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農村福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59868
- 條形碼:9787509759868 ; 978-7-5097-598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村福利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闡述中國農利社會福利體系的書。它的論述從古代中國農村社會福利體系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福利制度的建立,再到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給農村社會福利帶來的變化,*后到新形勢下農村社會福利體系的重建與探索。本書論證了中國農村社會福利體系的基本要素:家庭、社會、國家和傳統福利思想等歷史遺產,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寶貴經驗。
中國農村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闡述中國農利社會福利體系的書。它的論述從古代中國農村社會福利體系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福利制度的建立,再到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給農村社會福利帶來的變化,*后到新形勢下農村社會福利體系的重建與探索。本書論證了中國農村社會福利體系的基本要素:家庭、社會、國家和傳統福利思想等歷史遺產,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寶貴經驗。
中國農村福利 目錄
**章 關于農村社會福利
一 主題
二 問題的提出
三 研究背景
四 架構及方法
五 章節結構
第二章 社會福利思想和制度
一 福利的解釋
二 福利國家的誕生與發展
三 福利制度
四 福利與意識形態
五 福利國家制度的內在機制與因素
六 小結
第三章 中國農村福利的特征與要素
一 對中國社會福利體系的研究
二 社會福利制度變遷的驅動因素
三 小結
第二部分 傳統農村福利
第四章 古代:家庭、社區
一 家庭
二 社區
第五章 古代:國家、傳統思想
一 國家
二 傳統福利思想
三 小結
第六章 近代:傳教士、民國政府和知識分子的探索(1840~1949年)
一 社會、政治、經濟背景
二 西方傳教組織和慈善機構的進入
三 民國政府的政策法規
四 農村自治組織的發展
五 知識分子的農村實踐運動
六 共產黨的農村土地革命
七 小結
第三部分 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福利制度
第七章 福利的社會基礎: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1949~1979年)
一 社會規劃——農村的社會主義發展
二 向社會主義轉型:成就和失誤
第八章 社會主義福利制度的內容:救助、醫療、教育
一 社會救助
二 醫療衛生服務
三 掃盲運動與中小學教育
四 社會主義農村福利制度簡要評述
第九章 城鄉二元結構下的福利制度(1949~1979年)
一 關于城鄉二元福利結構
二 農民福利的巨大改善不容置疑
三 小結
第四部分 市場經濟下福利制度的重建與探索
第十章 社會救助(1979~1998年)
一 經濟社會背景
二 農村社會福利的新實踐
第十一章 社會保障體系
一 五保戶支持體系
二 福利企業
三 優撫優待政策
四 市場經濟時期的農村社會福利改革分析及評價
五 小結
第十二章 養老保險(1998年以后)
一 新一輪做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計劃
二 三地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計劃分析
三 小結
第五部分 福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
第十三章 福利的公共管理和服務:社區建設(2000年以后)
一 關于農村社區建設
二 現有社區建設模式
三 小結
第十四章 經濟、福利的再集體化與社會團結
一 經濟的再集體化
二 福利的集體特征
三 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與福利原則
四 小結
第十五章 福利的政治基礎:基層民主
一 走向村民自治
二 基層民主內涵
三 自治和農村福利的關系
四 政治民主道路探尋
五 小結
第十六章 結束語
一 中國農村福利框架:一種中國“模式”
二 中國農村福利的特征
三 意義
四 討論與展望
參考書目
索引
后記
中國農村福利 作者簡介
潘屹,1982年1月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先后獲得芬蘭坦佩雷大學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專業社會科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和政治科學系及東方系哲學博士學位。曾在民政部社會政策研究室和《中國社會報》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福利專業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慈善聯合會理事,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學學會特邀理事等職。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