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新詩審美范式的歷史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37285
- 條形碼:9787010137285 ; 978-7-01-01372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新詩審美范式的歷史轉型 本書特色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現了眾多的詩歌社團流派(共同體),它們的存在與變化構成了中國新詩發展的主要脈絡。本書運用范式理論和現代美學理論,系統地研究了中國現代新詩的審美范式轉型,突破了傳統的現當代文學的時間界限,歷時性地描述出中國新詩審美范式演變的同時,致力于研究中國新詩審美轉型的內在邏輯關系,注意研究同時期的外來詩歌對中國新詩所產生的影響,或同時期的詩歌共同體之間在審美方面的相互影響,發掘后起的審美范式與已有的審美范式之間的內在關系。在此基礎上,揭示中國新詩審美范式歷史轉型的內在規律,為當下乃至未來的新詩創作提供經驗教訓。
中國新詩審美范式的歷史轉型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現了眾多的詩歌社團流派(共同體),它們的存在與變化構成了中國新詩發展的主要脈絡。本書運用范式理論和現代美學理論,系統地研究了中國現代新詩的審美范式轉型,突破了傳統的現當代文學的時間界限,歷時性地描述出中國新詩審美范式演變的同時,致力于研究中國新詩審美轉型的內在邏輯關系,注意研究同時期的外來詩歌對中國新詩所產生的影響,或同時期的詩歌共同體之間在審美方面的相互影響,發掘后起的審美范式與已有的審美范式之間的內在關系。在此基礎上,揭示中國新詩審美范式歷史轉型的內在規律,為當下乃至未來的新詩創作提供經驗教訓。
中國新詩審美范式的歷史轉型 目錄
緒論**章 清新自然的詩美風格 **節 明白清楚的語言表達 第二節 平實淡遠的意境 第三節 自然和諧的審美風格 第四節 自在本真的詩美本質第二章 狂飚突進的浪漫抒情 **節 非理性的詩歌本體觀 第二節 內在韻律的詩化精神 第三節 雄渾豪放的氣勢 第四節 散文化的文體形式第三章 朦朧含蓄的詩美追求 **節 神秘的主客觀契合理論 第二節 模糊暗示的象征美學 第三節 含蓄歧義的語言表達 第四節 崇尚直覺通感第四章 形式主義詩歌美學 **節 日常口語與詩化語言 第二節 探索現代詩歌格律 第三節 建構美的詩形 第四節 有意味的詩歌形式第五章 頹廢主義詩歌的唯美追求 **節 悲觀虛無的人生理念 第二節 遁入象牙之塔 第三節 貴族浪漫主義的頹廢感傷 第四節 致力于發掘惡中之美第六章 承載意識形態的大眾化審美追求 **節 從個人的象牙塔走向大眾的十字街頭 第二節 服務于思想啟蒙的大眾化文體形式 第三節 蘊含民族精神的大眾化語言 第四節 大眾化與通俗化、庸俗化之間的辯證關系第七章 以象征隱喻玄學的智性美 **節 以“客觀對應物”來實現非個人化 第二節 避卻情緒的非個人化 第三節 化理性為神奇的密鑰 第四節 理性與感性相融合的情感哲學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中國新詩審美范式的歷史轉型 作者簡介
呂周聚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獲南京大學博士學位。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及現代思想文化研究,著有《中國現代主義詩學》、《中國當代先鋒詩歌研究》等,參與主編《簡明巴金詞典》等著作多部,在《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六十余篇,榮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多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