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64255
- 條形碼:9787562264255 ; 978-7-5622-6425-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本書特色
楊東莼是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中國近現代杰出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著名的歷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還是華中師范學院首任院長、湖北民進組織早期創建者。周洪宇稱,楊東莼以“盜火者”的精神,將馬克思主義用于救亡圖存、強國富民的“東方火云”,他的歷史功績與優秀品格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輯錄了華中師范學院前院長楊東莼先生在20世紀上半世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報告、講話等,其內容廣泛,涉及政治、歷史、哲學、教育、文化、時事評論等諸多領域,觀點鮮明,注重實際,其中不乏閃光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楊東莼文集》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集輯錄了華中師范學院前院長楊東莼先生在20世紀上半世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報告、講話等, 其內容廣泛, 涉及政治、歷史、哲學、教育、文化、時事評論等諸多領域, 觀點鮮明, 注重實際, 其中不乏閃光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目錄
創造傳說
古代的唯物論
原子論者
達爾文學說與唯物論的關系(續進化論號上)
歐洲黑暗時代唯物論的厄運
唯物論的再生
十八世紀的唯物論者
十九世紀的唯物論者
結論
實踐理性批判梗概
中國過去教育的批判
赫格爾與傅爾亞巴哈
狄慈根之哲學
一、方法論
二、純粹理性或思惟能力一般
三、物之本質
四、原因與結果
五、力與質
六、實踐理性或道德
思想界之方向轉變
從自然科學的唯物論到辯證的唯物論
現代教育之解剖
十年來之日本學生運動
蘇俄的性教育問題
一、前言
二、關于男女兩性的性生活的質問表
三、蘇俄當局對于性生活的科學的觀察
四、革命期中的性生活調查(1922年)
五、革命所及于性生活的影響
六、結婚與性生活
七、現代青年對于性生活的理想
八、結論
*近各國教育之趨勢
一、蘇俄之民眾教育與專門教育
二、日本教育界之所謂教化總動員
三、*近德國的教育
四、*近各國教育政策之概觀
產業合理化
一、合理化的意義
二、產業合理化的特征
三、產業合理化與工業心理學
四、德國產業合理化之現狀
五、結論
學潮與苦悶中的學生
評托爾斯泰主義
評中國十九年來的婦女運動
唯物論的認識論
產業合理化與婦女問題
一、合理化與資本主義初期的婦女勞動
二、婦女勞動的發達
三、現在的合理化與婦女勞動
四、合理化的結果
五、婦女勞動組合
評所謂讀書運動
讀書運動的時代的意義
讀書與現實
青年應當讀些什么書?
結語
在師專開校典禮上的答詞
一九三一年國際情勢概觀
世界經濟恐慌發展的新局面
美國的危機——世界經濟的危機
法國的危機
決定世界資本主義的運命的德國的危機
一年不如一年的老大的英國
日本的霸占東省與國際局勢
從讀書談到青年的出路問題
世界恐慌中的日本資本主義
概說
第三期的世界恐慌
慢性的農業恐慌
農業恐慌與農村的危機
工業的恐慌
恐慌與市場
恐慌與金融資本家的政治地位一
結語
師專前途的希望
理論與實際
怎樣研究本國史
我們對團體訓練應有的認識
八本《說文解字》伴著我到了北京
現代美國文明的自己批判
個人主義的訓練和團體訓練——教育上的一個重大問題
青年和職業
國難時期中沒有暑假
我們怎樣紀念今年的雙十節
辛亥革命的意義及其教訓
談談歷史的教訓
青年的升學問題和職業問題
智識分子的任務和出路
青年修養問題
中國近代史研究大綱
論辛亥革命——為民國二十五年雙十節而作
書院與學校(附跋)
中國的文化問題
青年的婚姻問題
青年的讀書問題
青年的職業生活
要從戰時教育中樹立起新文化的基礎
戰時教育中大學生的動員
戰時教育問題
戰時教育的方法問題
戰時教育的實施問題
結尾
要求政府立即對日絕交
紀念辛亥革命與當前的抗戰
一、寫這一篇文章的用意
二、辛亥革命的意義及其歷史的教訓
三、革命主義與革命方略的進步,是客觀需要的反映
四、接受血的歷史教訓,來完成當前抗戰的任務
今年的雙十節
戰時的政治教育
向全國教育專家與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建議
一個小小的建議
抗戰一年來的湖南
廣西地方建設干部學校的自我介紹
生活教育的遠景(代論)
利用文化機構來動員農民
幾個重要名詞的解釋——教育長在總理紀念周報告
一、教育者也被教育
二、民主與集中
三、分工與合作
四、突擊與計劃
五、嚴肅與活潑
六、學生守則與自覺紀律(生活公約)
七、儀表與精神
八、工作與興趣
九、集體生活與平均主義
十、一般與個別
十一、主觀與客觀
檢討工作報告提綱——教育長在第二大隊第六次室務會議報告
一、檢討工作的重要性
二、過去檢討工作的缺點
三、今后怎樣改進
國民中學與地方建設干部學校的聯系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問題的處理
廣西地方建設干部學校的自我批判
訓練方針
訓練方法
訓練內容
干校對結業生的輔導工作
組織問題
領導問題
總結
幾點希望
我的讀書過程
談小學教員與基層工作人員的進修
學習漫話
一、學以致用
二、我們需要總體的有系統的知識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節選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就職的困難既如上述,那末,社會的不安便是失業所致;而失業的現象便是現代資本主義合理化的惡果。所以要防止學生的思想“左傾”,都不是像濱口內閣教化總動員一政策所能成功的。惟其如此,所以一方面政府盡管高唱教化總動員,而他一方面,學生運動卻和以前一樣的活躍。以去年一年而論,便有東北帝國大學、弘前、浦和、松江以及姬路各高等學校與宇者B宮高等農業學校的罷課事件之發生,直到去年年底,又有第六高等學校的罷課運動。學生運動的這一影響,又波及到朝鮮的學生,更惹起日本當局的注意。朝鮮全羅南道、光州、日鮮學生格斗事件發生以后,去年十二月十二日朝鮮光州學生就舉行示威運動,當時有三百多名朝鮮學生被檢舉。翌日朝鮮女學生又舉行示威運動,全部二百余名亦被檢舉。日本當局深恐風潮擴大,因而命令朝鮮高等、普通以及農學校一律無期停課。 同時,京城府內中等學校因散發傳單,在去年十二月四日又被當局檢舉127名。其他,更發生早稻田大學學生的自治大斗爭,高唱“反對征收軍事教練費”、“保證就職”、“絕對反對資產階級的早稻田會議”以及“減收學費十分之三”等口號。 由上所述,所以一年來日本教育界所倡導的思想善導以及教化總動員兩個政策,其所收的結果,卻是繼漲增高的學潮,而教育當局也就難于應付了。 ……
楊東莼文集:論文卷 作者簡介
周洪宇,1958年1月生于湖北武漢。歷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二級),教育史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會長、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地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督導團專家組成員等職。專著有《學術新域與范式轉換——教育活動史研究引論》、《周洪宇文化教育史論》、《陶行知與中國現代文化》、《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人民之子陶行知》、《教育公平論》、《教師教育論》、《中部教育論》、《教育的信念與追求》、《文化是一種力量》等20余部。首倡“教育活動史研究”,重構了教育史學學科體系;倡導教育史學“元研究”,建構了教育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新體系;倡導“陶行知學”,建構了陶行知研究新框架;以教育公平為重點,推動了國家義務教育全免費和校車安全體系建設。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美)等中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研究成果20余次獲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等優秀成果獎和學術著作原創圖書獎。2008年12月,被中國教育電視臺等評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風云人物'”。2009年1月,被中國教育宣傳網等評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基礎教育影響力人物30人”。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