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象學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1039
- 條形碼:9787010141039 ; 978-7-01-01410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象學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 本書特色
本書將現象學方法系統應用于生態美學和生態批評研究中,使生態美學成為一個方法明確、邊界清晰、視角獨特、有深厚理論內蘊的研究領域。從理論的層面講,本書推動了基礎理論研究與新的文化思潮和熱點問題的結合,既豐富了生態美學研究的方法論來源,為解決當前生態美學研究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生態美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找到更深厚的理論支撐,又使現象學方法更具有實踐品格。從實踐層面上看,它拓展并深化了人們對生態精神的人文內涵的理解,使人們能夠從存在的層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態”,理解人和自然的生存關聯,明確了美學研究和文學批評在生態文化運動中無法為生態科學和生態哲學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
現象學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 內容簡介
本書將現象學方法系統應用于生態美學和生態批評研究中,使生態美學成為一個方法明確、邊界清晰、視角獨特、有深厚理論內蘊的研究領域。從理論的層面講,本書推動了基礎理論研究與新的文化思潮和熱點問題的結合,既豐富了生態美學研究的方法論來源,為解決當前生態美學研究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生態美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找到更深厚的理論支撐,又使現象學方法更具有實踐品格。從實踐層面上看,它拓展并深化了人們對生態精神的人文內涵的理解,使人們能夠從存在的層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態”,理解人和自然的生存關聯,明確了美學研究和文學批評在生態文化運動中無法為生態科學和生態哲學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
現象學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 目錄
**節 生態美學的困惑與追問
第二節 現象學方法與生態美學
第三節 主要思路與章節安排
**章 自然作為意向性存在: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與生態批評
**節 淺層生態學、深層生態學與生態美學
一、淺層生態學批判
二、深層生態學批判
三、從復雜性生態哲學到現象學
第二節 意向性理論與“人”的生態學
一、意向性理論
二、現象學還原
第三節 “生活世界”與作為生態批評研究對象的“自然”
一、作為“生活世界”的現實
二、借助“生活世界”理解自然
三、生態批評如何面對文學作品中的自然
第二章 人與自然的整體共在: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現象學與
生態美學
**節 “物”的主體性與先驗倫理實在論
一、“物”具有主體性嗎?
二、藝術作品與物性
三、從自然倫理實在論到先驗倫理實在論
第二節 “世界”與“大地”:人與自然事物的存在性關聯
一、何謂“世界”?
二、現代世界的“去背景化”
三、“世界”與“大地”
第三節 存在的緣發構成與詩意棲居
一、棲居的存在論現象學含義
二、以棲居為本質的筑造
三、詩意棲居的生態含義
第三章 緣身體而生:梅洛龐蒂的身體知覺現象學與生態美學
**節 身體知覺與世界的“肉身”
一、可見的與不可見的:解析身體知覺
二、世界的肉身與自然本體論
三、身體現象學的生態美學意義
第二節 身體現象學與空間理論
一、原初存在空間:身體與空間的融合
二、何處是故鄉?
第三節 審美現象學視角中的“意境”
一、意境中的情感與超越主觀性
二、意境中的景與超越客觀性
三、情景交融的原初生命世界
第四節 盤古神話與原初世界的棲居
一、棲居與原初世界
二、身體與世界的糾纏
三、盤古與生存世界的超越性
四、神話身體的隱喻性復魅
第五節 《熊》:自然靈魂的誕生書寫
一、自然:身體一主體的哺育者
二、“無情”的自然與“有情”的心靈
三、自然靈魂與生命贊歌
第四章 自然即人:杜夫海納的審美現象學與生態美學
**節 審美現象學視野中的現實世界與審美世界
一、自然的美學價值能否成為倫理學基礎
二、生存世界、審美世界與現實
三、審美“照亮”現實
第二節 現象學視野中的自然美與自然倫理
一、現象學視野中的自然美
二、從現象學的自然美學通往倫理學
第三節 在大自然中讀好書
一、夢境與自然的教化
二、自然的教化與讀書
三、人與自然共在的生命世界
第五章 生態現象學與文學批評
**節 從文學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一、從布魯姆的焦慮說起
二、文學研究如何可能成為文化研究
三、作為文化研究的生態批評
第二節 生態批評的歷史維度
一、人言說自然:生態批評中的過度詮釋
二、人通過自然言說自己:生態田園主義、復古主義批判
第三節 作為生態批評對象的“如自然”
一、生態批評的兩次浪潮與布依爾的尷尬
二、現象學文本觀與“如自然”
三、“如自然”與生態批評發展的新方向
主要參考書目
現象學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 作者簡介
王茜,女,1977年生,山東濟南人。2001年在山東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在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師范大海陸空對外漢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學、西方現代文論、生態批評,已在《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