
昆曲不是一種柔美小技,也不單單是中國古典戲劇中的*高范式、戲中極品、曲中之神,昆曲格律之中正,運氣吐字之松沉,曲牌結構、舞臺魅力和音樂節奏之中庸圓融,都可以讓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作者用優美簡潔又不失嚴謹的筆調,將昆曲從誕生在江南的命中注定到六百年的昆曲夢娓娓道來。在書中,昆曲不再是高冷難懂的陽春白雪,而是魏良輔的昆山腔、梁辰魚的《浣紗記》,是沈璟的“吳江派”、湯顯祖的“臨川派”、《牡丹亭》,是傳奇里的故國舊家,是行當、唱功、做功、舞美這些美好的名詞…… 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在水磨調里慢慢沉醉吧
聽聲 耳畔蘇洲-昆曲-蘇州典范 內容簡介
昆曲雅,昆曲美,這本《昆曲》也美到骨子里。但六百年昆曲夢不再是高冷難懂的陽春白雪,而是具體的一個人、一個本子、一出戲……珍珠相串,便是一條清晰的昆曲史。而作者更以優美的語言告訴我們,昆曲不僅是戲劇,她是中國的美學、哲學…… 畫畫的不買此書,畫不好畫。 ——著名畫家楊明義先生推薦
聽聲 耳畔蘇洲-昆曲-蘇州典范 目錄
引子
壹 詩性江南│昆曲的誕生,命中注定選擇江南
天性:懂得生活,似乎是天生的
心史:中國人的心靈自留地
人緣:水一樣的小娘唔和勞作者
語境:蘇州是一座“右腦城”
貳 夢回玉山│玉山雅集,六百年昆曲夢的發端
雅集:元青花一般的“情 調玉山”
顧瑛們:文人在一起玩的是情調
顧堅:他給了一把聲腔的鑰匙
他/她們:江南詩性文化的“集結號”
叁 昆山腔調│從魏良輔的昆山腔到梁辰魚《浣紗記》
太倉曲家:魏醫生開始南曲生涯
昆山曲會:水磨調的驚艷亮相
新標準:魏良輔改革昆山腔
新范式:梁辰魚帶來《浣紗記》
昆曲釋義:昆曲的“昆”字從何來
肆 笛聲起吳江│沈璟和他的“吳江派”
沈璟:“詞隱”先生的人生“彎道”
本色論:大雅大俗是一種功力考驗
“吳江派”:八個人的一場“突圍運動”
伍 臨川造夢家│湯顯祖和他的“臨川派”
湯顯祖:臨川一聲嘆
《牡丹亭》:中國*好的“偶像劇”
癡情:那些為戲生死的女子
驚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杜麗娘
人文對決:兩座“玉堂”的風 雅之戰
陸 吳門為宗│從虎丘曲會看昆曲全盛期
盛會:虎丘的“中國式”狂歡節
皆宜:皇帝的家風和個人的快樂
流傳:跟隨昆曲的腳步去遠行
柒 填詞譜曲│超前三百年的職業劇作家
李玉和李漁:家國巨變時的曲壇高手
憤青李玉:關注時事的話題高手
全才李漁:在紅塵中快意寫作
捌 長生殿外桃花扇│傳奇里的故國舊家
《長生殿》:洪昇的人生比舞臺奇詭
《桃花扇》:孔尚任的扇子和家國
心靈秘史:人生目的的終極拷問
玖 風流去│花雅之爭,蘭馨如縷
康乾時期:過把癮 就死的時代
晉京演出:花雅爭勝到昆亂不擋
傳統潮落:面向風雨的歌者
五畝園:昆劇傳習所里重起笛聲
吳梅:戲曲教授的堅持與夢想
俞氏父子:拙政園里的昆曲舞臺
拾 青春之曲│昆曲的復興
相存:二十世 紀的跌跌撞撞之路
相護:海外知音日漸多
相傳:一剎那姹紫嫣紅開遍
碎片化時代的審美│那些美好的名詞
行當│唱功│做功│舞美
后記 / 238
聽聲 耳畔蘇洲-昆曲-蘇州典范 作者簡介
韓光浩,東吳曲社資深會員,畢業于蘇州大學昆曲藝術本科班,師從周秦先生擪笛度曲,歷任媒體記者、出版社社長助理等職,現為蘇州日報報業集團現代蘇州雜志社常務副總編,被評為江蘇期刊優秀主編。多年來立足吳門實踐昆曲化書寫,煉就了獨特的視角。并應《蘇州雜志》之邀開設《夢歸笙歌》昆曲專欄,作品散見各大報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