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20629
- 條形碼:9787550620629 ; 978-7-5506-206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 本書特色
吳金華先生是著名的古文獻專家,畢生精力都投入了古文獻的研究。吳先生不幸于2013年去世,享年70歲。 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編著的《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是紀念吳先生的文集,作者包括了吳先生的親朋好友,主要包括了吳先生的學術生平,治學之道,交往點滴、附錄等。
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 內容簡介
吳金華先生是著名的古文獻專家,畢生精力都投入了古文獻的研究。吳先生不幸于2013年去世,享年70歲。《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是紀念吳先生的文集,作者包括了吳先生的親朋好友,主要包括了吳先生的學術生平,治學之道,交往點滴、附錄等。
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 目錄
——說吳金華的學術成就(代序言)
吳金華教授學術生平簡介
悼老友吳君金華
學者吳金華的意義
憶吳金華兄
翹楚的殞落
——悼吳金華學兄
憶同鋪吳金華同學
憶同桌的你
憶金華兄二三事
懷念老友吳公金華
金華老師追求完美
——追思吳金華先生
緬懷之馀
遠逝的友誼
——記與金華交往二三事
遺容渴想哭秋風
——憶吳金華教授
紀念金華師兄二三事
永成遺憾的約定
——懷念吳金華老師
憶吳金華先生
三年共事的珍貴記念
永遠的良心
——紀念敬愛的吳老師
吳金華先生的研究方法與治學精神
吳金華先生與《三國志》研究
吳金華《三國志》代詞校詁略論
虛懷寬容難忘師德
——追思吳金華先生二三事
“永遠也不會忘記”
——追懷吳金華老師
師門識小錄
綿綿師恩,追憶成淚
懷念我的老師吳金華先生
永懷恩師
追憶先生
追憶吳金華先生
憶導師吳金華先生教育二三事
侍讀瑣憶
悼念企玄先生
追憶恩師吳金華先生
緬懷恩師
性情·文章
——紀念恩師吳金華先生
時光三十載師生一世情
追憶導師吳金華先生
師門憶語
往事如煙
回憶企玄師
刻苦為人殷勤傳學
——緬懷恩師吳金華先生
懷念恩師
“所到之處”句式源流再探
——謹以此文紀念恩師吳金華先生
書滿床頭夢自好
——憶恩師吳金華先生
憶恩師吳金華先生
學者的風范,永恒的魅力
——紀念吳金華先生
回憶恩師吳金華先生
給老師的信
談《<三國志>校詁》對“墳素”一詞的校勘
——謹以此小文紀念敬愛的吳老師
致父親
他真的飛走了
張敏文致吳金華于冬至前夕
附錄
在語言的長河里遨游
吳金華和他的老師
我與吳金華老師
句讀和育人
——記吳金華老師《文字音韻訓詁》課
與人為善以文為親
——記古籍整理研究所吳金華先生
《<三國志>論集》序
吳金華先生學術年譜簡編
吳金華先生論著目錄
吳金華先生遺囑
編后記三國志>三國志>
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 節選
《鳳鳴高岡:吳金華先生紀念文集》: 吳兄,你記得吧: 去年下半年,你邀我協助你搞《三國志》的譯注工作。你說,現在關心、閱讀、研究《三國志》的人愈來愈多,但至今還沒有比較好的全注、全譯本。你打算花些時間把這部書搞出來,給不同需要的讀者使用。你希望我在閱讀、注釋、翻譯《三國志》的過程中,把遇到的難點、疑點或者搞不清楚的東西全都列出來,這樣你就能有的放矢地研究。這些難點、疑點,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存疑,留給后人解決。讓后人一看到書就知道《三國志》哪些疑難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解決,以后搞研究的人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一般的讀者,因為有全注、全譯,閱讀、欣賞《三國志》也就容易多了。盡管我以前沒有系統研讀過《三國志》,但跟著你能學到許多知識,又能把《三國志》從頭到尾細細過一遍,彌補自己史學上的不足,于是我接受了你的邀請,在你的指導下,參與到這一工作中來了。 你的計劃是先讓我把裴注中沒有任何參考譯文的詔、令、表、誄、信、詩等內容找出來,并把這些篇章翻譯出來;再根據現有陳著、裴注各種譯文,初步搞出一個全譯底本,然后逐卷認真修改,吸取各家譯本的長處,糾正不當或不妥之處,形成初步的修改本。你打算利用今年暑假,撰寫每一卷的題解,根據傳主不同情況,多則數千字,少則數百字,在題解中將把你多年來研究《三國志》的心得、體會、新的發現、新的觀點全都融匯進去,預計在八萬字左右;寫好題解后我們再一起修改譯文、一起搞注釋,準備在年底至遲到明年夏天完成全部書稿。 你通曉漢魏六朝語境、熟悉佛學語言,從語言學家、文獻學家的角度研究《三國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你的計劃切實可行,在時間上也留有馀地。只要再有一年,不,再有半年多時間,你就能把你多年來研究《三國志》的所有新發現、新成果,你在腦海中已經解決但還沒有形成文字的各個疑難問題轉化為文字,貢獻給學界,傳示于世人。可你就這么走了,把這些新發現、這些新成果、這些將要解決的疑難問題,統統又交回給歷史,統統又變成不可知的問題留給了后人。后人要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又不知要走多少彎路、付出多少艱辛啊! 老天爺,你怎么這樣無情、這樣不理解天下的學人之心啊! 九 吳兄,你記得吧: 你在學術研究中,特別尊重別人的發現和成果,鄙視學界的抄襲、作假之風。記得你在撰寫《(逸子吟草>小札》一文時,對一首詞中的一個詞語未交代出處,我在拜讀時,根據網上的資料說明這個詞語曾出現于唐代高僧惠能的偈語中。你在修改稿中,赫然寫上“汪維懋先生發現”云云,我看到這幾個字很突兀,頗覺不安,就發了封短信給你:“您不必提我的名字。四十余年的朋友,這點微不足道的事,您實在沒有必要把它記到文字中。直接敘述,文簡意順,多干脆利落。”想不到你給我發來1000多字的長信,詳述業師徐老的教導:“徐老說過不止一次,別人發現的東西——指帶有原創性意義的論點、論據,你要用,一定要說明,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人家今后自己還要用,現在讓你先用了,你不提名,人家以后再用時,反而有抄襲的嫌疑了。第二.讓你先用,你交代了人家提供的東西,人家也就等于同時發表了自己的東西,這叫互相幫助;這樣,人家今后還會樂意幫助你。你不提,人家以后不愛理你是小事,自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就不好了。”看罷信,我實在說不出別的話,只有感動而已。你對自己這樣嚴格,對弟子的要求也同樣嚴格,你對他們是“年年重提徐老的話,年年強調'不準抄襲','不要暗引別人提供的觀點或資料'”。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