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3215
- 條形碼:9787511723215 ; 978-7-5117-2321-5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 本書特色
《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收入作者方漢文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與《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講演、作者在國內各高校發(fā)表的講演與在為本科和研究生和博士后訪問學者等講課中所發(fā)表的論文。逐一討論了世界文學史目的21世紀新的世界文學史研究,包括文學史觀、文學史認識論、本體論與實踐論的建構,世界文學史的主體與經典文本的研究與闡釋。作者在其世界文學史研究過程中強調跨越文化的、以全球化時代的新文學史理論來研究世界文學。希望破除傳統(tǒng)的西方中心論,從多元文化的視域來研究和撰寫世界文學史,并指出,這是一種全新的觀念,更是一種歷史的重任。
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 內容簡介
《藝文揮塵》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20卷叢書之一。本書中收入作者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與《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講演、作者在國內各高校發(fā)表的講演與在為本科和研究生和博士后訪問學者等講課中所發(fā)表的論文。逐一討論了世界文學史目的21世紀新的世界文學史研究,包括文學史觀、文學史認識論、本體論與實踐論的建構,世界文學史的主體與經典文本的研究與闡釋。作者在其世界文學史研究過程中強調跨越文化的、以全球化時代的新文學史理論來研究世界文學。希望破除傳統(tǒng)的西方中心論,從多元文化的視域來研究和撰寫世界文學史,并指出,這是一種全新的觀念,更是一種歷史的重任。
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 目錄
自序
一 理論體系編
“世界文學”的闡釋與比較文學理論的建構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當代后殖民主義批評
“世界文學史新建構”的中國化闡釋
理論體系創(chuàng)造:中國與世界比較文學的對話
走入世界經典的中國文學
世界文學視域中的莫言本土文化寓言
多元文化的中外文學比較:新辯證觀念
二 考據與翻譯編
跨文化翻譯中的歷史闡釋
后殖民主義的無意識敘事話語分析
關于“支那”名稱的來源
“黃帝四面”:比較文明學的闡釋
薩滿、羨門與沙門:佛教人華時間新釋義
甲骨文中的“亞兇”族、匈族(huns)西遷與羅馬帝國的崩潰
三 文本與闡釋編
詩神的淪落
清葉燮《原詩》之“理”與柏拉圖的“理念”(idea)
歷史語境視域:中西小說的文類學比較
《錦瑟》的“意識流”批評闡釋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德言”說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替代言說”
當代詩學話語中的中國詩學理論體系
結構與解構之分野
文明史觀與多元現代化:愛森斯塔特的理論
后記
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 作者簡介
方漢文,西安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圖蘭大學(TulaneUniversity)英文系博士后。現任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蘇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國際比較文明學會中國分會負責人,北京大學及美、日、韓等國大學特聘教授。 出版學術專著25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國外社會科學》《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70余篇,專著代表作包括《后現代主義文化心理學拉康研究》、《比較文學高等原理》(修定版)、《西方文化概論》(第三版)、《比較文化學》、《比較文明史》等。另有小說與散文集多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